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葡萄牙著名作家、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若泽·萨拉马戈走完了他87岁的人生路,在西班牙驾鹤西去。这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岁月无情,文坛又一颗巨星陨落了!西葡拉美11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今只剩下加西亚·马尔克斯了。 萨拉马戈酷爱文学事业,他为之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其创作涉及诗歌、戏剧和小说等多种文体,尤其在小说方面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其作品有诗集《可能的诗篇》《或许是欢乐》《1993年》;剧本《夜晚》《我拿这本书怎么办?》《佛朗西斯科·德·阿西斯的第二次生命》《以上帝的名义》;长篇小说《罪恶的土地》《绘画与书法指南》《从地上站起来》《修道院纪事》《里卡多·雷伊斯死亡之年》《石筏》《里斯本围城史》《耶稣基督的福音书》《失明症漫记》《所有的名字》《洞穴》;短篇小说集《几乎是物体》《五种感觉是齐全的作诗法》等。 由于直到花甲之年才出版成名作《从地上站起来》,萨拉马戈被视为大器晚成的作家。因为早年家境贫寒,萨拉马戈为了谋生不得不弃学,去从事机械锁工、绘图员、出版社校对等职业,窘迫的处境使他“不敢有当作家的梦想”,当时葡萄牙那时的白色恐怖更使他无心他顾。后来他曾感叹:“有的人40岁就写出了成熟的作品,有的人到80岁才能写出来”,“在我的文学生涯中,很晚才写出一些重要作品。” 萨拉马戈所说的“重要作品”,是指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正是这些重要作品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使他成为葡萄牙语世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其中,《从地上站起来》《修道院纪事》《失明症漫记》和《所有的名字》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从地上站起来》是萨拉马戈社会小说中最突出的一部,使他成为“葡萄牙一位成熟的小说家”。小说讲述的是1910年至1979年间葡萄牙阿伦特茹地区一个农民家庭祖孙三代人的生活。“从地上站起来”是指贫苦农民通过战斗获得收成的情景。农民在地主的压榨下,流尽血汗仍然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苦难生活的折磨、新闻媒体的宣传终于使广大农民觉醒,他们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进而开展打倒恶霸、争取自由和反对萨拉萨尔独裁统治的斗争。与此同时,小说还讲述了西班牙内战、欧洲解放战争和1974年爆发的“康乃馨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从农民的语言中汲取营养,使作品风格坚实有力,并不时采用幽默的笔调营造气氛。这部作品使萨拉马戈第一次获得了世界声誉。 《修道院纪事》的故事分为两条线索。十八世纪初的葡萄牙若奥五世国王一直没有子嗣,他向大主教许愿:如果上帝赐他子女,他将集巨资在马弗拉修建一座修道院。后来他果然有了儿子,为履行诺言,他开始修建修道院,工程庞大而艰巨,国王的横征暴敛使人民怨声载道。另一个故事则讲述在战争中失去左手的士兵巴尔塔萨尔在一次宗教审判中认识了眼睛有特异功能(能看到人体和事物内部)的女子布利蒙达,二人不顾宗教的清规戒律结了婚,之后他们为巴尔托洛梅神父当助手。最终神父制作的飞行器飞上了天,他们在天上目睹了人间的种种罪恶和灾难。飞行器在这里象征着两种人的理想,以神父为代表的文化人的理想和巴尔塔萨尔夫妇为代表的平民的理想。这部小说有尖锐的社会批判倾向:对国王和贵族糜烂生活的暴露,对上流社会的讽刺,对上帝的不恭和嘲弄,对宗教裁判所的残酷和腐败的抨击等。小说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历史的真实与富有寓意的故事相映成趣,现实主义的细节描写与魔幻、幻想、超现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深厚的叙事功力和富有诗意的语言令人赞叹,不时采用的警句和格言也为小说增添了色彩。这是萨拉马戈最成功的一部小说。 《失明症漫记》是公认的萨拉马戈最深刻的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当代某个城市,描述古怪的失明症迅速蔓延,街上到处是失明者,全城一片混乱。当局下令把所有盲人关进一家废弃的疯人院,并派兵把守。一个女人为陪伴当医生的丈夫,谎称自己双目失明,进入监狱。被关押的人过着非人的生活,有些人被士兵打死,幸存者为非作歹,妇女被迫卖身以换食物,最终监狱内两派盲人之间爆发战争。战争结束后,医生妻子成了向导,带着七个盲人幸存者进入城市。城中尸体遍地,一片荒凉。小说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处境和不幸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他曾说:“归根结底,这部小说讲的恰恰是我们所有的人在理智上的失明”,“最不幸的失明者是那些不愿睁眼去看的人”。他还说:“这个世界不是很好,《失明症漫记》不过是这个世界的缩影罢了。”他希望在经历过理智上的失明后,人类能够改变世界,修正生活。小说的风格颇为独特:交替采用第三人称和人物独白;句子很长,有的长达半页;标点极少,人物对话不加引号,交谈者是谁难以分辨;竭力省略人物名字,用描写的称呼取而代之,如“医生的妻子”,“戴墨镜的少女”,“偷车贼”等。小说对失明症的描写近似魔幻现实主义和科幻小说,颇为荒诞离奇,令人难以置信。 《所有的名字》是对当代葡萄牙现实生活的批评,是对残酷时代的写照。主人公堂若泽年过半百,是户籍管理处的小职员——一个孤单的穷人和老实人。面对每天死气沉沉的生活和工作,他想赋予它一点色彩和激情,于是开始收集报刊上的名人信息。他偶然被一个陌生女人的名字所吸引,便无比激动地出门寻找,开始了艰苦的调查工作。小说让人感到若不如此他就无事可做了,他的生活会突然失去意义。寻找显然使堂若泽受到了鼓舞,在他的想象中,那个女人可亲可爱,他相信她在人间。一种隐秘的可想而不可及的爱情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但当最后他在录音带上听到了她的声音后,顿时没有了思想,沮丧到极点。小说把现代人的孤独处境展示得淋漓尽致,主人公用爱好填补心灵的空虚不过是无可奈何之举。在精神崩溃的边缘,他惟一的寄托是对陌生女人的寻找和爱慕,而最终他只能陷入绝望。由此,一个颇具悲剧色彩的人物跃然纸上。 萨拉马戈的小说创作特点鲜明:其一,他的小说样式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标准,形式上近乎叙事的随笔,他也曾说“也许我并不是一个小说家”;其二,他的作品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具有历史背景和深度思考,表现了作家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责任感;其三,在风格上,语言极富活力,朴实与文雅的文风像音乐一般流畅,嘲讽和幽默的笔调则像尖刀一样犀利。瑞典皇家学院给他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再确切不过地概括了他文学创作的特色:“若泽·萨拉马戈以其想象力、同情心和讽喻支撑的寓言故事,不断让我们再次捕捉逃逸的现实。他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相辅相成。他独树一帜的小说风格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给他很高的评价。” 原载:《文艺报》2010年07月02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