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凡夫俗子:一个真实的猪八戒 ——解读《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关颖 参加讨论

    《西游记》是一部老少皆知的传世名著,它成书于明代,虽然时间已过去了数百年,可它的文学价值丝毫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亡,时至今日,它的文学魅力依然如故,作为一部以诙谐性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它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猪八戒是小说中仅次于孙悟空的第二号人物,他原为掌管天河的天篷元帅,因为酗酒调戏嫦娥被贬人间,又错投猪胎成了黑猪精,经菩萨劝化,成为追随唐三藏西天取经的二弟子,修成正果,成为净坛使者菩萨。猪八戒有着复杂的性格,既有取真经成正果之愿,又有世俗生活之恋;既憨厚老实,常遭戏弄;又狡黠顽皮,好搬弄是非。蒲扇耳、莲蓬嘴、粗笨的身躯、狼狈的模样,这个给人以可笑、可爱之感的猪八戒,无疑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骄傲,在这个人物精雕细刻的传神之笔中,包孕着猪八戒形象的独特的文化意蕴。
    一、长嘴大耳——猪八戒的可爱外形
    长嘴大耳,脑后一溜鬃毛,身体粗糙,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手中握着一把九齿钉耙。老百姓见了喊妖精,真正的妖精见了也退避三舍。八戒这副尊容常常被人嘲笑,也给自己带来很多严重的后果。高员外了断了他唏嘘不已的婚姻;西梁女国太师也谢绝了他;师兄经常捉弄他;就连最同情他的唐僧也说:“他两个耳朵盖着眼,愚拙之人也”。猪八戒的呆头呆脑具有“憨”的一面,透过“憨”的一面,也让他的可爱呈现于读者面前。
    二、贪吃贪睡又好色——猪八戒的可笑贪欲
    1.八戒贪吃,四海闻名。说到猪八戒的贪吃,这是众所周知的。猪八戒对于食物,有着比常人更强烈的饥渴。高员外嫌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而在寇员外家,更是让人们看到了一幕离奇的景观:猪八戒一口一碗地吃起来,竟然让七八个童仆、四五个庖丁上汤的上汤,添饭的添饭,往来奔波,非常忙乱。吃相更是相当的干净利落,一个劲儿吞,从来不嚼一嚼、品一品。在万寿山五庄观的厨房内,他无意中听到有人参果,便无心做饭,口中流涎,探头探脑地好不容易等来了悟空,就煽动悟空去偷;偷到手了,悟空、沙和尚还未吃,他马上囫囵吞枣地吃了,没尝出味道,就唧唧哝哝地要“再去弄几个来”细细地吃,以致被两个小道童听了去,走漏了风声;师父追查起来,还百般抵赖,表明自己“我老实,不晓得,不曾见”;当听到人参果少了四枚时,又倒转过来鸣不平,说师兄预先打了偏手。一个令人发笑的馋嘴的形象跃然纸上。当然,这种贪吃,也不可避免地为他带来麻烦。
    2.八戒贪睡,自私懒惰。唐僧赶走悟空后,要他去化斋,他贪睡;悟空要八戒巡山,他贪睡;碗子山大战黄袍怪,他贪睡;当他睡得香甜时,唐僧唤他也发火。
    3.色胆包天,倾心艳情。猪八戒是取经队伍中唯一有过男女之情的人。蟠桃会上,醉酒的天蓬元帅失尊卑,拉嫦娥,招来下界投猪胎的处罚。猪八戒下界后,曾有两桩婚姻:一是被福陵山云栈洞卵二姐招赘为夫,有始有终;二是在高老庄被翠兰招为养老女婿。由于种种压力,猪八戒不得不抛家别妻。刚踏上取经之路不久,遇到“四圣”试“禅心”,听到黎山老母变的孀妇有三个女儿要招夫,目不转睛,淫心紊乱,后来竟然要连丈母娘都想一起要了。更可笑的是,嫦娥仙子降了玉兔,他见了旧相识,朝拜瞻望。
    三、带有“丑”味的正面人物——人类本能欲求的折射
    猪八戒的贪吃贪睡又好色在我们的国度是不被人接受的,奇怪的是,读者对他“宠爱有加”,这是为什么呢?一是猪八戒能吃也能干。他“长忍半肚饥”,是包括作者在内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缩影。孙悟空把麻烦事一概推给师弟八戒,而劳动量太大需要休息。这是作者是在以喜剧形式,满怀同情地为勤劳而忍饥挨饿的百姓写心,是作者一种高明的现实主义写法。二是最终服从大局。八戒虽然色心未泯,却始终未破过“色戒”。作为凡夫俗子,心中难免有一种“寡人之疾”,而在猪八戒身上,始终表现为一种本能、一种欲念。
    四、从其独具特色的语言看其性格的多重性
    猪八戒的语言与孙悟空相比毫无愧色。朴实无华,冷嘲热讽,针对世态插科打诨,往往能一针见血,既有情趣,又有理趣。
    1.市井无赖的性格。猪八戒的骂街:“我把你这血皮胀的遭瘟,你怎敢变成你祖宗的模样。”活脱脱一个市井无赖。
    2.我行我素的反抗者。八戒直斥寿星、福星、禄星为奴才,为了自己享受供果方便,竟把自己原来的祖师爷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道君的塑像扔进“五谷轮回之所”。
    3.欲求的本能。四圣庄上,猪八戒遇到三个貌美的女子,便色心大起,并以“和尚是色中饿鬼”为自己开脱。
    五、猪八戒形象的象征意义——小市民阶层的幻化
    《西游记》与一般长篇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所不同的方法。作者为猪八戒确定了一个定型的性格。猪八戒所出生的年代是明之季世。在这个时候,江浙一带重商主义浓厚,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不再羞羞答答,而是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意愿。对于金钱的欲望,并不为本时代的人所忌讳。猪八戒经过漫长的历史孕育,到了这时候才以今天戏剧舞台上的形象出现。他的形象昭示出了他是一个由小农转向工业化社会的小市民形象,表现出“凡人”的特点。
    综上,吴承恩塑造的猪八戒这个艺术形象,有着几分可爱,又有几分可笑。初读《西游记》,很多人都觉得猪八戒这一形象除了贪淫好色、除了是孙悟空嘻嘻笑骂的对象而给人娱乐消遣外,仿佛再难找到什么。但是当我们重新审视猪八戒从到高老庄、离开高老庄、求取真经直至修成正果时,我们不难发现,猪八戒身上一个最大的特点——俗。俗得令人可笑,俗得令人喜爱。作者并没有赋予他如名义上的所应该具有的出世僧徒的清高,恰恰相反,他的身上,却更多地概括着芸芸众生的人世尘俗。作者用猪八戒这个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初步具有小市民形象的艺术典型,直至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