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对经典的另一种表达 ——看德国版话剧《哈姆雷特》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徐馨 参加讨论

    戏剧导演林兆华从德国邀请了一部话剧《哈姆雷特》走进中国,为的是“刺激中国戏剧界”。相比上次剧界内外对英国戏剧《外套》的热议,德国版《哈姆雷特》带来的启发更为深刻,映衬出的国内戏剧的短板更为刺目——国内剧界在面对经典戏剧时,缺少既尊重原作精神,又大胆、有个性的改编,以及富于冲击力的舞台呈现方式。
    国内戏剧界对待经典的主流态度是中规中矩的,基本是对原作、甚至是旧版戏剧进行“描红”。这种态度,在娱乐精神盛行的当代固然可贵,但若国内剧界面对经典,只有并只允许这一种创作态度,则不仅缺少艺术的丰富性和个性,还缺少了对经典当代意义的挖掘,容易让经典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
    戏剧毕竟不同于戏曲。演员是戏曲舞台的核心;戏剧,虽不能说是“导演中心制”,但一部作品力度如何,确乎离不开导演的立意和精神维度。从这一角度来说,戏剧导演能否提炼出经典原作的精神内核,而且赋予它以当代性、现实性,让观众可以超越情节的时空之隔,和作品传达出的思考产生共鸣,是评价当代“复排”经典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德国版《哈姆雷特》导演鲁克·帕西瓦尔,是著名的德国塔利亚剧院首席导演,以对经典(尤其是莎士比亚剧作)进行当代解读而闻名欧洲。这一版《哈姆雷特》对莎士比亚原作进行了大胆改编——原作被保留1/20,两位当代作家重新“填充”剧本。仅以第一幕来说,原作用以表现老王鬼魂的第一场被删掉,第四场、第五场被简化为几句台词。这种改编更加突出了莎士比亚对人性复杂性的袒露,强化了人被自己囚禁时的挣扎。如果说莎士比亚原作是用工笔笔法描绘了无数细节的人间画卷,鲁克·帕西瓦尔的这种改编,就是给行走这画卷中的人,勾勒出清晰的地图。
    其次,在舞台呈现上,鲁克·帕西瓦尔的导演手法充满诗意和平衡感,又富有冲击力。舞台自始至终以高高悬挂着的黑色塔夫绸一样的幕布为背景,舞台上除了右侧躺着一头已经死去的鹿及其身上悬挂的绳子,左侧端坐着音乐家和乐器 。人物之间很少对话,演员的台词几乎都对着观众而说——每个人物都是各自内心和剧情进展的叙述者。我们好像回到童年,在“听”故事,尤其眼前的人物都这么不“写实”:原作中的波格涅斯成了坐在轮椅上的短发老太太,雷欧提斯因为踩着“高跷”而被拉长了身体,哈姆雷特的一个朋友变成一头卷发的小孩子,一个一举一动好像牵线木偶一样……这些和原作相比怪诞许多的形象,让人感觉像在看一部童话,不过是一个发生在黑森林里的黑色童话。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导演鲁克·帕西瓦尔让他的舞台上出现两个哈姆雷特。不过,观众最初只看到一个年老的哈姆雷特穿着肥大的黑袍,稳坐在台上,不带任何感情叙述台词。忽然,一个年轻人从他的黑袍子里露出了脑袋,嘴巴一刻不停地倾吐愤怒和恐惧——这个隐藏在黑袍子里面的年轻人,代表着哈姆雷特另一个自己。两个哈姆雷特,一老一少,一胖一瘦,一个始终延宕行动的开始,一个迫不及待要打碎这个世界。渐渐地,两个哈姆雷特达成了“共识”:决斗,行动。这时,黑色幕布后走出了所有其他的人物,站成一排——一大段收束全剧的台词喷薄而出:是信还是不信,是选择还是不选择……两个哈姆雷特共同吼出现代人面对的近百个困境。与此同时,陪伴全剧始终的音乐家,那变化莫测的人声和他演奏的吉他与钢琴,亦在这一段落冲到高峰,整个剧场好像被粗暴地点燃。全剧戛然而止。而余音回绕的,是走出剧场后的回味和反思。
    
    原载:《人民日报》(2010年12月24日24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