最近,看到很多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新闻,咨询师也经常会遇到无奈的父母带着孩子来求助的,希望咨询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沟通困难的问题。也就是说很多家长表示自己现在根本无法和孩子沟通,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又很担心孩子会有什么冲动的行为。咨询师结合咨询经验,从TA沟通分析理论总结了一些沟通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家长重新审视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案例一: 翔,14岁,初二男生,本来学习挺用功的,但是,最近成绩下滑得厉害,而且,和母亲的冲突也开始加大。母亲认为是翔最近开始喜欢打扮自己,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翔认为成绩下滑和他打扮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后来,一天早晨,翔又在挑选衣服的时候,母亲愤怒了,打了他,而翔握紧了拳头,但是忍住了。随后,翔离家出走了两天。回来后,母亲带着他来做心理咨询。 【心理对话】 母亲:你还是个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把自己打扮得稀奇古怪有什么用?成绩下滑得厉害,也不知道赶紧收心。 翔:我成绩下滑和打扮没有关系。 母亲:那你说是什么原因? 翔:不是和你说过了吗?班级里有个比较屌的男孩老是欺负我,只有我穿得有个性了他才会不来惹我。 母亲:我就不相信你好好的,人家会平白无故来惹你。肯定是你先惹事的,人家才注意到你。 翔(气得脸色发白,暴跳起来):那是你没有见过贱人。 咨询师:嗯,我明白了,你最近成绩下滑是因为有个无赖学生老是欺负你,引起你内心的愤怒和无助,这样你自然无法安心学习,所以,才导致的成绩下滑。 翔(眼睛开始注视我):我是确实想好好学习的。可惜爸妈都不相信我。 【心理分析】 按照TA沟通分析理论,我们每个人的人格都有三个部分 “父母”是记录在头脑中的早期经验,孩子将自己的亲生父母的榜样示范和言谈举止记录其中,更多的是言语形式的记忆。比如:不许说谎;要把东西吃干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大人说的一定是对的;不许顶嘴;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不许吃亏;吃小亏赚大便宜。“父母”中的信息往往都是强制性的、命令式的。 “儿童”是孩子对所见所闻的内部感受,即情绪。比如:当父母指责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感到害怕和焦虑,孩子会形成“我不好”的自我评价和相对应的消极情感,那么,它就是“顺从的儿童”。当然,孩子如果遇到健康的教育方式,也会形成“我好”的自我评价和相对应的积极情感,那么,他就是“自由的儿童”。只可惜,这种健康的教育方式比较少见。 “成人”就像一台加工数据的计算机,它处理信息,计算有效应对外部世界的可能性,解决问题是它的首要任务。其次,它也要协调“父母”和“儿童”之间的活动,降低它们之间的冲突。 那么,沟通就是发生在两个人的不同的三种状态之间的对话,而沟通的目的就是获得对方的情感上的安抚。沟通的过程包含如下过程:首先是一个人提供刺激;然后另一个人给予反馈;这个反馈反过来又变成一个新的刺激,需要由对方来做出反馈。分析的目的就是发现每个人是在用“父母”“成人”“儿童”的哪个部分在发出刺激和做出反馈。 在“父母”“成人”“儿童”沟通模式中,当刺激和反馈表现为两条平行线时,这种沟通被称为“互补式沟通”,并且可以无限地持续下去。比如:“父母”对“儿童”的互补沟通。 我们假设翔和妈妈会有如下对话: 翔的“儿童”:妈妈,学校有个坏蛋老是欺负我。 妈妈的“父母”:你下次不要招惹那小坏蛋,我相信他不会来惹你的。 翔的“儿童”:嗯,你说的对,是我不好,我下次不去惹他了。 妈妈的“父母”:嗯,你早点按我说的做,成绩早就上去了。 翔的“儿童”:你说的对,你是好的,我应该早点听你的。 这样的沟通看似完美,但是,有个问题,就是翔的心理状态仍然处于“儿童”状态,那么,当他走出家庭来到社会(学校算是小社会)的时候,他可能无法用“成人”状态去处理现实信息。比如,很有可能妈妈口中的“小坏蛋”,偏偏就是一个不良社会少年,他不会因为翔的沉默而停止侵犯,或许,会加强欺负翔的手段。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的话,翔一定会感到更加的害怕和无助,因为,当一个人的人格处于“儿童”状态的时候,他必然是情绪化的,往往伴随着“我不好”的自我评价,而这些负面情感和评价,又会使得这个人的人格陷入瘫痪状态,面对现实的困境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理想的沟通模式应该是,“成人”对“成人”的。 我们假设翔和妈妈会有如下对话: 翔的“成人”:妈妈,学校有个坏蛋老是欺负我。 妈妈的“成人”:他对你干了些什么? 翔的“成人”:他经常瞪着眼对我说:小心我揍你。 妈妈的“成人”:你希望我做些什么来帮你? 翔的“成人”:我希望你去找班主任谈谈,这样,我就可以安心学习了。 妈妈的“成人”:好的,我今天就去找你们班主任。 这样的沟通就是比较现实的,母亲的“成人”反馈了翔的“成人”,这样,两人的沟通围绕着解决问题在进行,没有了过时的说教和盲目的情绪干扰。翔的“成人”可以像计算机一样充分启动,运用理性来思考如何调动自己的资源来解决现实的困境。 但是,事实是翔和妈妈之间的对话是失败的“交错式沟通”,也就是,当刺激和反馈发生交叉时,沟通就一定会停止。 翔的“成人”:妈妈,学校有个坏蛋老是欺负我。 妈妈的“父母”:你不惹别人,别人不会主动来惹你。 翔的“成人”:他是个贱人,我不惹他,他也会来惹我。 妈妈的“父母”:我说的你怎么不听?再说他惹你也没什么大不了,你躲开就是了。 翔的“成人”:他欺负我的时候我感觉很难受,很愤怒。 妈妈的“父母”:唉,你专心学习了,现在一切都以学习为重,你忍忍就好了。 翔的“儿童”:行,不论怎么说,都是我不好,行了吧。我不学了,我离家出走。 这种“交错式沟通”也是我们重点要告诫家长的,因为,在人际沟通中,有四种心理地位,分别是:“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不好”; “我好,你不好”; “我好,你好”。 在家庭沟通中,“交错式沟通”很容易诱发出青少年的“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来,这样,会直接导致青少年进入“儿童”状态,极端的情绪化,而情绪化又会直接影响到“成人”状态,打个比喻,就好像“儿童”的情绪化造成了“成人”电脑的断路,这样沟通的结果就是,青少年封闭了自己的理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带着一种“我不好”的自卑感、无能感,要么选择逃避现实,要么选择仇恨现实,总之,就是没办法找到有效的、妥协的解决方案。 【支招】 在培养“成人”对“成人”式的沟通方面,家长们一定要学会“倾听”和“共情”的技巧。倾听,就是做出一种主动的、身体前倾的姿态来和青少年沟通,传递出一种我想要理解你的态度来。“共情”就是一种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能力,就是在沟通时要努力让自己沉浸在青少年的体验之中,比如,当翔说他被人欺负时感到很难受和愤怒,那么,只有当翔的母亲把这种感受理解为真实的,并且有一定程度的感受的时候,她才会认同到,原来儿子确实是因为被同伴欺凌而导致了学习成绩下降。假如,她没有这种“共情”的能力,那么,她就会很自然地否认这件事的严肃性,从而,盲目地认定是儿子喜欢打扮导致的成绩下降。本案例中,我启发翔的母亲换位思考,她突然想到了自己初中时被男同学捉弄的回忆,感受到了自己当时的痛苦和无奈,从而,她理解了翔的苦恼,而翔也因为被理解而愿意和母亲继续沟通。(摘自《童年就是硬道理——一位私人精神分析师的真实案例选》,陈天星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