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康纳(Joseph O’ Connor)的《鬼光》重新演绎了爱尔兰剧作家约翰·米林顿·辛格和莫莉·奥古德之间的爱情故事,语言生动富于想象力。故事主要是通过回忆来叙述, 1952年,历尽沧桑、红颜老去的莫莉困居于伦敦,她开始了对往事的动情追忆。辛格是叶芝的合作伙伴,他们和奥斯古塔·格里高利一起创建了都柏林的艾比剧院。辛格最为人熟知的剧作是一部看似不怎么真实的关于弑亲和欺骗的喜剧。奥·康纳塑造的人物这样描述道:“1907年这部下流不雅的剧作首场演出时引起了一阵骚乱,因为该剧嘲弄了农民,羞辱了爱尔兰女性。” 关于辛格和奥古德关系的资料少之又少,这为奥·康纳的写作提供了发挥想象的空间。奥·康纳长大的地方紧邻辛格的故居。那时的辛格和他极为节俭的母亲居住在一起。小说叙述道:“辛格不断经受着寡母火焰般的炙烤。”辛格和奥古德的相爱却未能相守也恰巧对应了由于种种分歧而长期困扰爱尔兰的分裂问题。 辛格出生在一个颇有名望的新教家庭,家中田产丰厚。奥古德则是个“穿破烂衣服的低贱种”。两人年龄差距大,等级、宗教信仰不同。“辛格说话带着口音,经常流露出无限的惆怅。他和奥古德说话时眼睛却瞅着墙壁,谈话中提到她时也看着墙。”小说中奥·康纳以多种形式展现“两人之间的差距和不同”,并贯穿始末,这可以说是小说的主调。 奥·康纳的叙述简洁紧凑,仿佛他写的不是小说而是剧作。这本小说不像《阿斯本文件》或是《隐之书》那样爱在字里行间玩些猫鼠游戏,爆料些秘闻轶事。这或许会让有些读者大失所望。 小说始终聚焦于莫莉和她对辛格的回忆,并逐步领着我们走向戏剧舞台的更深处。舞台对于莫莉仿佛是个避难所,是一个充满梦幻和超自然色彩的地方。当剧场一片黑暗时,一支“鬼光”始终散发出幽幽光芒,“鬼魂们于是可以在舞台上演出它们自己的戏剧”。但是有时候这舞台也会变成一间充满嘈杂回音的房间。莫莉的苦难经历模糊了她那迷失的心灵,仿佛坠入了《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杜波依斯鬼魅般可怕的命运。 奥·康纳以莫莉写给辛格的一封情书作为小说的结尾。她写道:“哪怕不能与你再相见,不再有你的音信,认识你已经是我生命中的奇迹。” 原载:《文艺报》2011年05月2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