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新媒介的兴起和文学的处境 ——在“传媒与文艺:2006北京文艺论坛”上的发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柠 参加讨论
谢谢主席,谢谢诸位。就“传媒与文艺”这一主题我想讲三个问题:1、文艺、学术和传媒的关系;2、新兴媒介的兴起和文化状况;3、媒介文化中文艺生产的逻辑。
    第一个问题,文艺、学术和传媒的关系
    学术是精英的,是同行之间的交流,是一种逻辑性较强的推理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圈子内部的事情。而文艺应该是公众的,它必须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更多的人。因此它是借助于形象思维方式和具有感染力的话语形式,将情感和意义传递给公众。20世纪以来,特别是现代主义文艺的兴起,使文学形式越来越精英化,一方面是专业文艺界所认可的文学形式不被大众接受,另一方面是日趋发达的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商业化文学、通俗文艺不被专业领域认可,导致了精英文学与传播中的大众文学的矛盾。在传播媒介的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文艺与公众的矛盾依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其实文学艺术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素来就是十分密切的,变化的只是传播媒介自身。比如说,民间的文艺是通过口传的方式,口头传播这样一个媒介是,民间文艺的重要载体,它的传播者是一些云游诗人,盲人。精英文艺的传播媒介是什么呢?最初的精英文艺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文字以后是通过手抄本,抄在莎草纸上、竹简上、丝帛上传播。印刷术的发明导致了通俗文艺的产生,产生了机械复制品。今天又有了电子传播媒介,它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工业意义上的文艺产品。不管什么时代,文学艺术的传播都和传播媒介密切相关,并不是今天才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因此我们今天在谈论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老话题。 任何一次传播媒介的变革,都会导致文艺话语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个“仓颉造字”的故事。据说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夜鬼哭”,文字这种新媒介的诞生成了一件惊天动地、鬼神不安的事情。意思是,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会在人们心中导致恐慌,像我们今天的机械和电子媒介出现,导致很多人恐慌一样。我们今天集在一起讨论这样一个主题:传媒与文艺,包括昨天上午的诸多专家发言,我们都可以听出来他们内心是恐慌的、焦虑不安的。因为新的媒介是无法把握的,它具有两重性,第一,具有民主性,他能够及时地传达原有的老媒介无法传达的时代的风尚,把我们这个时代的习俗,把我们这个时代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了。也就是说,它为一种全新的、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话语方式提供了载体。第二,它也有专权性,它导致了一种巨大的新的压抑方式,把传统文艺之中我们认为有意义的那部分同样也压抑下去了,所以它带有专制和民主的双重性,是一把双韧剑,和市场双韧剑是一样的。我们今天恐慌的根源也在于今天泛滥的大众媒介,它在提供新的话语方式和新的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把传统文艺里边有意义的那部分东西压抑下去了,这是我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术文艺和传媒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新媒介的兴起和文化状况
    1、电子媒介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媒介的兴起不仅仅是导致了文艺发生了变化,甚至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这种新型媒介中,首先就是电子媒介的兴起,包括以网络、E-MAIL、flash、E-book、QQ聊天、博客、手机短信等等。新兴电子媒介兴起,首先是导致了话语的多样或者表达的自由。每一个人都可以绕开传统平面媒体的稿件审查制度,文艺作品的发布,无需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的三级审稿制。原来你要发表一篇文章,是要通过三级审查制的,在今天网络论坛里面,在今天这种短信群发之中是没有审查制度。因此它导致了话语的多样性,就是说它也给许多在原来不能掌握话语权的人,提供了发言的机会。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有人说这是价值的多元性,是不是价值多元?我觉得需要讨论。因为我们似乎看到了另一种“一元性”,语言狂欢和众声喧哗的背后,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
    2、传统平面媒介的变化。今天的平面媒体和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传统媒体相比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传统媒体是提供意义的,这个意义可能是官方的意义,也可能是知识分子的意义,也可能是普通老百姓的意义,总之它是提供意义的,以意义为核心而展开生产过程的。相反,今天的平面媒体开始向以利润为核心的生产模式转型。90年代中期以来,所有的传统平面媒体,首先是从国营报业集团开始改制,改成企业,原来是国家干部,现在是企业的员工。国营出版社的改制从2004年左右也基本完成,国营出版社统统改制为出版集团。这种改制意味着其生产的核心部分发生了变化,原来生产的核心部分是指向某种意义的,在今天他是指向利润的,要盈利。从生产方式内部看,传统平面媒体的意义生产中,语言是意义传递的工具。而在以利润为目的的媒体生产中,它生产的不是意义,而是语言符号自身,通过语言符号的可消费性而实现利润目标。也就是说,语言符号自身成为商品了。
    文艺生产领域也是如此。传统文学艺术这样一个符号体系,在以往是用审美标准来衡量它:语言是否具有审美价值、作品提供了什么意义、主题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提升意义,这些都是构成“意义体系”的审美要素。而今天,文艺生产的“意义体系”遇到了困难,它构成的是一个“符号体系”。所谓“符号体系”就是从传统的“意义体系”向后退却,退到一个意义暧昧不明的状态,它既可以包含传统的“意义体系”,也包含了这一体系之外的消费体系、欲望体系。因此,它需要我们重新阐释它,重新说它哪些是意义,哪些不是意义,哪些是指向了美学价值,那些指向了商品价值。因此,当代批评从传统审美批评转向文化批评,具有它的必然性。它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个意义暧昧不明的状态。所以我觉得当代媒体是面对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状况。 3、文艺边缘化了吗?有人认为电子新媒体和消费文化的兴起导致了文学艺术的边缘化。我觉得“边缘化”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心理感受,而不是一个现状。让我们先来看三个数据。第一个数据,《财经时报》提供的一个中国作家富豪榜前25名,第一名是余秋雨,版税是1400万,第二名是二月河,版税是1200万,第三名是韩寒,版税是950万,第四名是苏童,版税是900万,第五名是郭敬明,版税是850万,这前五名里面有两个“80后”的。“70后”的几乎没有,只有一个网络作家叫安妮宝贝,她的版税是700万。排行榜的前25名里面,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比较多,大部分的都是老一代的作家。这是一个数据,就是富豪排行榜,这是说他的版税,而不是说他的个人收入。我觉得这个状况跟中国当代的居民和农民的收入相比,他们已经可以称为是富豪了。可见,即使不用文学艺术的标准,而是用市场经济的标准,作家也说不上边缘化。只是他们再也无法呼风唤雨,只能跟小老板一样偷偷数钱了。第二个数据,网络阅读排行榜,是一个专门经营网络杂志的网站提供的。这家网站收录了1600多平面媒体杂志的电子版为网民提供阅读。在国内读者排行榜上,《当代》、《收获》、《北京文学》、《十月》进入前十名;在国外读者排行榜上《北京文学》、《当代》、《长江文艺》、《十月》、《收获》、《人民文学》包揽了一至六名,在中国国内外的综合排行榜上《北京文学》、《长江文艺》和《当代》也进入了前十名。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1600多种期刊的时候,文学期刊的点击率依然名列前茅。第三个数据,就是精英教育里面的文艺教育,在任何一所综合性大学里面,文学系,文学艺术系都是最大的一个系。文学的学士、硕士、博士,跟其他学科相比都是最大的一个数据。作家的数量也是惊人的,中央到地方各级作家协会的会员数越来越多,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业余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各级官办文学期刊之外还有许多民间文学杂志,文学网站更是多如牛毛。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发现文学似乎并没有边缘化。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为文艺的边缘化焦虑呢?当代新媒介中生产的基本问题,也就是说在专业读者的眼光里边,在研究者的眼光里边,这样一种数据提供给我们的还不能说明真正的文艺状况。那么真正的文艺状况是什么呢?
    第三个问题,新媒介中文艺生产的逻辑
    1、叙事断裂:文学形式的图像化
    电视剧等影像产品对文学的影响和冲击,是文学焦虑的重要根源之一。文学叙事手法与影像的“蒙太奇”手法,除了在“结构意义”这一点上还有相似之处外,在叙事逻辑上他们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文学叙事追求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连续性逻辑,而影像作品则是跳跃性的“蒙太奇”逻辑,是一种叙事的断裂。影像作品似乎试图用“结构”来传达意义,但对普通接受者来说,这一动机常常是大打折扣的。因为图像的本质就带有“欲望化”的色彩,观看本身也常常带有欲望满足的动机。这就是影像作品在市场上比文字作品具有优越感的原因。毫无疑问,当代青年对文学经典的了解,很大一部分就是借助于影像化的重新“叙事”来实现的。他们不看文学经典的原著,而是看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为了迁就这一代人的阅读趣味,大量的文学经典被改变成电视连续剧,将文学叙事形式变成一张张拼贴的图画。与此同时,出现了所谓“影视与文学的互动”,实际上常常是先写出电视剧或者电影剧本,当引起了轰动效应之后,再将它改写成小说。在这个过程之中,文学叙事承载的意义复杂性消失了,图像呈现出来的欲望化形式得到了强调。这种总体上的“叙事断裂”,对文学叙事的影响巨大。
    2、符号膨胀:文学语言的垃圾化
    现在我们又面临另一个新媒介的骚扰:“博客文学”的兴起是否会取代传统文学?我们还是用前面的答案回敬提问者,结果同样是:作为媒介的“博客”还在,但与“文学”无关。2005年以来,“作家博客”成了热门话题,但是,作家的“开博客”和“关博客”几乎同步,即使那些没有关闭的作家博客,似乎也很少更新。当然,博客和短信这两种媒介形式并不等同。短信交流基本上是一对一,而博客交流是一对多,因此具有更多的公共意义(这一点后面还会讨论)。我们面对的不过是一种文学媒介(传播文学的载体)的变化,由印刷媒介变成了电子媒介,就像原来的口头文学被印刷文学所取代一样。传播媒介形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文学表达形式(语言风格、词语搭配方式和节奏等)的变化,但“文学性”的最基本内核不会因此而变化。
    3、脑的缺席:文学工业电子化
    不久前,我们被所谓的“短信文学”骚扰了好一阵。媒体不停地问:“短信文学”的兴起是否会取代传统文学?这是一个信息生产商感兴趣的话题,跟“文学”没有关系。之所以有人提出这样的话题,是因为手机用户人数众多。这个隐含着巨大潜在利润的数据,支配了“短信文学”鼓吹者的判断力。
    为了论证这一荒谬判断的正确性,甚至有人将远古汉语的简洁与手机短信的简洁相提并论,认为手机短信文学能够产生甲骨刻字的效果,意思是说,篇幅短照样能够产生伟大的手机短信文学。表面上看,这两种形式的共同之处是都受制于书写技术,但背后的精神指向却南辕北辙。甲骨刻字,犹如一位内心世界丰富的结巴,苦于书写技术的限制,难以用文字符号流畅地表达神秘的精神世界。我们或许只能通过甲骨上刻槽的深浅,去感知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信息。要知道,一旦书写技术的限制被解除,比如软笔等书写材料的发明,那些长久阻塞在心灵中的精神内容,就像墨水一样流淌出来,后来数千年的汉语文学就是例证。相反,短信书写就像一位心灵苍白的聋子,无法倾听更高远的信息,听到的只是信息生产商的鼓噪、广告的吆喝、利益的诱惑。在电子书写技术的限制下,手机早已将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压缩成一系列便于传播、进而能够产生利润的短句,一系列在精神内容和文学形式上双重平庸的电子话语。事实证明不到两年,由信息生产商和文学界好事者共同策划的所谓“短信文学”已经偃旗息鼓;作为媒介的短信还在,但与“文学”无关。
    就是这三种基本逻辑在支配着当代话语生产,当代背后还有很多资本运作的问题,我们无法展开谈。经济学恰恰是利用了这个叙事断裂,因为图像是一种观看的欲望,它是满足你观看的欲望,第二就是符号的膨胀,第三就是脑的缺失,简单化。这三个基本逻辑是商品、资本、市场经济正好可以利用的,因此,当代的文艺生产尽管呈现出了我们刚才举的例子里面,令人感到似乎欣喜的现象,实际上它背后的逻辑,就是商业逻辑。
    最后,我还想提到最近《南方周末》上的一篇文章,《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我认为这一提法很有意义。正因为我们的文艺现状、特别是人的现状是不令人满意的,因此发出“文艺复兴”的呼吁。这篇文章里面有两个观点要引起注意:第一,文艺复兴不是复兴文艺,而是培养个体的独立性,培养他独特的说话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二,文艺复兴不是为集体话语张目,恰恰是为个人话语张目,只有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的文艺复兴,才能成为一个民族振兴的标志。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观点非常好。但是,到了网络上就变味儿了。网络把这个话题作为一个重点核心讨论话题的时候,把它跟“大国崛起”这种民族主义话语方式结合在一起了。说“大国崛起”不仅仅需要经济,也需要文艺复兴。它把文艺复兴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培养个人的独立性,培养个人说话独创性的能力,培养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这样的潜台词置换成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话语权。这样的话,它既在官方话语的合法性里面得到认可,另一方面它又为网络民族主义的话语合法性提供了说辞。我觉得文艺复兴这个提法有它的合理成分,但是必须它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说,培养真正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培养真正具有自己说自己话的能力的人,不要张嘴说话就是人云亦云,不约而同地说一种大家都在说的话,好像为了某一个宏大的价值。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如果说文艺复兴是可能的话,它也必须借助于今天的新兴媒体,新兴媒体在新的价值观念传播过程之中,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深层的逻辑,它的商业逻辑,利润逻辑等等,这些是我们需要警惕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讨论这个传媒与文艺里边的一个新的问题。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作者根据会议录音文本整理加工而成】
    作者简介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文学研究室客座研究员。著有《叙事的智慧》、《诗比历史更永久》、《飞翔的蝙蝠》、《时尚鬣犬——文化批评集》、《文化的病症》、《土地的黄昏》。主编《媒介批评》、《文化中国》。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9届优秀成果奖”、“第六届广东文学奖”、“《作家》杂志1998——1999年度批评奖”、“《南方文坛》2003年度优秀论文奖”等。
    原载:中国作家网
    
    原载:中国作家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