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韩国的青春小说在中国大行其道,甚至可以说占去了中国青春小说的半壁江山,可是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什么呢?普通大众对韩国小说、韩国文学界可谓一无所知。 韩国其实是一个与中国很相似的国家。历史的交错、相似的节日、仿佛的国情……看韩国的小说,除了个别的地名之外,和中国的小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中国读者阅读起韩国的严肃小说来,其实是没有什么障碍的。机缘巧合之下读了韩国作家朴范信的小说———这是一个能写出最畅销小说、又能拿到文学奖的叫好又叫座的作家。 这是一个在老城区打拼的普通女人,曾经她也是一个对爱情与未来有着美好梦想的少女,然而她终于还是变成了一个挣扎在麻木僵化的家庭中、为了儿子的补习班费用而出卖肉体的普通中年妇女。她住在死寂、颓旧、弥漫着动物粪便臭味与垃圾臭味的旧城。她有一个司法考试屡试不中、麻木丧气的丈夫,一个不情愿地在学校、家、补习班间折腾却再也无法提高成绩的儿子,一个为了钱嫁入豪门、有多个情夫的密友。为了支付昂贵的辅导班费,她用肉体做着一笔笔生意。日子就这么默默淌了过去,一天天浑浊凝滞。可是有一天她碰到了一个腼腆的客人,随着这个男人的出现,她的整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这个男人是最近时常出没的大盗“泰山”,他那深爱着大海的流苏树一般纯净的太太已经因医治不及过世了,儿子是一个笑起来无比灿烂的自闭症患者。这个男人像偏执狂一样固执地守着已经看不到海的海边的已经倒闭的海鲜店,为此不惜变身大盗“泰山”,偷窃了包括市长家在内的几处高档住宅。纯真与仇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差异形成了这个男人的内在分裂,却反过来让他显得年轻。当他熟睡的时候,他的脸仿佛透露出一个擦剑磨枪、临上战场的勇士的表情——“我”无法克制地爱上了这个男人,虽然明知道这是违背道德、被人唾弃的。 “什么是道德呢?”“我”喃喃着自问自答,“在这个城市里,所谓‘道德’是看你是否揭露内部隐藏着的真相。一旦被发现,那么就是不道德的,如果不被发现,那么就是道德的。”最后,当男人在暴雨的天气坐着舢板船远漂海外、生死不明,“我”也离开了丈夫在另一个城市承担起了抚养自闭儿“夏天”的重任。虽然每天都被猪蹄髈的油腻味道包围,但“我”却感受到了恬淡的幸福。 小说始终以一种冷淡的笔触在描写生活,即使“我”在内心中无尽地呐喊,渴望得到救赎,然而在读者看来仍然是透着冷色调的——这样的冷不是所谓的“零度写作”,而是作者的感情仿佛是零度的,既不热烈,也不鄙弃,只是淡淡地叙述而来,所有爱恨都被掩盖在带着些微冷漠的语句下,就好像所有的矛盾都被掩盖在当代社会平和的表面下。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流苏树,在花期里下着纷纷扬扬的白色雾雨,一蓬一蓬,仿佛一碗一碗的米饭。只是当繁花落尽、年岁渐长,还有谁在流苏树下没有离开?有的人迷失在从流苏树到高楼的路上,比如“我”的丈夫;有的人早已离开了流苏树成功住进高楼,比如“我”的好友珠丽;有的人奋不顾身想要回到流苏树下而不能,比如泰山先生;然而也有的人,比如“我”,却在猪蹄髈铺里再次回到了流苏树下…… 一部优秀的小说,无论是否是作者的主观意愿,反映的必定不是单一的话题。这部《流苏树》涉及了梦想与现实的挫折、社会的不平衡发展、40岁女人的七年之痒、爱情与金钱的悖论、拜金主义充斥社会、教育资源不平均分配、贫富差距巨大、城市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高速发展中带来的激烈社会矛盾等等,这是一幅现代社会的缩影,发生在钢筋水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心,你会发现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你身边的某个角落,又或者,你自己也在《流苏树》中扮演着一个挣扎求生的角色……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01月21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