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试论《西游记》对佛教的诟病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刘道生 参加讨论

    根据胡适和鲁迅的说法,“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游戏之作”,但是它的思想倾向也是明显清晰的。学者们几乎众口一致认为这部小说是反对道教,揄扬佛教的。论据为:作品中夸耀渲染佛法无边。如来佛祖法术高超诡异,将那个把天庭搅得摇摇欲坠,使玉帝为之颤栗的叛逆者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达半个世纪之久,迫使他皈依雷音。跟随唐僧取经之后,功德“圆满”而终成“正果”。观音用一顶小小的紧箍帽就让“心猿意马”的猴王变得唯佛门法旨是听,摒弃了“邪念恶思”。这不是把佛教捧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了吗?这不是对佛门大唱赞歌吗?然而明眼人不难看出,这些叙述全是使用障眼法,施放烟幕弹,蒙蔽了读者的视线,从而产生错觉。其实《西游记》对佛教极尽冷嘲热讽,贬斥抑损之能事,嬉笑怒骂,抑谕嘲弄浸适于书中字里行间,哪有什么褒扬佛门的蛛丝马迹?这就是《西游记》精湛绝妙之处。可是长期以来,持《西游记》赞颂佛教的观点一直盘踞在学术领域,以讹传讹,人云亦云。造成对此作探讨争鸣的禁区。为利于开展对《西游记》的研究,本人不揣冒昧,试图拨乱反正,提出新说,以求教于造诣高深的学贤专家。
    一
    从《西游记》产生的时代和环境看,作品对佛教是贬抑的。
    《西游记》对佛教抱什么态度?大多数论者认为,《西游记》既然是叙述唐僧不辞千难万险,不顾困厄阻碍去西天取回大乘佛经的故事,又对如来降服桀骜不驯的悟空的神奇法力加以渲染铺张。那此小说毫无疑问,一定是推崇褒奖佛教的。但笔者认为上述的观点不符合作品实际和思想倾向。窃以为《西游记》对佛教并没有恭维,相反流露出的是对佛教的诟病和抨击。
    吴承恩所处的时代(明朝),佛教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在下降。佛教在南北朝,隋唐宋元颇为兴旺(不过在唐朝就有韩愈等有识之士反对佛教的误国殃民),尤其是元朝,蒙古人把喇嘛教奉为国教,僧侣的地位仅次于官吏,朝廷怂恿寺庙侵夺农田,欺凌百姓,为所欲为。而到明朝佛教开始衰微。开国皇帝朱元璋尊儒抑佛。他说:“今天下甫定,朕愿与诸儒讲经明道,摒弃异说。”对佛教不屑一顾。而且他最反感有人提“当和尚”的旧事[1]。明初,朝廷限制佛教发展,禁止寺庙侵蚀民田,不许僧尼随意外出化缘,百姓不得自由剃度为僧为尼。
    明成祖朱棣也对佛教极为反感,称它“扰乱朝纲,愚弄百姓”[2]。处于这种大政治环境下的吴承恩不可能青睐佛教,钟情佛门。而且吴承恩本人也并不信仰佛教,他自号“射阳山人”,而并不像其他文人以“居士”自名。他对元统治者利用喇嘛教箝制人民思想是持批判态度的。因此他撰写的《西游记》对佛教是鄙夷轻蔑的,表面上似乎对如来、观音顶礼膜拜,实则旁敲侧击,阴损阳戳,斥责之语俯拾皆是,或者是明捧暗棒,佯装颂扬,真正詈诋。
    二
    从《西游记》的人物性格塑造,可以窥见作品对佛教的否定。
    《西游记》是写玄奘受唐太宗御旨去西天求取大乘佛经的故事(实际上玄奘私自出关西行,李世民没有派他去取经)。从长安到天竺,迢迢万里,其艰难险阻显而易见。历史上西行取经的行为,唐僧无疑是主角,他长途跋涉,餐风宿雨,经历17年的辗转劳顿,携带近百部佛经返回长安。之后又由玄奘口述,其弟子记录,写成了《大唐西域记》。这些作品迄今仍是研究中亚和印度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的可贵资料。《西游记》理应将唐僧作为主人公, (就如佛教的“俗讲”一样),须用椽笔浓墨,来塑造这个形象,让他在小说中大放异彩,光芒四射。作为一部神话小说,还要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叙述唐僧的非凡法力。要写唐僧在取经途中指挥若定,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其随从应当簇拥在他身边,听从他的部署和调遣。
    然而,《西游记》所塑造的唐僧并没有这样描述。在他笔下的唐僧是个窝囊废,“脓包形”(悟空语)。不仅没有丁点儿法力,更没有丝毫的英雄气概,他懦弱、愚昧、懵懂、偏执。前怕狼后怕虎。缺乏主见,耳根又软,喜听奉承和谗言。他面对妖怪的袭击万分恐惧,要么是啼哭不止,要么是瑟瑟发抖。他怕的是死,惧的是回不了长安。他担心路途遥远,困难重重,到头来不仅取不来真经,反而会白白丢掉性命,对于取经他没有多大的信心。遇到困难他不是眼泪婆娑,就是跌足叹息。一切都要依赖悟空,如果觉得不合他的心意,便使出杀手锏来制裁悟空,从来不以长者的风范,和蔼的态度同悟空商量。
    唐僧连肚子饿了,也会像孩子一般哭闹,埋怨悟空没有伺侯好他。自己从来不化缘求食,总是勒令悟空去寻找食物。而当悟空好不容易弄来斋饭,他又挑肥拣瘦,嫌不好吃难以下咽。总想着在长安时的安逸生活。
    唐僧对悟空的忠心耿耿,鞍前马后的劳顿,从来不说一句感激的话,反而稍有不如意之处,便恶语诟骂,什么“妖猴”“泼猴”“刁猴”不绝于耳。然后再一遍一遍地念紧箍咒,痛得悟空在地上打滚也不饶过。有一次他反复念咒语,直让金箍圈深入悟空头颅有半寸之深,使悟空连头骨都露出来了,何等残忍!全然不念悟空对他的肝脑涂地唐僧对悟空没有一点仁慈心,悟空多次出生入死地救过他的命,他并不致谢。甚至于干脆把悟空加以驱逐。只有在他遇上要吃他的妖魔时才想起要悟空来救他。
    但唐僧对待妖怪却是温情脉脉。唯恐妖魔受了委屈。悟空三打白骨精最使唐僧愤怒,他认为悟空对妖怪太绝情,不符合佛门慈悲为怀的训诫其实唐僧何尝不知道在那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哪来村民?不是妖怪又是什么?他也看到白骨精送来的斋饭全是垃圾所变,这就是妖术的明证。但他的感情天平硬是倾向妖怪而对悟空却深恶痛绝。他的行为简直令人匪夷所思。一代圣僧,佛教研究的拓荒者,在《西游记》里就是这么个猥琐卑怯,令人作呕的人物。自《西游记》一出现,唐僧就定格在这个尴尬的位置上了。民间流行的谚语是:“这是块唐僧肉,大家都想吃。”意思是唐僧是无用之人,不过是一块肉而已。小说中的的唐僧同现实中的唐僧差距挺大,那是作品对佛教“高僧”并无好感的明证。
    《西游记》中的主人公定为孙悟空,这是作品的独特之处,意味深长。在追随唐僧取经之前,他大闹天宫,战败神将,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已经叫人钦佩。更加表现出他非凡胆量的是他藐视佛祖如来,揶揄佛教重量级女神观音:“怪不得你一辈子找不到男人”。当如来要同他较量时,他没有任何怯惧,敢同这个庞然大物对阵。在旧时谁敢招惹佛祖,那必然引来大祸。然而孙悟空却不信这个邪,敢同佛祖比高低,没有丝毫的心慌气馁。你看他唰地一下跳上如来的手心,倏地翻了一个跟头,还在“神圣”的西天撒下一泡猴尿。这是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嘴里拔牙。在佛教一手遮天的时代,悟空是天下第一英雄。悟空虽然败了被如来所暗算。但他不服输,责骂如来是小人,用诡计欺骗。其实如来心里也清楚:如果不耍手腕取胜也并不容易。诚然,如来的欺骗,也就是佛教的欺骗。
    悟空被唐僧救出之后,表示愿意跟随他去西天取经。这是悟空自觉自愿的行为。如来应该了解悟空的想法,因为他还要利用悟空传经输佛,使东土有更多的教徒信众,以扩张佛教地盘。明明有求于人,反要别人有求于他。如来先用利诱:你取完经之后可以成佛。再用欺骗驾驭(戴紧箍)。悟空对成佛不感兴趣,然而他对紧箍丧失了警惕。悟空遇到了如来、观音等的亲信化成的妖精,他没有同它们过多的纠缠,而是直接找这些家伙的主人,逼如来等不得不出面解决。作品通过对唐僧、悟空两个相对立形象的塑造,表现出《西游记》的意图,表达了对佛教的轻蔑。
    三
    从《西游记》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教的厌恶。
    《西游记》结构分成两大板块。前一部分写孙悟空诞生和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经历;后一部分写孙悟空辅助唐僧取经,降妖伏魔的丰功伟绩。显然,前一部分写得流光溢彩,酣畅淋漓,石破天惊。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敢于打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叫板,提出了亘古未有的豪迈口号:“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这使得玉帝大为震怒,调动天兵天将疯狂镇压。但是天庭的神灵不是悟空的对手,连太上老君的杀人秘器炼丹炉也无济于事。黔驴技穷的玉帝只好去求更为凶恶和狡诈的如来帮忙。如来一向道貌岸然,自诩公允,广结善缘,普渡众生,但他和玉帝同穿一条裤子。对悟空的反抗强权也是仇恨之极。他出招凶残,将悟空压在比地狱还要黑暗的五行山下达半个世纪之久,给他吃的不是食物,而是铁粒铜汁。以致悟空的头部脸部都长出了青草,生不如死。这种刑罚不比商纣王发明的炮烙之刑逊色。这就是标榜“大慈大悲”的佛祖之“恩典”。在如来眼中悟空就是个桀骜不驯,不遵佛法的东土刁民。恨之欲其死,手段极其恶毒。之所以还留着悟空一条性命,是要将悟空当奴隶使唤,当牛马驱遣。如来口口声声要扶正袪邪,救众生于苦海,那孙悟空的行为不正是如此吗?可是如来却助纣为虐,折磨摧残为善之人。悟空自诞生以来从没做过损害百姓利益之事。相反,他把花果山的生态环境营造得如诗如画,使众猴们相亲相爱,其乐融融。悟空从来没有倚仗自己的法力称霸,为非作歹。而在悟空走后,花果山是一片凋零,妖魔猖獗,众猴死的死,逃的逃,惨不忍睹,这不都是如来的罪过吗?作品对佛祖如来的态度显然是不满的,对如来的描写诚然是贬斥、批判的。
    有人说,作品中如来法力高强,叱咤风云的悟空也是他手下败将,那当然是歌颂佛教的威风神圣。但这不是颂扬,而是反映社会现实:悟空虽然厉害,但是同强大的封建统治集团相较量,那还是弱小的,无法与之抗衡。如来就充当了镇圧群众,助纣为虐的角色,所谓口念弥陀,心藏杀机,这是他比玉帝更加阴险残酷的地方,也就更加不好对付。悟空失败了,只证明如来老奸巨滑,伪善可恶,并没有颂扬如来之意。而是指出他是伪君子,披着袈裟的恶魔。
    小说的后一部分写悟空助唐僧取经。悟空是不是在长期禁锢后,棱角磨平而皈依了佛门,屈服于暴力,虔诚为唐僧取经保驾护航,当牛做马呢?非也,他之所以愿追随唐僧,一是为报恩,因为唐僧救了他。再说取经是善举,有积极意义,悟空乐于从事。三是悟空有济世救民的善良之心,他知道在漫漫取经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歹徒、妖魔、鬼怪兴风作浪,残害生灵,他要借这个机会,消灭这些害人精,救民于鼎镬之中。正如毛泽东所云:“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和郭沫若同志观〈三打白骨精〉》)我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和降妖伏魔,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所谓殊途同归也。大闹天宫遭到如来的重拳,降妖伏魔也同样受到佛门的干扰、捣乱。比如那些气焰最嚣张、妖法最厉害的魔王都是如来、观音、文殊的亲信或手下的精灵。每当悟空要彻底消灭它们时,都得到菩萨们的庇护而逃之夭夭。可见佛门与悟空为敌分两个阶段。《西游记》这种写法,内藏玄机,令人叫绝。
    有人认为悟空帮助唐僧去西天取经是因为他聆听了如来、观音的教诲,醍醐灌顶,“改邪归正”,决心要通过取经的磨炼而修成佛门正果。其实悟空根本没有想到要信仰佛教,只不过是顶个和尚名分罢了。在取经途中他更看清了佛门的肮脏龌龊,黑幕重重,菩萨们与妖怪狼狈为奸,朋比成贼。之所以他没有再同玉帝、如来翻脸,那是迫于实力的悬殊,逼他不得不暂且改弦更张,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这是人们在长期对敌斗争中悟出的经验。在敌人十分强大时,你不可以硬碰硬地正面冲突,而要避其锋芒,这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策略。虽然悟空表面上好像臣服了,但骨头并没有变软,他的心仍然向往正义与真理,他在思想上对如来之流始终是鄙视的。如来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故伎重演,再设圈套,要观音诱骗悟空戴上紧箍。如来说:“他若是不服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肌,各依所用咒语念一遍,使其眼胀头疼,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3]这是不打自招,丑恶嘴脸昭然若揭。表面上看,悟空被放了出来,似乎重见天日,可是实际上他仍在如来的掌控之中。可见佛祖口是心非, 口蜜腹剑,是地道的伪善者。
    四
    从《西游记》对神佛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出作品对佛教是讨厌的。
    如来、观音等的拿手好戏主要不是法力,而是坑蒙拐骗,降伏悟空多用阴谋诡计。双方如果正面交锋,要让悟空服输还是比较费劲的。于是如来等打着“兵不厌诈”的旗号让悟空落入陷阱。
    如来等在取经沿途设下了障碍,他们的徒子徒孙就是那些妖法超强的妖魔鬼怪,这是西行路上最凶的挡路虎,但被悟空慧眼识破,于是到他们的主人处兴师问罪。如来等开始总是装聋作哑,百般推脱。昭然若揭之后才不得不召回妖精。但又严加保护,不许悟空动其毫发。为什么如来要这样做呢?因为他们的本质就是谋取私利,祸害百姓。再者给悟空制造麻烦,使他磕磕绊绊,以挫伤他的锐气,使之彻底屈服。你悟空不是想扫尽天下的妖魔吗?如来告诉他:没那么容易,妖怪无处不在,又随时孳生,你孙悟空又有什么本事把它们一网打尽?没有妖怪的支持,佛门也就完蛋。最后是昭示读者:什么佛啊妖啊,都是一窟之蛇,只是以不同的面貌出现而已。而且佛妖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来在谈到大鹏怪同自己的血缘关系时(甥舅),追溯到远祖。悟空指出妖使百姓遭殃。而佛却不这么看。悟空说“那青毛狮子不知害了多少人!”文殊曰:“不曾害人,自他到后,乌鸡国三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何害人之有?”[3]。
    唐僧一行终于来到西天雷音寺,可以取到真经了。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经是要购买的,必须付钱。按现在的说法这是“维护知识产权”,也无可非议。然而如来说过“东土百姓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不信佛教,不遵佛旨,作恶多端,致有地狱之灾,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3]既然如此,你如来是何等的仁慈无私,悲悯中华,救苦救难,赤心可鉴,那经书是不应该要钱的。你说是救人真经,但实则是牟利手段。更何况大唐僧人取经是为传播你的宗教。按说应该由如来付酬,到头来他还索要钱财,纯粹是市侩之流。连愚昧的唐僧都说:“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凶魔欺害哩。”从这些神佛丑恶形象的刻画上,可以看到《西游记》对佛教是讨厌的。
    总而言之,《西游记》是抨击佛教的,而非赞美。但这只是就小说而论。本文并非否定佛教。佛教作为古老的宗教文化社会思潮,它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而且本着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本人并无反对之意。
    参考文献:
    [1]徐文元等.明史·太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徐文元等.明史·成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原载:《钦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