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看《三国》 ,少不看《 红楼》 。” 在北方民间流传这么两句话,理由是“人老奸,马老猾”, 《三国演义》 写许多奸狡的家伙,看了那些岂非火上加抽。至于《红楼梦》 ,则有人代以《西厢》 .理由是一致的,认为这些写儿女之情的杂书,少年看了怕有英雄气短的前途。 中国是老人的世界,又系传统的人治,所以《三国》 实在未受灾难,而《红楼》则只能向中老年人枕旁去寻。就是演成戏文的,也只有梅博士的《黛玉葬花》, 《宝蟾送酒》,《俊袭人》 ,民间的社戏里看不到《红楼梦》中人。至于弹词.鼓书,间或有几段,不过是《黛玉悲秋》 ,《 宝玉探病》 ,《 露泪缘》,有时在大家堂会中,换堂客们的微叹,以至泪水而已。 学士大夫,相信了“故将真事隐去”“曰‘甄士隐’云云”那些话,向空空茫茫之中找出书中人物的真名实姓.这就是红学的索隐振。这些人只知代圣人立言,言中有物.又从来未.见过既非依靠历史的演义,而且无论在质在量,又冲破了“佳人才子”警戒线。这些索隐者流,在胡适看来已是“笨伯”了。 胡适的《考证》 ,还给《 红楼梦》 以文学作品的真面目,又列为青年必读书之一,汪原放标点本一出,风行一时,特别的评价了描写的技巧,三百多人物的个性的表现的明确。并且考证了我们所看引的百二十回本,不是出于一个作者之手,主要的两人.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作,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假如曹氏自己续作是否如此结局.这是属于考证的事情,我不讨论。我在此则只写点自己的不成熟的浅见的批评,这批评的对象,就是我们所见的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 。 《红楼梦》是一部写实的作品。正如“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日‘甄士隐’云云。”至于“贾雨村言”,诚然用的是“村言”,但实非“假语”。不信作者自己接下去又说: 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 这就是写实的态度,写的是贵族之家的“兴衰际遇”,写的是封建贵族的崩溃的过程,这过程的描写是按迹循踪的,因之作者以艺术家的特见,发见了封建贵族崩溃的必然性。正因为是“无朝代年纪可考”的传奇.她才可以代表一般贵族之家.封建的制度。第一,贵族之家的崩溃过程,被世人笑为只有门前石狮子是干净的宁国府,这确是公侯之家。以贾珍之才袭位为重臣,虽然是一个闲曹,然而他就倚势聚赌,重利盘剥。为丫头所不齿的贾赦,他是袭职的人,他就交通外官倚势凌人。而凤姐亦可放高利贷,包揽诉讼。当时的民众对这贵族之家是怎样说的,有一首很妙的歌:“荣国府宁国府,金银财宝如粪土;吃不穷穿不穷,算来总是一场空。”到后来一旦崩溃不可收拾。 “你们别忙,自然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是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作者看到了贵族的必然段落,而这没落的因素是内在的。 第二,我们看书中的主人公.这贵族之家的灵魂,宝玉。他是如何在发展着。豪华公子,衔玉而生,不知人问有悲苦事,终日生活在金钗粉黛之中,他以为天下的女人都是为他而生,他要死在女人的眼泪中。然而他不久就发见了画蔷的少女,他的幻想破灭了。他更看到迎春被人毫无怜借的死去,晴雯在重病之中被无情的逐出,死在破屋之中无踪无影的焚化了。他看到尤二姐竟被凤姐活活的弄死,他的心沉重了。他知道他的生活.他的环境,并不是天仙福地。就是他自己的意志也无半点自由,只能呆立在荒凉的大观园内,遥望着潇湘馆哀啼。有时愁闷到向着袭人说:“教你们这些人把我弄成负心的人了。”一直到使他不能再生活下去,他就悄悄的走失了。从贵族社会中消灭了。 第三,我们看这贵族之家的钩心斗角的倾轧,贾母都叹息着,“大家子反而不如小人家娘儿们常亲亲热热的”。这正是“大家子”的特点,人们都失去了人性。如宝玉婚姻的斗争,这是不用细说的,任何小事,一家中的壁垒崭然随处可见。贾母最爱孝敬.贾母自己也就说明了这原因:“你们都是骗我的,有好东西你们来要。”正是因为她的楼上可以偷出一箱银器,柜内可以拿出左一件右一件的大磐,银子是谁也不知藏了多少,然而她不拿出来,她自己说准备死时再拿出来,为什么?为的去换取孩辈的孝敬。为人共赞为贾府的聪明人的探春,她就说出了贵族之家的特性: “咱们到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鸟眼鸡是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七十四回) 看取了以上三个恃点,这部《红楼梦》描述的过程,中心的脉络,这不是一幅封建贵族崩溃过程图吗?表现了内在的原因。《红楼梦》遭过厄运,清朝的满洲贵族大加反对,他们认为书中描写的贵族生活是污蔑了他们。据说《儿女英雄传》 之作,正为的代满洲人反《 红楼梦》 。然而这一部“无朝代年纪可考”的传奇为什么引起满洲贵族的反对呢?这是因为满洲贵族是当时统治的贵族,同时满洲贵族自己也心虚,因为作者确是写实的表现了一般的贵族。贵族的致命的弱点,贵族的罪恶被明白宣布了!然而作者是有意识的如此写作吗?不是的。我们看作者自己说明的写作的态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对于这个贵族之家的崩溃,捏了一把辛酸泪的。这是因为作者是他所处的社会中人,他所有的是那个社会中的生活,习惯,观念,感情。所以那些富丽堂皇的描写,细腻而动人。贾府虽抄了家,还留了一份,而昆还要“沐天恩政老袭职”。而他们的后世还预告了“兰桂齐芳”.就是宝玉黛玉的悲剧,也早有了解释,是绛珠仙草来报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宝玉已经感到没落的悲哀,然而还留下一个“一举成名”的尾巴.就是做了和尚还穿着大红袍。然而这是主观的意识,他们掩不下作者的艺术家的敏感,这部写实之作,是一份可贵的文学遗产,这也是封建社会发展到末叶的必然要有的产物。 原载:《小文章》第一期,1935 年4 月版 原载:《小文章》第一期,1935年4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