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浅析《红楼梦》人物语言的翻译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景志华范国远 参加讨论

     《红楼梦》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书中人物个性鲜明、生动、栩栩如生,达到这样效果的原因之一,就是作者灵活运用人物语言来巧妙地传达了人物的性格。有鉴于此,《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翻译研究就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了。
    一、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人物语言及其翻译
     《红楼梦》的成书是以清朝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逐渐走向衰败为背景的,这也是作者所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抨击封建社会的腐朽与没落是原作的意图。因此,译者在翻译《红楼梦》之前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研究,透彻地去理解原作的“意图”,达到“融会贯通”。许渊冲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翻译就是通过原文的形式,理解原文的内容,再用译文的形式把原文的内容再现出来,这种再现不是机械的逐字对译,而是原文‘意美’的再创造。”这里所说的“再创造”并不是任意的,自由的,而是要“忠实于原作的意图”。
     在翻译时为了能够再现原文的“意美”,使译文的读者真正得到与原文读者大体相同的感受,译者必须对原著作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透彻地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译出原作的“意境”,达到“意美”的效果。
     我们知道贾府是个贵族之家、官宦之门,人人都望做官、高升“留得美名”,这是清朝官场的缩影。原著第四十六回,贾母在责骂贾赦时说:“官儿也不好生做,终日和小老婆喝酒,”此句“责骂”不仅是对儿子而言,从历经沧桑的贾母口中道出,更加逼真、确切地痛斥了封建的官僚。在翻译中要准确地把握每一个词语,译者不仅要描绘出贾赦的“不务官道”,还要描绘出他每日寻欢作乐的丑态。因此在选择词语时,要依托于对这种背景、这句话深层含义的把握。杨宪益夫妇对此处理的就很好,请看译文:
     “…and neglecting his official duties by spending all the time drinking with his concubines…”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记得贾宝玉常挂口头的一句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初听这句话可能觉得可笑,然而细细品味,不觉猛然省悟,它是对处于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重压迫下妇女的崇高的赞美,是对以男子为中心的封建社会的大胆挑战。因此,译者在翻译这组“口头禅”时,既要考虑到贾宝玉“少年”的身份,又要译出他的反抗心理。要把时代的感情色彩借用这个少年之口再现出来,这的确需要译者深切体会封建社会那种“礼教”的束缚,看一下此句的译文:
     “Girls are made of water, men of mud, I feel clean and refreshed when I’m with girls but find men dirty and stinking.”
    二、从人物心理特征角度分析人物语言及其翻译
     《红楼梦》中人物的每一种感情成分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喜怒哀乐的混合物。比如说“喜”,宝玉为平儿理妆,他的感情主要是“喜”,但又含有同情、慨叹、惋惜、如愿以偿和机遇难得等等,他的心理感情是混合的,他所说的语言亦含有多种感情成分。翻译时,选择语言仅从某一方面考虑是不行的。又比如写“怒”,《红楼梦》人物的愤怒并不是停留在比较浅表刻板的表现手法上,如何在翻译时准确地把握他们愤怒之时的语言,这就是我们讨论把握人物的心理感情特征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十三回中贾政发了一次火,先是忠顺亲王长官当面指责宝玉,又有贾环进谗,本已气得目瞪口歪的贾政更是火上浇油。然而他是个体面人,有涵养,他不能“一蹦三尺高”,而是极力地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自己出丑态。他内心激烈地震动,进而以雷霆万钧之势爆发出来,他一面向书房走去,一面斩钉截铁、旁若无人地警告门客:“今日再有人来劝说,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于他和宝玉过去,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剔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一个狂怒的父亲形象出现了,他的急怒中夹杂着对家门不幸的痛心,故而说出此话。贾政冲动地做出严肃的判决:他和宝玉不能并存!译者在翻译这段对白时,若不是充分地去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是译不出原文的意境的。杨宪益夫妇是如下译的:
     He strode to his study fuming,“If anybody tries to stop me this time, I’ll make over to him my official in signia and property and let him serve Baoyu. How can I escape blame? I’ll shave off those few remaining hairs and retire to a monastery, there to atone for disgracing my ancestors by begetting such a monster.”
    三、从人物的个性角度分析人物语言及其翻译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个性极强,译者要保持客观的心态,准确地把握其个性。王熙凤是一个刁蛮、无礼、霸道、泼辣的女性,无论在哪里,只要是她出现,总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第三回中王熙凤出场,“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在婆婆面前尚可这样无礼放肆,足可见其得宠程度之深。但从另一个侧面看,亦可现其左右逢源,媚上奉承的个性。见到了黛玉,亲亲热热,把她的美丽称赞为“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一个“真”字写出了王熙凤那故作惊讶和点头咂嘴的神态,把林的“美”推向极致,“竟如祖母的嫡亲孙女儿似的”,只是一转手就把气派、标致等等通通奉献给了老祖宗!接下来话题一转,为林的悲惨而伤心,“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偏就去世了呢!”当贾母拦着她叫“快别再提了”时,忙又转悲为喜,对黛玉又是嘘寒问暖。此时此刻,凤姐的个性昭然若揭。因而在这段人物语言的翻译中,依靠凤姐的个性为基础,仅仅把握好此中一串动词的描写,力求生动鲜明地再现她的个性特征,杨宪益夫妇作如下译:
     “I’m late in greeting our guest from afar!” “Well,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ve set my eyes on such a ravishing beauty?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But poor ill-fated little cousin, losing your mother so young!”
     译文中的“the first time”逼真地体现了王熙凤那种做作的神态和奉承、谄媚的心机。其中的“ravishing”一词对应了凤姐称赞黛玉的美丽,漂亮,而“poor ill-fated”则与凤姐悲怜林妹妹的命运相接近,可见译者在翻译中把握得甚好,译出了原文的内涵。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小说的翻译重在情感的移植,而情感的移植是靠人物语言来体现的。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的个性,而分析人物个性的过程是翻译人物语言工作的基础。作为对《红楼梦》翻译的研究,仅从人物的语言角度来讲,在翻译过程中是应该以人物语言的时代背景为基础,在探究人物心理情感的同时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其语言的个性化与独特性,从而来挑选达意、传情的译语。只有这样,才能再现原文的“灵魂”,再现原文的“美境”!
    原载:《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02期
    
    原载:《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0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