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思考犹太问题的悲喜剧 ——评2010年布克奖获奖小说《芬克勒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胡亚敏 参加讨论

    霍华德·雅各布森,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现年68岁,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当过电台主持人和专栏作家。2010年10月12日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
    去年,英国最负盛名的年度书奖布克奖颁给了霍华德·雅各布森(Howard Jacobson)创作的小说《芬克勒问题》(The Finkler Question)。布克文学奖自1969年设立,每年颁发给在当年由英联邦或爱尔兰公民创作出版的优秀英语长篇小说。获奖小说《芬克勒问题》对当今英国犹太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雅各布森出生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在剑桥大学师从著名学者F. R。里弗斯学习英国文学,先后在悉尼大学、塞尔温学院、剑桥大学、伍尔弗汉普顿工艺学校任教。在伍尔弗汉普顿工艺学校的任教经历促使他完成了处女作——半自传体小说《从幕后走出来》。他还创作了获得波林格·艾弗里曼·沃德豪斯奖的《伟大的瓦尔兹》,另两部小说《现在谁还感到遗憾?》和《卡鲁奇的夜晚》先后入围2002年和2007年布克奖的初选名单,此外,他创作的《爱的行动》颇受好评。目前,雅各布森为《独立报》撰写每周专栏,并做过几期电视纪录片。
    一名犹太喜剧作家
    雅各布森的犹太身份在其创作生涯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促使他走上了创作之路。在一次访谈中,他说:“在开始写作前,我知道自己是犹太人,但对之并不真正感兴趣。我在伍尔弗汉普顿教英国文学时,感到自己生命似乎就此结束了。我想,或者我感觉自己是伍尔弗汉普顿惟一的犹太人时,我意识到这很好笑,有点荒诞喜剧的意味,因此,我开始写作《从幕后走出来》。” 从此,贯穿雅各布森各部小说的一个共同主题是讨论犹太人和犹太身份,而在他的第11部小说《芬克勒问题》中,这一主题得到了最充分、最直接的表现。
    犹太文化的熏陶也对雅各布森的写作风格产生重要影响。尽管他被不少人誉为“英国的菲利普·罗斯”,但他更爱将自己比做“犹太的简·奥斯汀”。如同奥斯汀的小说,他的作品也风趣、机智而幽默。他认为:“关于我们犹太人最棒的一点是我们讲很好的笑话,部分原因是在别人还没有开始取笑我们时,我们就讲笑话来取笑自己。”
    获奖前夕,雅各布森在《卫报》上撰文,力图为喜剧正名:“当今小说有一种对喜剧的恐惧……我们在笑声与思想之间、在喜剧与严肃之间、在伟大小说在其最幽默时给予读者的愉悦与我们认为我们想从文学中所获得的感受之间划分了一条错误的界线。”虽然以创作喜剧作品闻名,雅各布森却说:“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喜剧小说家。我写喜剧,对我来说滑稽很重要,因为我是个腼腆的男孩。但我想还喜剧的本来面目,它应该源于日常生活的悲剧。我的幽默不会让你笑,却会刺痛你。这不像被人按倒在地上挠痒那样,而是像被人按倒在地上,然后被刺中心脏。”
    获奖小说《芬克勒问题》同样体现了这种风格。虽然不少人认为小说是布克奖42年历史中第一部获奖的喜剧小说,其幽默活泼的风格与布克奖一贯的严肃与“彬彬有礼”有些格格不入,但雅各布森对此并不认同。他说:“金斯利·艾米斯的《老魔鬼》于1986年获奖,那本书非常滑稽。甚至萨尔曼·拉什迪(其《午夜的孩子》获奖)也清楚他的写作沿袭了拉伯雷和塞万提斯的喜剧传统。”因此,有人认为,将《芬克勒问题》划分为喜剧小说,只是出版社的一种销售策略而已。今年的布克奖评委会主席、前任英国桂冠诗人安德鲁·莫逊在《芬克勒问题》中看到了喜剧元素和悲剧元素的交织。他认为这“是一本非凡的书,既幽默又睿智,既悲伤又微妙……他(雅各布森)当然了解莎士比亚的秘笈,即悲剧与喜剧总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确,这部被称为是“喜剧小说”的作品并不像看似的那么活泼轻快,它蕴含着严肃的主题和思想。
    《芬克勒问题》与反犹太主义
    《芬克勒问题》是对犹太身份认同进行严肃思考的小说,标题本身就意味深长。芬克勒是小说主人公特里斯洛夫认识的第一个犹太人,他在沉思中一直将所有犹太人都称为芬克勒。特里斯洛夫在小说中一直追问:作为犹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因此,小说标题《芬克勒问题》也即“犹太问题”之意,小说中的人物也在不断思索着这一问题。
    小说开篇,BBC广播前制片人朱利安·特里斯洛夫与两个犹太朋友在一起聚会。山姆·芬克勒是特里斯洛夫幼年的朋友和同学,是一名颇有名气的通俗哲学家,妻子刚刚去世。另一位朋友是两人多年前的老师、捷克犹太人利伯·塞维克,他曾是著名的记者,写过多部名人传记。年愈九旬的利伯·塞维克还在摸索着如何面对刚刚失去爱妻的生活。特里斯洛夫虽不是犹太人,却痴迷于犹太性,渴望了解犹太人,甚至希望自己变成犹太人。他一直单身,虽然生活平静无忧,却总是幻想自己的恋人能像奥菲莉亚一样,年轻美丽时就死在自己的怀中,这样他就能有机会哀悼她,感受到“与她最后进行告别时的幸福”。亲人的离世使三个男人有更多的时间相聚,谈论过去的生活和他们的友谊。
    聚会结束后,特里斯洛夫离开利伯的公寓,就在这时,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了:他被一个女人抢劫了,女抢劫者在掏他的口袋时,还说了一句类似“You Ju!”这样的话。被抢后,他不断地揣测着这句话的含义,究竟是指“你的珠宝”、“你的朱诺”,还是“你这个犹太人”。最后他认为由于自己刚与犹太朋友聚会,抢劫者肯定将他误认为是芬克勒,她说的一定是“你这个犹太人”,而这一抢劫行为则沾染上了反犹太袭击的色彩。就是这一发现,让特里斯洛夫狂喜不已,他思索着自己为何被误以为是犹太人,身为犹太人意味着什么以及英国的诸多反犹事件。
    抢劫事件后,特里斯洛夫开始不断地与利伯和芬克勒讨论以色列、加沙、纳粹的万十字章和大屠杀历史。他与犹太女友赫弗齐芭交往同居,在她的建议下,不再去靠模仿名人为生,而要做真实的自我。他开始学习犹太人的意第绪语,阅读犹太经典,了解犹太历史文化,在英-犹文化博物馆工作,访问实施包皮修复手术的博客、思考着是否施行割礼,希望自己能成为真正的犹太人。
    雅各布森对犹太问题的关注除了通过特里斯洛夫这个将犹太文化理想化的非犹太人来表现,还通过犹太人芬克勒来深入探讨。芬克勒傲慢自大、追逐名利。他虽然身为犹太人,却竭力回避与犹太人相处,甚至公开宣称反感犹太人,并加入名为“羞耻的犹太人”的反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该组织称一些犹太人用暴力掠夺了巴勒斯坦人的家园,因而,他们应该为以色列感到羞耻。芬克勒成为组织的发言人,在报刊上宣称,他们并不因身为犹太人而羞耻,而只是为犹太人的某些行为感到羞耻;他们并不仇恨自己的犹太性,相反,他们是在将犹太人公正和富有同情的传统发扬光大。芬克勒最初认为,犹太人大谈反犹情绪,将自己描述为受害者,是在制造不必要的焦虑情绪。然而,在小说的最后,芬克勒对“羞耻的犹太人”组织的主张产生了疑惑,也开始进一步思考身为犹太人的含义。
    一方面是芬克勒与“羞耻的犹太人”的反犹太复国主义,另一方面则是各类铺天盖地的反犹事件。特里斯洛夫在被抢后,到网上搜索“反犹事件”,弹出了100多页的搜索结果。其中很多事件发生在自称为文明的国度。就在现代都市伦敦,时常有犹太孩子被打;有人在犹太公墓上画纳粹的万十字章;有人把熏猪肉包在赫弗齐芭的英-犹文化博物馆的门把手上,以此来侮辱、威胁犹太人。由于诸多的歧视,与特里斯洛夫一起在BBC工作的犹太人都假装自己不是犹太人。他们的穿着举止都与其他白人无异,如果别人谈到以色列,他们会避之惟恐不及。
    与芬克勒以犹太文化为耻、特里斯洛夫则一味将犹太文化美化不同,利伯对犹太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他睿智的见解常令人茅塞顿开,因而经常是芬克勒和特里斯洛夫倾诉的对象。他对反犹事件的态度也很有启发性。他年轻时代的女友艾米22岁的孙子在伦敦被人刺瞎,行凶者在刺杀时,还叫嚷着:“让所有犹太人去死吧!”艾米来寻求利伯的帮助,希望他能撰文在报刊上呼吁,让人们警惕正在重返的仇犹情绪。然而,年迈的利伯已经无力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他对艾米说:“一个犹太人让一个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失去了家园,另一个犹太人就必须在伦敦被刺杀。犹太人必须自食他们种下的果实。”利伯年轻时,妻子莫基的父母曾坚决反对两人的婚姻,让他吃尽了苦头。他认为,“世上只要存在像莫基父母这样的犹太人,就会有人仇恨犹太人”。 利伯虽然并不赞同芬克勒的反犹太复国主义,但似乎认为,面对各类反犹事件时,犹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些反省。
    小说行文轻快,不乏雅各布森的智慧和幽默。由于有着大量对犹太人和犹太身份的严肃讨论和思考,有评论者感叹,小说由人物对犹太问题的“一系列悲喜剧的沉思”组成。小说表现了雅各布森的担忧:反犹太复国主义会发展成反犹太主义。在当今英国,一些人认为通过犹太人在以色列的所作所为,他们就能理解反犹太主义,这使得雅各布森意识到反犹太复国主义即使是从犹太人口中说出,也可能导致反犹太主义的蔓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英国只有极少数人在关注这一问题,因此,雅各布森说:“我认为一个犹太人不去关注这个问题,就是不负责任,对一个布克奖的得主来说尤其如此”。《芬克勒问题》这部“喜剧小说”对如此严肃主题的探讨,正表现了雅各布森身为一个作家的责任感。
    原载:《文艺报》2011年01月2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