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审美鉴赏与科技知识--从《红楼梦》一幅楹联说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彭昆仑 参加讨论

    一、研讨价值
    在审美鉴赏中不能忽视科技知识的作用,因它对确定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作家的创作立意、扩大审美力和解决某些疑难问题诸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今以《红楼梦》大观园藕香榭一副楹联为例,稍加刳剖。
    第三十八回贾母命湘云念柱上挂的黑漆嵌蚌的对子。湘云念道:"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引庚辰本,程乙本"写"作"泻")。许多学问家每读到这副对联时,总有不少赞叹。乾隆年间脂砚斋有评:"妙极,此处又补出一处,不入贾政试才一回,皆错综其势,不作一直笔也。"二、三十年代南京王伯沆教授评说:"既补前文题联之缺,又与时令恰合,文心细极"。所论极是,然从文学、美学角度而言,它究竟妙在何处,似未作认真回答。七、八十年代杭州一位红学家在他的名作《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中"注释"说:"芙蓉,指水芙蓉,即荷花。兰桨,木兰制的桨,取芳香义作为修饰,出《楚辞》。其实只是说小舟。上句是见水动影波方知船来的意思;下句说,竹桥架于菱藕水面,恰如画出"。他还"评"说:"菱藕常人多不立香,现偏偏用它,又加以'深'字,以写景物幽独,表现意趣;用一个'写'字,说此处架一竹桥,富有诗情画意"。应当说他的评说比前人更具体、更有美学韵味了。他的解释,自有他的一番道理。但问题来了,第一,这芙蓉,是指木芙蓉,还是指水芙蓉呢?第二,在这对子中,若前面提到荷花(水芙蓉),后面又提到荷花(藕),岂不犯重?第三,若水面上布满荷叶、菱叶或荇草,能产生倒影吗?第四,花之影是视觉,而菱藕之香是嗅觉,不知香味与"画"又何干系?又与"桥"有甚攀扯?显见,如果时令确指秋天,而且早期稿本上确是指岸边陆上的芙蓉花,那末,上述的看法就要重新解释。现在,让我们从这副楹联出现的时空背景、生物学特征、光学原理及曹雪芹的思维习惯等诸方面作一个剖析。
    二、时空背景
    这一年是元春省亲之年,即故事记叙的第十六年(宝玉16岁,黛玉、湘云15岁)。时令是秋季。史湘云"念对联"的日子可以精确到八月二十三日。因为书上交代贾政外任是八月二十日,探春倡议成立"海棠社"是八月二十二日,湘云邀请贾母"赏桂花"、林黛五菊花诗"夺魁"、"螃蟹咏"是在二十三日,到"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在二十四日这一天。接着八月二十五日是"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刘姥姥回家是八月二十六日。再从物候学判断,把它定位中秋节后至重阳节前,这是没有问题的。书上多处提到:桂花、菊花、红蓼、苇白、枣、倭瓜、破荷叶、衰草、残菱、螃蟹、归雁。涛中还写到"吟秋色""慰重阳""霜清""圃冷"及"翠离坡"等。有人批评曹雪芹提到茉莉花,认为这是时令错误。实际上是他本人错了。因茉莉花的花期是4-10月(农历三一九月)。说秋季无茉莉花是无根据的。此联所描绘的地点是指大观园西北隅以藕香榭为中心的一带水域。"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从上述的时空特征可知,作者题联的命意是想写大观园秋天池上是如何幽美,如何风流繁华,如何天人合一的。不错,木芙蓉与水芙蓉有时容易混淆,因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花大色艳,且具有洁净清雅的特点。古人诗词中的"芙蓉",两种情况都有。如苏东坡:"岸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当指木芙蓉。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当指荷花。因此,要求人们必须细心考察并善于区分。实际上,它们的区别是很大的:木芙蓉(又名拒霜花、山芙蓉、芙蓉花)为锦葵科,莲属。前者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本;后者为宿根水生花卉。(藕,是荷花生于淤泥中肥大的地下茎;果实称"莲子")。前者花期为10月-11月(农历:八月、九月);后者6月-9月(农历:五月-七月)。前者,生长在陆地上路边、河边、池塘边;后者生长在池塘中。前者品种有红芙蓉、白芙蓉、黄芙蓉、鸳鸯芙蓉、七星芙蓉、醉芙蓉等;后者有中国莲、美国莲等等,其小品种极多,有200多种以上。木芙蓉多分布在我国西南、长江中下游及两广地区;水芙蓉从黑龙江到海南岛、台湾岛均有分布。以上可知:若《红楼梦》作者实指秋天,那么,肯定是指木芙蓉了。从严格的分类学命名上:专家们把水芙蓉称作"荷花";而把木芙蓉称作"芙蓉"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值得耐人寻味的是曹氏的见解,居然与植物学家完全一致。
    再则,书上四十回有一段描写,更令人置信不疑:当众人游园至荷叶渚--花淑一带水面时,宝玉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不叫人来拔去",林黛玉抢白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它说明此时荷花已凋谢了。
    更令人兴奋的是:列藏本第六十七回上有一段其它版本缺少的异文:"这石榴花也开败了,荷叶也将残上来了,倒是芙蓉近着河边都发了红铺铺的咕嘟子衬着碧绿的叶儿倒令人可爱。"岂不是另一幅"怡红快绿图"吗!虽然这一年是次年初秋时令,但它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信息:它是木芙蓉。这一发现,对于解决《红楼梦》中的"芙蓉案"争沦,是弥足珍贵的。此外,从光学原理上讲,水面产生倒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河流、池塘中的水,必须是碧清的;第二,水面上不应有遮盖物。否则,是无法产生"镜面效应"的。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这两点作者曹雪芹都有交代。试问在菱叶、荷叶、荇草几乎封闭的情况下,能产生花影吗?这是不可能的。那末,产生倒影的地方只能在近岸边的水面较清的那方水域。所以,那种认为"长满荷花的池塘中能产生倒影"的见解,多数是一种理论推测而已,恐缺实际生活的体验。笔者认为:曹氏写的这副楹联实际上反映的是两幅景观。即"上联"是指水域的东部(书称"前面")一带;"下联"是指西部(书称"后面")一带,十分清楚明白。若混为一淡,不仅错会了作者的用意,而且会产生许多矛盾。曹雪芹是审美大师,他自然懂得何谓"对称美",何谓"不对称美"。东部水深、水清,可以航行较大的船(画舫可载10一20人);西部水浅、多长菱、藕等水生植物,不可行大船,通常只能行"浅划子"小船(1-2人)。这也是《红楼梦》作者称大观园中的水体,一忽儿叫"河"(或者"清流"、"清溪");另一忽儿又叫"池"(即池塘,"人工湖泊")的原因。所以,脂砚斋评说:"《石头记》无闲文虚词","细如牛毛",一点不错。
    三、科技知识
    古代一些文人,曾对水中倒影这一物理现象不可思议。如陆游说:"予在福州见万寿塔。成都见正法塔,蜀州见天目塔皆有影,亦皆倒也。"这个秘密,实早已被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揭开了。他认为光线是直线运动的,物体与镜面间存在焦点。故他能解释凹镜、反射镜成像的道理,曲面反镜可以使物像放大或缩小,并且能够向太阳取火。
    光线通过小孔成像是倒的,凹面镜(较远的位置)成像,是倒的;平面镜或水体上成像其像是对称的虚像,大小相同。此外,海市蜃楼也是倒的,其理是一样的。主要是光线被反射的原因。
    如果水面上被荷叶、菱叶、荇草覆盖,因缺乏反射条件,故不能生成倒影;可见花影与花的高度、位置、季节、太阳高度、水的清浊度、波浪度和水面覆盖物等情况皆有关。
    光学知识告诉我们:如果游览者身在移动的舟上看倒影,这是较为理想的。因他不仅可以从较远的视点中看到"物"与"影"的全貌,而且可以看到由静影嬗变为动影的全过程。
    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环境科学和"场论"也能证明:芳香分子的传递总是由密度较高的中心地带向四周渐渐扩散的(相当于"稀释"过程)。若"观光客"站到桥中间(相当于地塘中间)去闻香也是最佳位置。那隐藏在深处的菱角香、藕香味,总是由河床底部徐徐地上升,并发出"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来(借用第8回药香味)。你若站在桥上就可以闻到那股特有的清香味。难怪香菱说:"若静日静夜或清晨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诚然,曹氏当时不会掌握像今天如此深刻的科学知识,但谁又能否定他深入生活,观察十分细腻呢?再说,大量的资料可证明:他一贯崇尚自然、空灵超俗、尊重事实、尊重科学。至少不至于会犯"同一季节,既出现荷花,又出现菱、藕的物候学上错误"和明显的"硬伤"。
    笔者认为:二百多年来,《红楼梦》之所以脍炙人口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曹氏"实话实说"和"实话巧说"。他同时挥舞"科学"与"艺术"两根魔杖。这便是我三十多年来探索《红楼梦》的"其中味"。曹雪芹向大自然学习,向一切有学问的人学习,向古人学习,使他站在历史的至高点上。是刻苦造就了这位伟大的天才。如果读者想进一步揭开"舟中观景"和"桥上闻香"的科技奥妙,不妨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
    上述论述是否"牵强附会"呢?一点不是。事实上,达·芬奇对光学知识,徐悲鸿对马的解剖学知识,朱自清对荷花的生长规律知识都有深刻的了解。
    再看曹氏的思维习惯。查全书,凡"芙蓉"皆指木芙蓉;凡荷花,必带"荷"字。仿佛他怕别人混淆,界定是十分清楚的。如冷香丸"海上方"所叙:春天的白牡丹,夏天的白荷花,秋天的白芙蓉,冬天的白梅花。第六十三回把黛玉比喻"芙蓉花",以及第七十八回把晴雯也喻作"芙蓉花",皆指木芙蓉也。所谓"寒露清愁",即深秋之花;所谓"蓉桂竞芳之月",即农历八月。应当说季节、时令均清楚不惑。书中还有一段描写:宝玉读晴雯"诔文"时,林黛玉从芙蓉花丛中走出。故一些风趣的红学家说,若是从荷花丛中走出,岂不要求林妹妹具有"水上飞"的特异功能吗?供读者一笑。
    四、审美观照
    现在,让我们再来品尝这副楹联的美学韵味。
    此楹联除了对仗十分工整、押韵严格、内容含蓄和紧扣主题以外,最主要特色是美学视野非常广阔。
    从岸上到水中,从花卉到果实,从倒影到香味,从小船到竹桥。
    画面是双幅的:岸边的芙蓉花与水中的"芙蓉"上下相对,相映成趣。因连成一片,犹如花的海洋。它妙在不只是一味的花卉、水体的描写,而是既有静态的景观又有动态的景观。可谓静中有动,犹如画中游。
    红菱的香,迭加白藕的香,残叶的香,加之鸡头、苇叶、芦根的香,岂不"香深"满园吗?(清参见第80回香菱与金桂的一段精彩的对白。)它妙在不只是只注意植物的色彩,而且注意到植物的幽香。真可谓清秋宜人,景色可餐。上联用一"归"字,是归属和归航之意。池塘中掀起小波浪,皆因轻轻移动的棠木舫所致;下联用一"泻"字,是弥漫和散开之意,阵阵的幽香飘至更远的地方。难怪暖香坞有"穿云"、"度月"两处题匾了。
    此外,妙在楹联中不仅反映自然的美,而且反映了人工的美,不仅点到了浅层的美,而且挖掘了深层的美。曹氏在联中虽然没有直接点到人。但可以想见:除船上掌船的驾娘以外,还有许多穿红着绿的天真活泼的女孩子们,他们边游,边笑。是何等的快乐,何等的舒心,何等的惬意。当然,这是盛世的描写,不过是为后半贾府败落作铺垫的。如此理解不知方家以为然否?
    五、简要结语
    综上所述:这副楹联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舒心明快的,多视角的。无一字不与"水"有关。曹雪芹是撰写楹联的能手,据笔者统计:《红楼梦》中楹联(包括回目、诗歌、曲赋、回前诗、回后诗等)不下1000幅。平心而论,此联也算不上是最佳、最好的楹联,只是普通的一个对子,但它审美的难度较大,故有一定的代表性。
    若将"藕联"说得更通俗一点的话,笔者认为可这样描述:
    在岸边生长着一群十分美丽可爱的芙蓉花丛,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留下倒影。此时,那边画舫缓缓地驶过来,顿时间激起了阵阵的波浪及涟漪;在池塘的另一侧密布着水生植物--菱和藕,它不停地发出来自深部的幽香,并弥漫过竹桥……。藕联的逻辑关系是:无船影不破,断桥难闻香。其中技术秘诀是:只有站到桥的中间,才能闻到这股特有的清香味。否则,"香"与"桥"是挂不上钩的。而有的红学家解释为"架起"或"画出",也许错会了作者的本意。
    笔者通过"藕联的微观分析"旨在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红楼梦》的永恒的魅力和科技知识在审美观照中的重要性。
    以上种种拙见,难免有谬,诚望海内外专家学者批评、斧正。
    最后附一"私人通信",以增研趣。
    1997年7月完稿于镇江多晶斋
    (本文作者:江苏省镇江市科委高级工程师,镇江市,212001)
    附录:
    中国林业大学张钧成教授给笔者的信
    昆仑同志:
    从嘉佑、中齐处久闻大名。前在电话中复询"水芙蓉"与"木芙蓉"事,顷又接l2月19日来信,因忙于杂务,迟复为歉! 我对植物和红学均未专门研究,只是根据所提的问题,查了一下古籍,并请
    教本校一些素有研究的教授,现试复如下:
    芙蓉分草本与木本,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关于草本芙蓉通称荷花,总名"芙渠"或"芙蕖",一名水芝,系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之品种甚多。学名为Ne lumbo nu-
    cifera Gaertn.其蕊称菡萏,结实称莲房,子称莲子,叶称蕸,根称藕。我国较早的记载于《尔雅·释草》,作"芙渠","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郭璞注:"(芙渠)别名芙蓉,江东呼荷。"《楚辞·离骚》中的"集芙蓉以为裳"也是指荷花。汉化司马相如《子虚赋》提到"芙蓉菱华";三国时曹植《洛神赋》中的"灼若芙渠出绿波",南朝江淹《莲花赋》中称"即号芙渠,亦曰泽芝。"唐代王维《临湖亭》诗"四面芙蓉开"皆指水中荷花。汉代洛阳名园"芙蓉园"及唐代长安名园的"芙蓉园"都是这种荷花。古籍中咏荷莲者甚多,如脍灸人口的周敦颐《爱莲说》即是。
    关于木本芙蓉,通称木芙蓉、地芙蓉、华木、桦、转观花、文官、拒霜等,系锦葵科落叶大灌木或亚乔木,学名为Hibisusmutabilis
    linn.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此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名。八九月始开,故名拒霜。俗呼为桦皮树。"这大概是为什么叫"木芙蓉"的解释。司马相如《上林赋》:"华枫枰栌"的"华"指木芙蓉,这大概是木芙蓉最早的记载。此花《群芳谱》称:"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隋代江总《南越木槿赋》有"千叶芙蓉讵相似,百枝灯花复羞燃"之句,其"千叶芙蓉"指木芙蓉。至唐代之后,有关木芙蓉的诗很多(详见《群芳谱》及《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等古籍)。唐代韩愈有《木芙蓉》诗:"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宋代宋祁也有《木芙蓉》诗:"芙蓉本作树,花叶两相宜。";苏东坡对此树名"拒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他主张称之为"宜霜"。四川成都在后蜀孟昶时,于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故成都亦称"蓉城";湖南盛产木芙蓉,故湖南亦称"英蓉国";扬州、镇江一带此花颇负盛名,镇江城西北临江处唐代有芙蓉楼,见之于丁仙芝、陈陶等人诗句。
    来函中提到《红楼梦》中将黛玉、晴雯比做"木芙蓉",而不是荷花,甚是。《芙蓉女儿诔》称:写于"蓉桂竟芳之月",将木芙蓉与桂树并列,且明确指八月开花,因过去一般都说"二月杏花八月桂",可知桂树是八月开花,"蓉桂竟芳",可见木芙蓉也是八月开花,白居易有"水莲花尽木莲开"诗句,说明木芙蓉开花在荷花之后;另外,木芙蓉有"拒霜"之称,也可佐证。
    关于木芙蓉在史籍中的记载多为南方,尚未见北京历史上的记载,此花亦非北京名花,不像北京明清时期法源寺的丁香、菊花、丰台的芍药那样有名。但可以种植,皆系灌木,现圆明园至颐和园间的人行道和香山双清别墅都有木芙蓉的人工栽培,为灌木丛。我想曹雪芹心目中的木芙蓉一定是南方的印象或古代诗人的歌咏。他曾经到江南,这是红学家都认可的。清代北京诗人的作品中尚未查到咏木芙蓉的诗,待查到后再行奉告。
    管窥之见,仅供参考而已,不妥之处还望赐教。顺颂
    文祺!
    钧成拜上
    

1995年12月26日
    (昆仑按:此信虽是"个人通信",然内容却全是有关《红楼梦》"芙蓉案"的。张教授是林业、园林学方面的专家,尤为"林业史""园林史"著作甚丰。先生研考潜心,视野广阔,学术严谨。这本身就是一篇论红佳作,也是当代"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奔流"的一件趣事,蒙先生应允,故录于斯。印加佑、翟中齐两位教授均是我在燕园读书时同窗好友。开头"大名"一词,令我不安。但细想也不过是厚爱之意,只因原件如此,姑且存之。)
    原载:《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1期
    
    原载:《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