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终生从事诗词教研的工作者,小说不是我的教研范畴。但我写过一本书叫做《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而王国维写过一篇《红楼梦评论》,所以我也写过一篇对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评论。有一次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的周策纵先生主持一个国际红学会议,他因为我写过一篇《红楼梦评论》的评论,把我也约去了。但我不是真的红学家,我除了因为研究王国维而偶尔写过这么一篇有关《红楼梦》的文稿以外,没有再写过关于《红楼梦》的任何文字。南开大学举行这次《红楼梦》翻译的研讨会,组织者约我讲讲《红楼梦》中的诗词。而我手边一本《红楼梦》的书都没有,所以就临时借了一本题为《〈红楼梦〉诗词》的书,找了几首诗词,想随便谈一谈。在开始讲《红楼梦》诗词前,我想先讲几句话,因为我是讲诗词的,而《红楼梦》中确实有很多诗词。对我们这个古典诗词,有的年轻人没有那么高的兴趣,而对于《红楼梦》兴趣却比较大。所以我也常常在讲课中被学生提问:“老师,您常常讲诗词,那《红楼梦》中的诗词怎么样呢?”借此机会,我就回答一下大家的好奇的问题。 一 我首先要说的,在我的感受里,在过去教诗词的体验中,我觉得对真正的诗人之诗与小说中的诗要分别来看。古代的诗人词人,像杜甫、李白写的诗,苏东坡、辛弃疾写的词,这些诗人、词人的作品,如果说把《红楼梦》的诗词放在那些诗人、词人中去衡量,它实在不能说是很好的作品。但这样的衡量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不是曹雪芹自己的诗词,而是曹雪芹的小说里面的诗词。而如果作为小说里面的诗词来看待,那我觉得《红楼梦》中的诗词是了不起的。而且我以为,作为小说的诗词, 在曹雪芹写的《红楼梦》诗词里面,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别。我们不能一视同仁,说这都是《红楼梦》里面的诗词,不能这样看。这三种类别,若是以诗词标准来说,我认为还是有高下之分。有一类诗词是作为一种暗示的性质,预先要介绍小说的人物,对小说人物预先用诗词来介绍。这一类作品,我简单举两个例子,金陵十二钗副册的判词。金陵十二钗分为正册和副册,就是《红楼梦》中一些女性形象。有些重要人物就在正册,还有些次要人物就在副册。这类判词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做了简单、概括的说明,而且是用诗词来做说明。举例来看,一个例子是香菱。香菱是很不幸的一个人,从小被人拐走,又被卖出去,后来被薛蟠买去给他做妾,然后薛蟠娶了夏金桂,是一个性情非常淫暴的女人,香菱在她手下受了不少虐待。《红楼梦》判词里香菱的诗是这样写的:“根并荷花一茎香”,香菱是菱角, 生长在水塘里的,荷花也是生在水塘里的,所以说“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因为她从小就被拐走卖出去了,卖给人家做妾,而且是在大妇的淫暴下受尽屈辱和虐待,当然是“遭际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1](P76),“两地生孤木”,是拆字的谜语,说的是薛蟠的妻子夏金桂, “两地生孤木”是桂花的桂字,一边是木,一边是两个土字。用一首诗简写香菱的一生,好像一个诗歌的谜语,而且用了拆字的办法。所以严格说来,这个不能算是很好的诗。但是作者曹雪芹在小说里面,用这样的话,这么简单地概括了香菱的一生,自然有一种微妙的作用,这是一类的作品。再如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金陵十二钗中最重要的两位女性,一个是林黛玉,一个是薛宝钗。曹雪芹用更短的一首诗,总括了她们两个人不同的身世和命运。诗句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1](P76)”。“停机德”说的是薛宝钗,一般说来宝钗在做人方面表现得非常有修养。“堪怜咏絮才”说的是林黛玉的才华过人。 “玉带林中挂”是林黛玉。而这里还用了谐音,“玉带”的“带”字,谐音成“黛”字,就指林黛玉。“金簪雪里埋”,“金簪”就是宝钗,头上戴的金钗,“雪” 就是谐音“薛”。前一句“可叹停机德”说的是宝钗的性格,“堪怜咏絮才”说的是黛玉的才华,“玉带林中挂”是紧接第二句写林黛玉的谐音,“金簪雪里埋”返回来接第一句用谐音暗指宝钗。 像这一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正副册判词,用了很多拆字、谐音的办法来总括小说里面的那些主要女性的平生。这一类作品,作为小说来看,是非常巧妙、非常恰当地来掌握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可是不是很好的诗词。 《红楼梦》中还有另外一类诗词。《红楼梦》中常常写她们这些女孩子,往往组织一些诗社、词社。比如在菊花开时,组织菊花的诗社,大家都写菊花诗。春天柳絮飘飞的时候,大家就组织了柳絮的词社,大家就都填关于柳絮的词。这一类作品也有它的特色。一般说来曹雪芹的诗词虽然不能够跟古代真正的诗人、词人李杜苏辛等大家相比,但他真的了不起,因为他表现了各方面的才华,他用了各种写作技巧。前边他用了谐音、拆字,概括地掌握了金陵十二钗的一生。现在更进一步,曹雪芹他自己作为一个男性,他要设身处地地替那些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什么样的性格,薛宝钗是什么样的性格,设身处地地设想每个人的遭遇,每个人的生平,每个人的性情,而按照她们的个性写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来,这是很了不起的地方。我们也举两个例证看一看,在《红楼梦》第70回中,写她们大家结社来填写柳絮词。一篇是林黛玉的《唐多令》:“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漂泊亦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1](P971)这是林黛玉眼中的柳絮。“粉堕百花洲”,我们在中国大陆的北方,每到春天,常随风飘舞着很多柳絮。在诗词里面,柳絮是非常美的,“濛濛乱扑行人面”,写得非常美,是“拂面沾衣”。但我们若真是生活在柳絮中骑车也很烦恼的。想象之中是非常美的。“粉堕百花洲”,百花洲中有很多茂密的柳树,当暮春时节,柳絮纷飞的时候,“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燕子楼是一座美丽的著名的楼,相传有个美丽的女子名叫关盼盼的在里面住过,“香残燕子楼”是春去花落人亡的悲慨。春天的消失是柳絮飘飞,“一团团逐队成”,柳絮看起来不像桃花、李花、杏花,红红白白的开在枝头,你什么时候看过柳絮在树上开了一树的花?没有。柳絮是才开就落了。苏东坡的一首柳絮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2](P277),你说它是花吗?它不像别的花开在枝头上,“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没有一个人爱惜柳絮,你们惜花爱花,你们爱的是开在枝头上的红紫粉白的各种颜色的花,但哪个人真正爱惜过柳絮?所以“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柳絮飘下来,毛茸茸的,滚成一团。我一直还记得,印象深刻的是,我当年十多岁时才考上大学,我是辅仁大学毕业的。辅仁大学男女分校,女校校舍在恭王府。而红学家周汝昌写过一本书《恭王府考》,他认为恭王府就是曹雪芹《红楼梦》所写的大观园的蓝本。周汝昌写了这本书后,送给我一本,要我写两首诗。我曾写了两句:“所考如堪信”,你的考证假如真的是值得相信的话;“斯园即大观”,我当年读书的校园就是大观园。所以那时我在当年的恭王府上课,每到春天,我们教室敞开门和窗户,柳絮飘飞在庭院之中,卷成一团,又飘到讲堂之中,真是“一团团逐队成”。 “漂泊亦如人命薄”,柳絮之没有人珍惜,柳絮之随风飘落,正与林黛玉相似,她母亲死了,后来父亲也死了,所以她不得不只身一人寄居在贾府。“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因为它这样在地上滚来滚去,像苏东坡所写“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思量却是,无情有思”,她说柳絮漂泊,好像有那么多情思,而且在地上滚来滚去,是团团旋转,是“缱绻”。“缱绻”是一种徘徊、缠绵不断的样子。可是“空缱绻”,没有人珍惜它,它的多情缱绻是没有结果的。 “空缱绻,说风流”,风流就是多情,无人珍惜它只是空自多情。下面又说:“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我们说草木是无知的,像柳絮这样的植物虽然是草木, 好像也懂得悲愁了。因为它的“韶华”,正是在美好的春天,而它却刚刚在枝上长出来,只要枝上的蕊一张开,它马上就落下来了。所以王国维也写过一首柳絮词, 也用的是苏轼和章质夫的韵。王国维说它“开时不与人看”,开的时候,没有人看见,哪个人看见过?“如何一刹濛濛坠”[3],怎么没有一个人看见花开,而它就已经落下来了。所以“韶华竟白头”,一开就落下来了,一开就是白色的。“叹今生,谁舍谁收”,柳絮有什么命运?谁珍重它?谁爱惜它?谁收拾它?“嫁与东风春不管”,因为它是随风漂泊的,嫁给东风了,它就委身给吹来吹去的东风。如果说春天有个掌握百花命运的春神,那个春神注意过它吗?怜惜过它吗?“凭尔去,忍淹留”,任凭你漂泊,任凭你坠溷沾泥,没有人珍重,没有人爱惜。“忍淹留”,你怎么忍心还停留在世界上?世界没有人珍惜你,没有人看重你,你生下来就是漂泊的,所以“凭尔去”,你最好还是早点消失吧,你怎么还能够忍心停留在世界上?“凭尔去,忍淹留”,这完全是林黛玉的性格、林黛玉的生平。 可是你看同样在当时填柳絮词的还有薛宝钗,这薛宝钗就不同了。这就是曹雪芹的妙处,他写黛玉是黛玉的性格,写宝钗是宝钗的性格。同样是柳絮也可以写出截然不同的风格来。薛宝钗说:“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这两句写得好。把柳絮写得多么贵重,“白玉堂前”是多么华贵的所在。而且“解舞”,它懂得在白玉堂前舞弄出这么美丽的姿态。刚才林黛玉说的“一团团逐队成”,“空缱绻,说风流”,可宝钗说“东风卷得均匀”,一团一团卷的多好,多均匀;一团团,一个圆球,一个圆球,多么美好。“白玉堂前春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这么多的昆虫都来追求柳絮:蜜蜂也围着它绕转,蝴蝶也围着它摆成阵。“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难道柳絮的命运真的随流水消失了吗?不一定吧。“岂必委芳尘”,它也不一定就落在泥土当中。怎么样?“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她说柳絮的万缕千丝,不管是怎么样吹来吹去,其本性是不改的,任凭风吹,它随风可以聚,也可以分。“韶华休笑本无根”,你不要笑春天的韶华, 你不要笑柳絮之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就要借一阵好风的风力,把我吹上天去。[1](P972) 这是《红楼梦》诗词中的另一类作品。有时用诗词做一种预言,用拆字、谐音;有时他写的诗词完全配合了小说里面的那些角色的性格命运,写出不同风格的诗来。虽然不能和李杜苏辛相比,但作为小说之中的诗词,那曹雪芹真是了不起,能够说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我以为,这还不是他最好的作品。《红楼梦》里真正好的诗词是曹雪芹借着对于小说的预言,而果然写出作者曹雪芹自己内心的一份真正的感情和感慨,是小说里面的诗词,也是对小说的预言。可这些诗词和刚才的诗词不一样,因为他果然写出了他自己内心一种真正的感情和悲慨。这类诗中,我认为有一首诗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可是大家平常不太引它,那就是《红楼梦》开头第一回在所有诗词都没有出现以前出现的一首诗,《顽石偈》。大家不要忘记,《红楼梦》是后来改的书名,原来的书名是《石头记》,写的就是石头,所以书名叫《石头记》。《红楼梦》开篇第一首出现的诗词,我觉得很应该受到注意,那就是《顽石偈》,是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红楼梦》小说中说这块石头是当时女娲炼石补天时留下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每天自己悲哀叹息,他说那些石头都是有用的,女娲把他们炼石补了天了,就剩下我这块石头,居然没有用处,就落得荒废在这里。这真是可悲哀啊!一个人什么最可悲哀?你活在世界上,过了一世你完成了你自己吗?你白白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了吗?左思的诗曾说:“铅刀贵一割, 梦想逞良图”[4](P732),他说“铅刀”,刀当然该是钢刀,吹毛得过,头发丝一吹,就割断了,钢刀是好刀。但我只是一把铅刀,没有力量去切割,可是纵然是一把铅刀,谁让我的名字是刀呢?你为什么叫做刀呢?刀之用就在有一个切割的作用。你的名字叫做刀,你凭什么从来没有割过?你真是对不起你的名字。所以左思说就是铅刀也贵在有一割之用,所以“梦想逞良图”。一个人每天都在想,我一定要实现我自己,一定要不枉过我这一生。所以这个顽石就整天悲叹,那些石头都有补天的作用,独有我是荒废了,于是它就要求道士僧人带它到红尘中去,可是它来到红尘又怎么样?你在青埂峰下,你是浪费了;你来到红尘,你是要对红尘有所用?怎么样才能有所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要有所用,惟一的路子就是学仕途经济之学,走仕途经济之路,你就要参加科考,就要进入仕途。而古往今来,特别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之中仕途充满污浊,直到现在贪官污吏,贪赃枉法都是如此。哪一个官场是干净的?古往今来连中外都算上,都是如此。你说你来到红尘之中, 你怎么样来完成你自己?仕宦都是贪赃枉法的,哪一个人是干净的?这一方面失望了,你追求什么?人类追求什么?很多哲学家都在想,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在哪里?很多人都在想这个问题。有的人就说,其实一切都是虚空,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是没有价值的,什么都是不可靠的。惟一的给你得到安慰的只有爱情,只有爱情才是真的,就是你在爱情之中的时候,你觉得你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是可宝贵的。可是爱情就果然那么可信吗?在封建社会中,冯其庸先生也讲过了,一是在仕宦中,它是不干净的;①爱情呢,在封建社会中是不自由的。你真的能够和你所爱的人结合吗?不可能的。仕宦是不干净的,爱情是不自由的。其实就算自由了,你看现在结婚离婚,一日数变的,即是有爱情,爱情是可靠的吗?爱情是不可靠的。哪个爱情是可靠的?就算是追求爱情,就算贾宝玉和林黛玉追求的是爱情,而追求爱情也是不同的。像崔莺莺和张生两个人,根本就是眉目传情。白居易说:“郎骑白马傍斜桥”,一个年轻少年郎骑着白马站在桥边;“妾折青梅倚短墙”,女孩子就折青梅靠着短墙“墙头马上遥相顾”,我在桥上看你一眼,你在马上看我一眼;“一见知君即断肠”。[5]古代女子封锁太久了,偶然看见一眼, 一眼就断肠。可贾宝玉和林黛玉真的不同,他们不像张生和崔莺莺“一见知君即断肠”,然后两人在西厢就约会。至于《牡丹亭》的杜丽娘连见都没见只在梦中也有幽会。而贾宝玉其实是不同的。所以警幻仙姑说古人所谓“淫”,说的就是一般的男女,是物质化的,是肉体的,是现实的,是这样的淫欲。而贾宝玉是“意淫”, 与一般人是不同的贾宝玉是属于心灵的,一种感情的。而贾宝玉还有很妙的一点。我认为,如果是一般的男孩子,对很多女人都表示好感,我们做女人的,一定觉得不赞成。你怎么能看见这个也觉得不错,看见那个也觉得很好呢?但如果是贾宝玉,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贾宝玉第一是很纯的,没有邪恶,他对于女子,不像贾琏、贾瑞那么低下的爱情,一种物质的欲望的感情。你看贾宝玉对女子的关心,有一次贾宝玉觉得香菱这么好的女子,而遭遇这么不幸的生活,他不是要占有她,不是要对她怎么样,他想的是能为她做一点事,也是心甘情愿的。他听刘姥姥讲一个故事,说那个女孩子很贫穷,他就想去关爱她。他是一种仁者之心,一种同情,一种关怀。所以这是贾宝玉的多情,一种纯真的多情,而且他跟林黛玉的相知,他和林黛玉的爱情,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不是只是“墙头马上遥相顾”,那种只是外表上形色、肉欲的爱情而是真正发自心灵的感情。我看过一个电视剧,很多人都没有看过的电视剧。因为我姓叶,我本是蒙古人,后来被满清征服了,就是叶赫纳兰族,就是满清写《饮水词》的纳兰成德一族,我们是同一个族氏叶赫纳兰族。台湾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席慕蓉她是蒙古人,因此当她听说我是蒙古籍的满洲人时非常高兴,说一定要带我去寻根。所以2002年9月下旬,她就把我带到吉林长春附近叶赫的地方,那真是叶赫的地方,还有叶赫古城的一个废城的土堆,这个旧城是真正400年前的叶赫古城,旁边还盖了一个赝品的新城。国内拍了一个电视剧叫做《叶赫纳兰的公主》,叶赫纳兰或是那拉,是蒙古发音,是大太阳的意思。叶赫是大的意思,纳兰是太阳的意思。我听说这个剧演的是叶赫纳兰家族的事,所以就要把这部电视剧找来看看。剧中有一个女孩子叫做冬哥,她爱上一个汉人。而在叶赫的部落中,其实不止叶赫的部落,像欧洲王室的政治婚姻,以及汉唐全盛的朝代,一个女人,一个公主,在国家用到你的时候就让你去和番。欧洲的公主嫁王子,都是彼此的政治国际交易。冬哥的兄长就逼她嫁别人,把她原来爱的汉人绑起来,要用火把他烧死。他们不许这个男子爱冬哥,那个男的就说爱情是发自心灵的,这是不能勉强的。不是说你让他爱就爱,不让他爱就不爱,爱是没有办法的,是自己都欲罢不能的。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感情,才是如此的,与那种 “instanlove”是不太一样的。宝玉与黛玉,他们是从小一起长成的,所以宝玉说,你看林妹妹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混帐话。可他们两个被人拆散了。你说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有一位国内研究哲学很有名的先生认为:真正使人生有意义有价值的就是爱情。可是你现在证明爱情,不用说两个人,就连本人自己都可以改变。就算两个人是发自心灵的爱情,是不可改变的爱情,林黛玉和贾宝玉结合了吗?冬哥和那个汉人结合了吗?没有。所以你发现你在世界上追求的一切都落空了。在仕宦方面,你说你要挽救国家民族,你不去官场中做官,你不去趟这浑水,你有什么资格说救国救民?你什么机会都没有。所以说“无才可去补苍天”,你追求爱情,你能够得到什么就算你果然能够掌握了,可是环境允许你得到吗“枉入红尘若许年”,你的一辈子不是白白过去了你没有完成你自己,你的追求都没有得到,这是《顽石偈》,是《红楼梦》开宗明义的第一首诗:“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1](P4)。这是贾宝玉的悲剧,贾宝玉的追求的落空,他对人生的失望,这是第一首诗。 我说过《红楼梦》中有几类诗,谐音拆字的就不算了,假托每一个书中角色所写的诗也不算了,而这些借书中情事写作者自己悲慨的诗是值得注意的。因为这类诗表现了作者真正写作《红楼梦》这本小说的内心的感情,他内心的真正的动机,所以他不但写了那首诗,“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这是贾宝玉的悲剧,所以书名本是《石头记》,是石头一生的悲剧。他最后还写了题《石头记》的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1](P7)所以《红楼梦》与中国其他古典小说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中国的古代小说有的是历史的演义,像《三国演义》,许多小说都是某朝某代的假托历史,从历史中挑出某个事件,把它演义成的;又或是写神怪的,像《西游记》;要不就是写其他轶事传闻的。而《红楼梦》不是,它是地地道道的创作。并不是根据一段历史,一个神怪的传说,而是作者真正地从内心中抒写出来的,是他自己生活的经历,是透过他自己对于生命的体验写出来的作品。他假托是 “荒唐言”,因为有一些他不愿直说,不能够直说。他假托很多道士和尚、绛珠仙草、青埂顽石。你从外表上看都是荒唐言,但真正的里面是“一把辛酸泪”,是作者平生对生命生活,对人生的悲哀、苦难的体会。“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人一生追求仕宦,仕宦不干净;追求爱情,爱情是落空的。所以他另外有两首诗:一首写一般人所追求的物质层次的落空,一首写爱情层次追求的落空。一首是《好了歌》,写世人追求物质的落空,“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1](P17)这是属于现实的物质的追求,落空了,一切都落空了。你追求爱情呢?第二首是《红楼梦》十二支曲子的《引子》,是这样写的:“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 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1](P82)还有《枉凝眉》一首曲子:“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1](P82)现实的功名利禄的追求落空了,而爱情的追求不用说你没有遇见,就算是遇见了又怎么样呢?“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我们以上讲了《红楼梦》中三类的诗词,一类是拆字、谐音的,这是很工巧的作品,但没有更多意义和价值;一类是模拟书中角色写的,他能够结合得这样好,写得这样贴切,这是有他的成就;另外一种是作者吐露内心写作《红楼梦》的苦衷,一份真正内心深处的感情的诗词,这是写得非常好的。 二 另外我最后回答大家的问题。《红楼梦》诗词写的很好,可是不能够跟很正式的诗人的诗词相比。怎么样分别高下?像刚才林黛玉、薛宝钗的词不是写的很好?你怎么说不好?最后我给大家举一个真正的例证来做比较。 现在有诗二首,是清末民初的一个真正的诗人写的诗,写的是《落花》诗。而在《红楼梦》中写得最长最动人的是林黛玉的《葬花词》。林黛玉的《葬花词》很长, 我只引前几句与结尾几句,然后我把林黛玉所写的落花、葬花与真正的诗人所写的《落花》诗做一个比较。然后大家就能知道《红楼梦》诗词在《红楼梦》中是好的,但不能和一般的正统诗词相比,差别究竟在哪里? 林黛玉的《葬花词》大家都比较熟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1](P370—371)这里说道:“花谢花飞花满天”,漫天飞花,所有的花都落了。冯正中的一首词中说道:“梅落繁枝千万片”,梅花落了,从繁茂盛开的枝头飘落,千千万万、一片一片地飘落了,而纵然落了,它“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6](P639)纵然生命到了飘落的时候,可仍然表现得如此多情,在从枝头向地面落下的过程中,她要在空中舞出一个旋转的过程。冯正中的词给人一种言外的感发,而林黛玉写的只是一层感动。 最后林黛玉写道:“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我爱怜春天,她忽然间来了,我满心欢喜;忽然间她又走了。来时没有一句话,走时也没有一句话。“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写的非常动人的诗,非常直接,非常浅白。李后主也曾写过一首词,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7](P743)这一份悲哀写的很好,而李后主的哀悼春天消逝的词与林黛玉的诗有所不同。李后主使用很短的句子, 非常精炼,因为其短和精炼,所以从落花写起而结合了人生,有了象喻性。“林花谢了春红”,而林黛玉的葬花词是铺展的,点缀修饰的很多,反而把主题冲得淡漠了,写葬花就是葬花,是个人的事件了。李后主写的凝聚在一起,在短短一首词中表现人生:“林花谢了春红”,春天是红色的,珍贵美好,“太匆匆”,花落匆匆,人生消失得太匆匆,人生本来短暂,何况在短暂的人生中,有这么多悲哀,这么多痛苦,有这么多挫折和打击。“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今天树上还有几朵残花,“胭脂泪,相留醉”,每朵花像女子的红颜,上面的雨点就好像泪珠,这样带着泪的花朵留人醉,她让我为她再喝一杯酒,“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因为明天这朵花也许就不在了,花还会再开,但“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8],即使明年再有花开但不是今年的花了,“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现在我们再来看另外两首诗,也是《落花》诗,有很深的悲哀。这是清朝末代皇帝的师傅陈宝琛所作。 其一:“生灭原知色是空,可堪倾国付东风。唤醒绮梦憎啼鸟,唃入情丝奈网虫。雨里罗衾寒不耐,春阑金缕曲初终。返生香岂人间有,除奏通明问碧翁。” 其二:“流水前溪去不留,余香骀荡碧池头。燕衔鱼唼能相厚,泥污苔遮各有由。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庇根枝叶从来重,长夏阴成且小休。”[9] “生灭原知色是空”,给人最强烈的从生到死的感觉是花,因为花的生命最美好,花的生命最短暂。“可堪倾国付东风”,这么倾国倾城的美色转眼被东风吹落了。 “唤醒绮梦憎啼鸟”,把美梦唤醒了,用的是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0]隐藏的是孟浩然的诗,是啼鸟把你叫醒了,在早晨鸟叫时,唤醒美丽的梦,昨天的美丽的花被风吹走了,花落到哪去了?花没有随流水飘走,没有“人生长恨水长东”,不是“流水落花春去也”。辛弃疾曾说, 春天走了,惟有“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11](P1867),要想挽留花的,有屋檐下的蜘蛛网。蜘蛛网是多情的,要把落花留住,它是有情的、多情的, 是蜘蛛网的丝把你留住。但后三个字写得十分悲哀,你说落花被蜘蛛网网住了,这岂不好?可你看看网里,蜘蛛网网住美丽的花,网中还有苍蝇和蚊子,你卷入情丝,网上还有许多虫。人生就是如此,你身上所披挂的是千千万万的情丝,从你的天伦的情丝,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你的兄弟,你的夫妇,多少情丝缠绕在你身上。所有情丝有它宝贵的一面,而常常也有不美好的一面。有一天我在讲朱彝尊的一首小词,他写到夜雨船头上,“小簟轻衾各自寒”[12],你有你的一床窄窄的褥子,你有你身上盖的一床薄薄的被,你要忍受你的寒冷;另外一个人就算跟你在同一条船上,而他有他的一个窄窄的褥子,他有他的一床薄薄的被盖,他要忍受他的寒冷。同在一个船篷之下,你在“小簟轻衾”窄的褥子薄的被下忍受你的寒冷;他在他的窄的褥子薄的被下忍受他的寒冷。同在一个屋顶之下,同在一个教室之中,同在一个家庭之中,你有你的寒冷,他有他的寒冷。人生就是如此的,人生就是孤独的,人生就是短暂的。所以“入情丝”,就算你有那么多情丝,可是“奈网虫”。你要相爱就应该彼此相信。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过把瘾》,那个女的整天追问那个男的:“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到底爱不爱我”,“你为什么多看那个女的两眼?”你到底是信他还是不信他?“雨里罗衾寒不耐”,“雨里罗衾”,这是李后主的说法:“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13](P757)“雨里罗衾寒不耐”,“流水落花春去也”。“春阑金缕曲初终”,这也是唐人的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14]“春阑金缕曲初终”,无花空折枝。“返生香岂人间有”,有一种香,焚香,闻香,可使死人复活。有这样的香吗?天底下有香能使死人复活的吗?“返生香岂人间有,除奏通明问碧翁。”除非你写一个奏折,奏到通明的天上,问那个碧翁翁的天帝,问一问他:为什么人生这样短暂?为什么人生这样无常?为什么人生这样痛苦?还不止如此,这两首诗———第二首和前一首 “唤醒绮梦憎啼鸟,入情丝奈网虫”,这不是直接、简单的反射,与“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不同,“入情丝”这里面有转折更深的意思,更有哲理意味。 以下我简单说一下第二首诗。“流水前溪去不留”,“流水落花春去也”,前面的前溪流水消失,永远不会回来。你去就去,走就走了,如果断了,断就断了,为什么藕断了,还有丝连着呢?为什么花流走了,还有香气留在那里呢?这真是无可奈何的。“余香骀荡”,还留下香气飘来飘去,落花哪去了?“燕衔鱼唼能相厚”, 或者被燕子衔去做窝了;或是落在水里,被鱼嘴一吞一吞对着落花唼喋。“能相厚”,好像对你很有感情,对你很亲厚。燕子要叼落花,鱼要吞落花,他们对你表现得这么多情,这么亲厚。可你到底落在哪了?“泥污苔遮各有由”,你是落在泥上被泥给玷污了,还是落在青苔上被青苔给遮蔽了?我们人生都是寂寞的,都是孤独的,都是痛苦的,你有你的命运,我有我的命运。“委蜕大难求净土”,就是林黛玉所说的:“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质本洁来还洁去”。我知道人生是短暂的,我知道我要离开,但是我要保持我的一份清白。诗人说:“委蜕大难求净土”,也就是“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哪里是干净的土地?“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杜甫说:“花近高楼伤客心”,你们要知道,作者陈宝琛是晚清的宣统皇帝的师傅。当那个朝代消失败亡之际,他该怎么办?如果你不是贵为皇帝的师傅,朝代消亡,我们下走小民,没有关系。你来了我们照样吃饭穿衣,他来了我们也照样吃饭穿衣。可是你贵为皇帝的老师,在这场变故中,你该怎么办?“庇根枝叶从来重”,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我们的文化是久远的,保留文化才最重要。要保护根株,要延续根株,这才是重要的。“长夏阴成且小休”,现在已到了长夏了,花虽落了,枝叶长成了,树荫也长成了,这就是辛弃疾说的“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15](P1955)该走就走,只要尽了责任,花虽落了,但有枝有叶,都长成了。而且杜甫曾写过一首诗,咏瓜的架子,他说:“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16](P615),该开的花开了,该结的瓜结了,把架拆掉,这我也不推辞。 《红楼梦》的诗词写得很好,林黛玉的《葬花词》写得也很好。在《红楼梦》中,托拟林黛玉的身世,以林黛玉的年龄写的《葬花词》,曹雪芹写得很好。但如果真与中国大诗人、词人相比,像杜甫说的“一片花飞减却春”,就知道层次的不同,哲理的深浅,幽微曲折,言外意思的多少是有所不同的。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鄂.红楼梦[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苏轼.水龙吟[A].唐圭璋.全宋词[Z].北京:中华书局,1965. [3]王国维.水龙吟[A].王国维遗书:第5册[Z].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4]左思.咏史[A].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Z].北京:中华书局,1983. [5]白居易.井底引银瓶[A].白氏长庆集:卷4[M].《四部丛刊》初编本. [6]冯延己.鹊踏枝[A].曾昭岷.全唐五代词[Z].北京:中华书局,1999. [7]李煜.乌夜啼[A].全唐五代词[Z].北京:中华书局,1999. [8]王国维.玉楼春[A].王国维遗书:第5册[Z].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9]陈宝琛.次韵逊敏斋主人落花四首[A].沧趣楼诗集:卷8[M].北京文楷斋刊本,1938. [10]孟浩然.春晓[A].孟浩然集:卷4[M].《四部丛刊》初编本. [11]辛弃疾.摸鱼儿[A].全宋词[Z].北京:中华书局,1965. [12]朱彝尊.桂殿秋[A].曝书亭集:卷24[M].《四部丛刊》初编本. [13]李煜.浪淘沙[A].全唐五代词[Z].北京:中华书局,1999. [14]无名氏.金缕衣[A].才调集:卷3[M].《四部丛刊》初编本. [15]辛弃疾.汉宫春[A].全宋词[Z].北京:中华书局,1965. [16]杜甫.除架[A].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原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