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家物语》和中国古代文学 《平家物语》创作于日本镰仓幕府初期(13世纪初),其时正值中国南宋嘉定年间。从北宋末年,中国民间盛行起被称为民间杂艺的“说话”。“说话”的种类繁多,以说小说和历史而深受民间欢迎。说话本的取材集真实和虚构于一体,使用骈文和散文并用的文体,语言上通俗语言和文体语言交相为特征。《平家物语》也和这大体相似,是以史实为依据而添加了虚构成分的历史文学。全篇贯穿记录文体,使用七五句式,和中国的骈文相似,注意声调的节奏。所以,不管从文体来看,还是从创作手法来看都受到中国宋代的文学形式的影响。 再从数量上看,《平家物语》也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全篇共有124处引用了中国典故,其中直接引用有72处,转用有52处,明确指出典故出处的有108处,而这108处中有关于秦朝到唐朝古籍有25种之多。此外,《平家物语》中被引用的中国人物达到76人,引用的人物上至先古的圣人下至后代的武将。《平家物语》共12卷192节,其中引用中国古典的有56节,占29%。从这些统计可以看出,《平家物语》和中国的古典文学和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对《平家物语》中引用的中国典故分析来看,经粗略统计,被《平家物语》引用的中国历史故事至少有42则。对这些历史故事的使用方法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方法可以称为以古喻今,即以中国的人物故事比喻日本当时的人物故事。这类故事数量最多,达23则,超过了引用故事总量的一半。第二种方法可以称为以史为鉴,即以中国历史故事作为当时日本人的借鉴,共有13则。第三种方法可以称为介绍掌故,即说明由中国传来的事物的来历。这类故事数量最少,为6则。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直到宋代,中日文化的交流是非常频繁的。《平家物语》可以说是中日文学交流的重要见证之一。 此外,还可以把同属军事文学的《平家物语》和《三国演义》做一个比较。《平家物语》是编年体历史小说,不同的事件像珍珠一样按照时间年代的顺序被串起来。事件的紧密感不强,也没有太多的悬念。因为转接启承的地方不多,所以多以事件的发展过程为重点。与之不同,比《平家物语》晚一个世纪的《三国演义》是以说话本的形式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不仅事件的联系紧密,而且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描写纤细。《平家物语》出现了各个阶层、不同类别的人物。如有身份各异的武士、还刻画了属于不同阶层的女性形象。这与强调封建正统性的《三国演义》不同,作者没有带有固有的成见,也没有对具体人物进行褒贬,从比较客观的角度如实地描写了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发展。我想这是《三国演义》所欠缺的地方。 二、武士像反映的中国古代思想 《平家物语》中所包含的重要思想,一个是无常思想,一个是武士思想。这些思想也和中国的文化思想有着深刻的因缘。作品的一开头就说明了“诸行无常、盛者必衰”这一主题思想。随后反复举例曾经权威显赫的人物都最后衰亡了:中国秦朝的赵高、汉朝的王莽、唐朝的安禄山等等。然后再举日本国内的例子,引出平清盛,通过平清盛一生的事件说明人生繁华不长久这一现实。衬托出人生如春梦,梦醒万事空的这一主题。这一主题思想始终贯穿着整篇文章。 1武士道德思想的渊源和体现 武士道德思想,特别是全篇反映出来的主从道德、封建伦理。作者就这部作品中反映的武士道德教义出发分析它和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渊源。 首先从佛教的角度来分析。佛教寄予武士精神的是听任命运的那种平静的感觉、静穆的服从,直面危险时的那种沉着冷静、贱生敬死的心灵。如果和日本人信奉的神道角度出发来看,那就是支配大和民族感情和生活的,被称为武士道基础的两个重要要素———爱国心和忠义心。《平家物语》自始至终在宣扬这两种道义。 从武士道德的教义来看,它其实是吸收了孔孟之道,如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和朋友之间的五伦之道。如在政治道德上,孔孟主张平静仁慈和礼治。这些特别适合以武士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从具体的教义来看,武士的道德基础中有很多与中国的儒家教义相似。 “义”是武士阶层最严格的教义。“义”是指“正义的道理”,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每个人都背负着父母、长辈、上下级等一般社会关系的义和理。如对于父母我们所表现的行为应该出于爱,除此之外,就是出自于孝或是敬畏于权威。权威构成了义和理的一部分。像这样的例子,在《平家物语》中并不少见。最典型的例子是:平重盛对于平清盛,不仅要遵守儒教的礼仪,对法皇绝对服从,而且和平清盛的君臣关系是以父子关系为前提,他们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说是这部作品最具有道德色彩的部分。 其次是“义”和“勇”是一对孪生儿,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武士之德”。孔子在《论语》中说:“见义而为则成勇”,刚毅、大胆、淡定、勇敢是武士必具的特征,也是作为武士的日常行为准则。在激烈的战斗中表现出冷静,在大的事态转变时表现的是平静。即使是在面对危险和死亡的威胁时,也不失沉着。在《平家物语》中,具有这些特征的武士有很多,而最有代表性的是源义经。义经是源平之战的主要人物之一。在第十一卷的“逆橹”一段中鲜明地披露了义经的斗志。通过和源争论是否设逆橹,增强了义经的英雄性格,虽然只有五艘船按照义经的意愿驶出,义经处于绝对孤立的形势,但是田代、后藤、金子等对义经的忠诚之心、不惜付出生命跟随义经的主从连带关系被刻画出来。义经的经历可以说是武士制度的牺牲品,在全国范围的武士化进程中被源赖朝追讨,最终自决。在《义经记》中详细记录了义经切腹之死的残状,选择这种方法,保持了武士的名誉,和以这种非人情的手段结束生命赎罪、谢过、雪耻、证明自己的崇高态度。 此外,“仁”即恻隐之心是“武士的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爱、宽容、同情、怜悯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人类最高贵的品德,是人类灵魂中最高境界的东西。在《平家物语》中,武士的体谅温婉、恻隐之心和武士的勇敢同时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平家物语》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平清盛为中心,第二部分以木曾义仲为中心,第三部分以源义经为中心。而其中的义仲则被认为是日本中世纪屈指可数的英雄人物,是武士的楷模典范。义仲在以仁王举兵的准备阶段登场。他和源氏既有共同打倒平氏的目的,但是两人之间又有私仇。他的父亲被源赖朝的长兄所杀,因此,深深陷入了以血还血的复杂的贵族社会黑暗斗争中。后来,因为源赖朝的伯父对源赖朝怀恨并且心存野心,被发觉后逃到义仲处。因此,赖朝进行信浓征讨。和在关东地区处于绝对优势的源赖朝相比较,义仲极其孤立。不得已的情况下,义仲献出自己十一岁的儿子为人质以求和解。尽管如此,此后的义仲却势如破竹般地先攻进京城。虽然他是个富有决断力的战术家,但是却是个失败的政治家,最终败给了源赖朝,在一个冬夜,钢铁般强韧的风云武士壮烈地自杀了。这里,还不得不提到今井兼平,他是义仲的从属,同时也是义仲的乳母兄弟。在《平家物语》的“木曾之死”中出现的这一幕主从情非常有名,恰当地表现出武士殉死的美学。今井看到大势已去,劝义仲快在松林里自杀,但是义仲念及兄弟之情,不愿一个人死,想两个人一同和敌人战死。但是今井跳下马,紧靠义仲的马头说:“敌军分开我们,死在那些无名之辈手中,日后说起来,全日本赫赫有名的木曾公最后死在无名鼠辈手里,千古遗恨,快快去松林吧!”义仲和今井的对话不但包含了武士阶层的主从道德,还包含了基本道德体系的“勇、诚、名、义”等要素。在武士阶层,主从关系一种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横向关系,一种是以社会层面的约束为基础的纵向关系。无论是哪一种,都遵循一方面主君给予从属以经济上的帮扶,如封赏领地和俸禄;另一方面,从属也要履行军事上的义务,战争爆发时,把武士道德的忠义转化为战场上的军忠。这种集团统一精神约束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行动。在《平家物语》中,这种道德体系的表现很能打动读者,为了保存主君的名誉,今井独战以留给义仲自决的时间。勇士宁可自决也不能死在无名鼠辈的手中。在这种“勇、诚、名、义”的思想影响下,今井一个人深入几百人的敌军中孤军奋战,在看到主君死后,也以自决的方式完成了“忠、诚”作为武士的最高道德义务。 2易经思想的渗透 《平家物语》的开头部分所体现的“盛者必衰”的思想和中国《易经》中对于世界万物是对立转化的思想是一致的。《易经》的泰卦爻辞云:“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客观世界“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是由“阴”和“阳”的二要素对立统一的。这是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因此,人类的思想、言论、行动也要和现实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相适应。作为基本观点,其一,是武士永远发展变化的“阳刚”是在发展变化中处于主导地位,“阴柔”在其次,是“阳刚”的补充。其二,强调“阴阳调合”、“阴”和“阳”势力均衡是事物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当人们发觉“阴”和“阳”的平衡已经失衡时,已经无法再回到先前所保持的均衡了,就会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之道实现新的平衡。其三,事物的内部矛盾是矛盾的双方斗争性和统一性的互相转化。其四,人类社会中,人们应该随着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努力,寻求人格修养的提升。 《易经》的这些丰富的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深刻哲理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极其贵重的文化遗产。作为儒教六经之始,它更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意识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一,鼓励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它的教义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精神,激励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发挥“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在国家面临强风巨浪时,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史上立下功勋。其二,是爱国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从来就伴随着忧患意识。《易经》中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可见《易经》的忧患意识,对于后世的影响极为深刻。在中国历史上,“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多难兴邦”等名言警句是《易经》忧患意识的继续和发扬。其三,是革新和进取精神。革新进取的思想精神贯穿于《易经》全文。革新进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在合适的时点把握机会革新是受到拥护爱戴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汤对桀的流放和武王伐纣都是天意和人意的顺应。《易经》承认中国历史上最初的“革命”,对革命的行为进行了褒美。这种思想意识激励了后代的历代政治家、改革家、科学家的革新进取精神,废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地进行社会制度的改革,推进科学技术的革新以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些思想和精神随着中国的古籍流传到日本,被日本古代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造吸收并渗透到日本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我们从现存的古典文学中可见一斑。 3《平家物语》中《易经》思想的体现 《平家物语》中很多地方可见《易经》的思想。《易经》从根本上来说是儒教经典,《平家物语》是在儒教的影响下产生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易经》思想渗透在《平家物语》的主题思想中是理所当然的。 首先,作为《易经》主要思想的“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在《平家物语》中体现为“诸行无常、盛者必衰”的道理。《平家物语》中平清盛的父亲因为建造了寺院受到奖励,被授予可以“上殿”,进见法皇。到了平清盛的时候,清盛不断得到提升一直到大政大臣,可以说是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他的子孙中,男的成为高官政要;女儿德子成为高仓帝的妻子,地位显赫,平家到了荣华盛世的顶峰。随着时代的变化迁移,逐渐衰落,以致在浦之战中全军覆没。与之相反,源赖朝在平清盛时代,是被处以流刑而流放的人。随后逐渐强大,继而发展为“盛者”一方。在平清盛和源赖朝的力量相互变化中,显示出“由盛转衰”、“由衰转盛”的过程。从两人的经历来看,读者看到了人生的变化无常。 从具体人物来看,《平家物语》所反映的忧患意识应该说集中体现在平重盛的身上。平重盛因为常常提出讽谏而成为古代秩序的叛逆形象,他的行为被认为是“恶事”和“僻事”。重盛的谏言,从后来发生的事情回过头来看,其实是预见了平家的命运。洞察到父亲清盛的恶行累加导致将来因果报应的恶果,为了避免这样的命运,重盛不断为制止父亲的行动而努力。在作品中,重盛被描写成儒教道德的化身和新兴武士阶层的希望和未来,并具有极强的洞察力。他的性格可以用“忠、谨、温、厚”四个字来表现。用《平家物语》中的词句来表达是:“美于文、忠于心、胜于材、兼于德”。《易经》的坤卦中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在《平家物语》卷二的“小教训”一节中,重盛说服清盛不要杀害参与谋反的藤原氏时,说了这句话,然后在卷七的“福原落”一节中,平家一族逃亡到福原时,重盛也对着大臣、侍从等几百人,再次说了这句话。重盛的担忧最终变成了现实,在此处,也正好印证了重盛的忧患意识。 《平家物语》的作者可以说深受中国儒教思想,特别是《易经》的影响。在复杂的军事集团的政治斗争中,作者始终带着《易经》所强调的“物极必反”和“善恶报应”的观念,渲染平家在做尽恶事后受到惩罚的后果。 三、女性像反映的净土教思想 净土教是镰仓时期的新兴佛教,提倡以专念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得名,由于教义简单,方法易行,创立后迅速传到日本中部和东部一带地方。处于那个时代的不同阶层的很多人物都在《平家物语》中登场。每个不同阶层人物的命运交织成几个大集团的命运兴衰。在这些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中,女性的登场更加增强了《平家物语》所表现的深深哀叹。她们在时代的波浪中被卷进悲剧的漩涡。在不同的场面下见证了末日的来临,在引起读者的共鸣的同时,也印证了作品的的主要思想———无常思想。 1祗王和阿佛 擅长于白拍子的舞女祗王受到平清盛的宠爱,被很多人羡慕,也有人嫉妒。三年后,有个加贺国人舞女阿佛跳舞很好,自荐去见清盛,却被清盛拒之门外,还是祗王求情,得以在清盛面前表演。谁知,清盛一下子迷恋上阿佛,就催促祗王赶紧离开。回到母亲身边的祗王在次年又被清盛派来的人告知,由于阿佛很郁闷,入道相国让祗王去唱个歌跳个舞给阿佛解闷。最终拗不过母亲的泪水,祗王还是去见了清盛,并且强忍泪水唱了歌。不愿受侮辱的祗王和妹妹、母亲出家为尼,专心念佛,盼往往生极乐净土。一天,阿佛一身女尼打扮找来,看到祗王的经历,知道有一天同样的命运也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因此为了赎回以前的罪孽,厌离红尘,向往净土。 值得一提的是,阿佛仅有十七岁,并且是在和清盛的爱情生活没有任何不顺时自己主动地超越爱欲世界、削发为尼,可以说是中世纪的新女性形象。祗王作为悲剧的主人公,因为无法逾越爱情的悲剧,不得已入法求道,终究脱离不了平安朝女性的对爱情执着的性格特征。两者相比,阿佛的形象更加亮丽。 从她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的行动来看,受净土教思想影响浓厚。中世纪的净土教信仰强调一心念佛、弥陀本愿。祗王和阿佛的故事正是顺着这个思想发展下去。而且,女人入法求佛也与当时的时代思潮相关联。作为白拍子的舞女,两人都是最下层的女性代表,而最下层的人也能通过自己的修行得到救济给予那个动荡社会中芸芸众生以精神上的慰籍和希望。祗王和阿佛的经历也和《平家物语》开头有名的祗园精舍那一段呼应,说明了万事无常、盛者必衰的道理。 2建礼门院的念佛信仰 建礼门院平德子作为入道相国平清盛的女儿,高仓天皇的中宫和安德天皇的生母,她的命运随着平氏一族的荣华兴衰而不断发生变化,并且见证了平氏的最终灭亡,可以说她也是《平家物语》的主人公之一。但是从卷一到卷十一,德子的形象几乎没有特别刻画出来,而是在最后的灌顶卷中集中叙述了德子的形象。灌顶卷分成“女院出家”、“大原入”、“大原御幸”、“六道之沙汰”、“女院死去”五章。其中,以后白河法皇御幸时,和法皇的对话为主要内容。从叙述中,德子从一个随命运沉浮的脆弱女性形象转变为觉醒为有菩提成就的女性形象。《平家物语》最后是以隐名埋姓在大原的德子在净土教信仰中往生为终结,也象征了平氏一族的盛衰兴亡的历史的终结。从贯穿全篇的“诸行无常、盛者必衰”思想来看,德子达到了从无常的苦界中脱离,通过佛教修行,到达了“生灭灭己”的境地,最终成就了“寂灭为乐”的成佛,因此也可以说该作品体现了佛教文学的思想。从作品开头的祗园精舍的钟声警示着诸行无常的道理,到作品结尾的“女院死去”一章中寂光院“寂灭为乐”的钟声被敲响,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两种钟声的首尾呼应,把作品所强调的宗教思想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平家物语》以佛教思想为时代的思想背景之一,在佛教思想之中,尤其以净土教的净土往生思想为根基的信仰下展开的人物事件,增强了时代动荡中生死离别的悲剧气氛,女性之间的悲剧故事,加深了作品内部流露的佛教救济的道理,最终以此为途径达到超越现实的悲剧,到达崭新而且光明的世界。 四、结语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泽被,特别是对儒家文化传统的吸收和改造,更是造就了日本对外来文化吸收的巨大成功。本文通过对《平家物语》中以武士像和女性像为中心的考察,分析其中包含的无常观、忠义观、宗教观。试图透过《平家物语》中所涉及的中国文化,结合时代背景,探求日本中世文化思想和精神面貌经过价值的再评价,所获得文学和思想史上的新的生命。并且希望能给今天的我们在学习外国文化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吴芳龄:《绵绵长恨也哀也美———试论〈平家物语〉对〈长恨歌〉的借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日]无名氏,申非译:《平家物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3]刘振瀛:《试评日本中世纪文学的代表作〈平家物语〉》,《国外文学》,1982年第2期。 [4][日]高桥富雄:《义经传说———历史和虚实》,中央公论社,昭和41年(1966年)。 [5][日]永积安明:《平家物语的构想》,岩波书店,1989年。 [6][日]渡边贞磨:《平家物语的思想》,法藏馆,1989年。 作者简介:张静,女,1974—,安徽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日本文化,工作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原载:《作家(下半月)》2009年1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