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杯具”,不能承受生命之重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文革 参加讨论

    “杯具”的由来。“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和餐具。”
    这句话是2009年的流行语。据说其“始作俑者”是易中天。他在一期《百家讲坛》中讲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时候,突然瞪起双眼,大叹道:“悲剧啊!”这张截图在各大论坛中流传,颇有喜剧色彩。有人考证出这句话的句式来自张爱玲的名言:“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这种高深的语句极易被模仿,极易被引申,如下面这一段被称作终极版的仿造:
    “人生是一只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而本身就是杯具的我们还非加上茶叶自以为与别人没有茶具(差距),结果人人都说咱现在要用就用餐具(惨剧)。我们在沉默中灭亡,成了文具;在沉默中爆发,成了火炬。我们想明哲保身,都成了面具。我们想一鸣惊人,都成了京剧。不能再次相聚,执手相看泪眼,成了默剧。生活是自己的杯具,别人眼里的洗具(喜剧)。”
    有了“杯具”一词,于是生活中大凡不顺心、不如意之事,皆可“杯具”之。失恋了,挂科了,跌跤了,丢东西了……都是“杯具”。如果这里的“杯具”就是“悲剧”,无疑具有夸张之意。人们用起“杯具”来,实在顺手、新潮、过瘾。
    “杯具”的感性特征。将“悲剧”说成“杯具”,手法是借代+隐喻,无非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但在当下,这种形象化表达却有其深刻的原因,这就是和语言的感性化有关的问题。现在语言越来越远离其本义的感性所指,越来越符号化、能指化,其结果是变得空洞、浅表、漂浮起来。语言本是扎根感性的,现在失去了感性的基础,忽然空洞起来,也就失去了那种震撼人心的生命力。现在语言中的许多词语,其所指的对象我们甚至没见过、见不到了;别说耳闻目睹了,就是它的实际意思我们也不会去作太多的探究,只管人云亦云了。对成语恐怕多半如此。像“昨日黄花”对“明日黄花”的胜利,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感性的要求是不可忽视的、也是不可去除的。这“杯具”的流行,可以视作感性在词语方面对于去感性化的一时胜利。还有像“囧”的流行也可作如是观。
    “杯具”的隐喻意义。与这种感性化要求相一致的是由“杯具”所引发的隐喻。杯具,在这里具有两种由联想所产生的隐喻义,一是作为容器而对各种东西——遭遇的容受,二是其材质的易碎。作为容器,它得容受任何东西,它是被动的,没有选择的。这种被动性正是人生的特点。其易碎性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也如同人生——生命的脆弱一样。易碎的东西我们会小心伺候,但仍不免弄破;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越是担心越是出鬼。所谓祸福相依、乐极生悲,在快乐的时候还得小心那个不知藏在何处的灾祸,生怕我的一时疏忽把它招惹来了,撞碎了我的美梦。
    “杯具”的反讽作用。当“杯具”声一片的时候,恰恰是“杯具”对“悲剧”进行了反讽式消解。这反讽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杯具”的色彩。“悲剧”的色彩是严肃、凝重的,而“杯具”的色彩是低俗、轻松的。用一低俗、轻松的器物代替严肃、凝重的事件,是不相称的、不协调的。蚂蚁之死能与大象之死相称吗?齐宣王不忍见一头牛被杀祭钟,于是便用一头羊来代替,好像羊的被杀不如牛那么令人怜悯似的。(《孟子·梁惠王上》)这就是大小有别。何况人与物有天壤之别。不协、不谐,就会产生滑稽、可笑的效果。二是技巧的显明。技巧与情感的表达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一方面情感的表达要借助技巧,一方面这种技巧又要显得不着痕迹。如果形式、技巧的痕迹过重,人们关注的就不是情感而是形式、技巧,这时人们就会意识到作者、表达者在花心思、下功夫创造形式、使用技巧——他的情感表达就要打折扣了。情感的表达应当是不择地而出、自然流淌的,否则就不是真情实感了。这“杯具”之于“悲剧”,其技巧显而易见,因而不是一个很好的借代+隐喻。三是“杯具”虽有如上所述的隐喻义,但它与悲剧的抽象义相隔甚远,导致二者的难以结合统一。
    “杯具”的娱乐精神。网民十分智慧,常常创造出流行一时的妙语,像“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传说”之类,让大家好不高兴,纷纷模仿。这种创造、模仿能表达人们某种共同的感受,但其新奇也在人们的各种模仿中变成了滑稽、搞笑,没有了一丝正经。网上的流行语通过流行将娱乐极尽所能地进行到底。各种“杯具”的流行,不是生活中“悲剧”大增了,而是反讽调侃大增了。正是这种反讽,彻底地消解了人们的悲剧意识,因为这时悲剧也成了娱乐的对象和题材了。人通过娱乐来淡忘、来遮蔽、来漠视、来消解生活的严肃性和生命的悲剧性,于是严肃不再,悲剧无存。
    但无边的娱乐精神能克服生活的真严肃、抵挡生命的真悲剧吗?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10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2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