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文本研究的重要性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长中 参加讨论
与20世纪西方批评理论的“批评理论化”情形相反,由于我们没有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意识,在批评实践中无法建构起自身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不得不走上一条“理论批评化”之路。无论什么理论一旦被我们选中,就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径直从文本中搜寻理论所要求的答案,理论不是服务于文本,而是使文本依附于理论。正如弗莱所说:在诗的方面存在着完全可以理解的知识和结构,这种诗不是诗本身,也不是诗的经验,而是诗学,以达到对“文本的认知结构”而非“文本”的理解。结果造成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创作实践的多维断裂。
    针对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困境,强化文本研究重新成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国内一些知名刊物近来也不时刊发一些文本细读的文章,倡导文本研究、强调应该把文本作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一切研究活动都要回到具体的文学现象,回到文本本身,是推进文艺学建构的基本学术选择。
    从性质上说,文本研究不是“唯文本中心主义”,而是强化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平等对话,打破本质主义理论对文本复杂内涵的遮蔽,最终实现文学整体性价值阐释。“作品”以及周遭的整个世界都不是一堆资料,不是一个静态的现成的容器,而是一种紧张的“发生”,研究者面对作品时需要“站在在场状态的关涉中,这种站法是这样的,即由于他能获知那在让在场中显现的东西,所以他把在场、有接受为赠礼,假如人不是从‘有在场状态’而来的赠礼的永恒的接受者,在赠礼中获得的对象达不到人,那么在这种赠礼缺失时,存在就不仅是依然遮蔽着,也不仅是依然锁闭着,而是人被排斥在‘有存在’的范围之外了。”(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面向思的事情》)研究者应该以“同情的理解”之心去亲近文本,不断“打开”文学实践中无限丰富的现象、梳理文本的艺术机理和审美机制,在研究者与文本的双向互动中进入“交往对话的时代”。所以,文本研究能够从认识论角度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切入,使不同理论介入文本形成批评间性,实现多元理论对话与参与格局,敞亮曾被遮蔽的领域。
    文本研究性质的对话性决定了文本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无法维持自身的自足性,对文本的阐述则是一种意义的自我置入和把握,不同研究者在介入文本过程中往往与自身的身份意识密切关联,不仅生产出无数的文本阐释,而且生产出新的意义网络。萨义德曾说:“没有人曾经设计出什么方法可以把学者与其生活的环境分开,把他与他(有意或无意地)卷入的阶级、信仰体系和社会地位分开,以为他生来注定要成为社会的一员。这一切会理所当然地继续对他所从事的学术研究产生影响,尽管他的眼睛及其成果确实想摆脱粗鄙的日常现实的束缚和限制。”(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特别是受众多“后”学思潮影响,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读者开始试图通过文本阐释,通过叙事建构自我。文本阅读逐渐与种族、性别、阶级、权力、民族等政治话语相关,通过具体文本研究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生态女权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等,都是通过这一方式建构而成的。具体到我们自身来说,由于民族文本的特质往往被主流话语遮蔽、忽视和掩盖,而不能完全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在强化文本研究基础上,以平等、对话、协商的身份意识置入批评,不但可以敞亮民族文学文本的独特品质,而且可以在充满差异性、多样性、地方性语境下,激活整个理论知识生产。
    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内在机制来看,文本研究不是单纯的文学文本评论,而是一种理论知识创新的必要方式。20世纪以来,几乎每一次真正的批评理论创新都与文本密切相关。新叙事话语研究者在具体文本分析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和审美体验与文本展开对话,不但在历时性“体验”中体味到文本所蕴含的价值、道德和真理性因素,而且在共时性“体验”中发现新的理论萌芽,“完全陶醉在一部诗作的印象之中是好的而且是必要的……也许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通过内省证实一个人的感觉,把感觉提高到思想的水平……并完成它。但是,从所有那些特殊的东西中抽象出来,以至于——在徘徊中——掌握普遍的东西,也同样是必要的。”(《本雅明文选》)通过文本研究而创新的理论知识,不再是普适性的概念化知识,而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因为概念化知识关注的是固定不变的“存在”、“本质”,却没有注意到知识和理论总是处于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同时,概念化知识只关注现象背后的“同一性”,而真正的知识和理论关注的焦点则是“生成”和“差异”,它们追问各种事件、现象背后的根源。在具体文本研究基础上生成的理论知识,由于是从具体现象出发,才能维持知识的不断“生长性”。因为任何理论在无限丰富的文本面前,最终都是无效的。当面对丰富复杂的文本现象,已有理论无法进行恰当言说时,新的理论萌芽就产生了。这样的理论不但是局部性的、还是反思性和批判性的。
    原载:《文艺报》2010年3月8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3月8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