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花名” 第六十二回宝玉之生日代指康熙帝即位;宝琴、平儿、邢岫烟之生日则代指康熙即位之初的另外三大势力,即台湾郑氏集团、清初“三藩”和蒙古族势力。 本回之“占花名”,也写“四人”之生日,只不过其代表人物发生了变化。康熙帝改由薛宝钗代表,郑氏集团改由探春和林黛玉代表,“三藩”改由李纨代表,蒙古族改由史湘云代表。同时还写到了麝月、香菱和袭人之“生日”,与“四人”之生日一样,是另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生日。 由怡红院丫鬟凑钱为“四人”庆祝生日,意指南明已基本灭亡;而所谓“柳五儿气病”,则点出此处之时代背景在永历帝亡命缅甸期间。 1、薛宝钗 “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 宝钗掣中“艳冠群芳”之牡丹,代指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帝即位,此时清朝已基本统一中国大陆。故众人道:“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 “任是无情也动人”一句出自唐代罗隐《牡丹花》诗,借以喻清朝,犹如谓清朝虽“无情”(残暴)却使人“动心”(降清)。 牡丹为“群芳之冠”,可以“随意命人”。宝钗命芳官唱一支,芳官便唱道:“寿筵开处风光好。”此处明点此日也是宝钗之生日,即康熙帝即位。 众人说“这会子很不用你来上寿”,于是芳官“细细的唱了一支《赏花时》: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赏花时》是《邯郸梦》第三折何仙姑的唱段。《邯郸梦》写何仙姑要去参加蟠桃宴,吕洞宾下凡度人来代其在天门扫花。吕洞宾在邯郸遇卢生,让其头枕磁枕做了一个黄梁美梦后,带其上天执帚。《赏花时》是何仙姑嘱吕洞宾快去快回,不要惹事,不要醉酒,以免错过蟠桃宴。“剑斩黄龙一线儿差”:《指月录》中说吕洞宾曾祭剑斩杀黄龙禅师,被黄龙收去宝剑,将其扣押,后其师出面方免。“东老”:湖州沈氏,家贫好客。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云: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吕洞宾好饮,曾酒醉岳阳楼。 第十七回“元妃点戏”之第三出为《仙缘》,脂砚道:“《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意指《红楼梦》第三大部分写南明之亡。(详见第十七回“元妃的四出戏”)南明也和卢生一样,做了个富贵发达的美梦。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帝登基之时,南明永历帝正亡命缅甸。此处芳官之《赏花时》,即指清廷命吴三桂入缅擒回永历帝。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在平西王吴三桂的请求下,清廷决定出兵缅甸,迫其交出南明永历帝。顺治十八年(1661)十一月,吴三桂和定西将军爱星阿率军入缅。十二月,缅甸交出永历帝,吴三桂班师。康熙元年(1662)三月,清廷以擒获永历帝诏告天下。四月二十五日,吴三桂缢杀永历帝于昆明。(顾诚《南明史》) 第六十二回“宝玉之生日”即写康熙帝即位,此处用宝钗替代宝玉则更是明点;宝钗代指清朝。 2、探春 “众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 “日边红杏倚云栽”一句出自出唐代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此处借来做了谜面,谜底为郑成功。“日”,代指隆武帝;“边”,“变”也;“红杏”,“朱姓”也,明朝国姓。“日边红杏”即“皇帝赐姓朱”。郑成功是郑芝龙之子,初名森,隆武元年(1645),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赐郑森姓“朱”名“成功”,“以驸马体统行事”。 郑森自称和被称为朱成功、赐姓、赐姓成功、国姓成功、国姓爷、郑成功都是由此而来。“倚云栽”则喻大树,郑成功号“大木”。黄宗羲《赐姓始末》:“(朱成功)弘光时入南京太学,闻钱谦益名,贽为弟子,谦益字之曰大木。”“大木”寓“大木寄危厦”之意。“日边红杏倚云栽”一句,同时寓含着郑成功之“国姓”及“大木”之号。 所谓“瑶池仙品”,代指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之郑成功。顺治十六年(1659)永历帝亡命缅甸后,郑氏集团成为南明抗清之主力,郑成功成了南明之旗帜。 “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事指永历九年(1655)郑成功被永历朝廷封为延平王。 所谓“必得贵婿”,意指郑成功即将出兵收复台湾。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康熙登基;二月,郑成功出征台湾。 3、李纨 “众人瞧那签上,画着一枝老梅,是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注云:‘自饮一杯,下家掷骰。’” “竹篱茅舍自甘心”一句出自宋代王琪《梅》诗,借以形容清初“三藩”。“竹篱茅舍”,代指“三藩”镇守之云南、广东、福建等边疆地区。“自甘心”,形容“三藩”对清廷之封赏心满意足。当掣中此签时,李纨笑道:“好极。你们瞧瞧,这劳什子竟有些意思。”又道:“真有趣,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 4、史湘云 “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注云:‘既云香梦沉酣,掣此签者不便饮酒,只令上下二家各饮一杯。’” 第六十二回“邢岫烟生日”,代指康熙即位时之蒙古族势力。史湘云和邢岫烟都代指蒙古族,故此处用史湘云替代了邢岫烟。 “只恐夜深花睡去”一句出自宋代苏轼《海棠》诗,黛玉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而第六十二回之酒令暗写北元之降清(金),所以此处黛玉和宝玉不愿共贺史湘云。“宝玉先饮了半杯,瞅人不见,递与芳官,端起来便一扬脖。黛玉只管和人说话,将酒全折在漱盂内了。” 5、麝月 “大家看时,这面上一枝荼縻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那边写着一句旧诗,道是:开到荼縻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 “开到荼縻花事了”一句出自宋代王琪《春暮游小园》诗:“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荼縻花开在春末夏初,荼縻花开过即意味着春天结束。苏轼《杜沂游武昌以荼蘼花菩萨泉见饷》诗:“荼縻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宋代任拙斋《荼縻》诗:“一年春事到荼縻。” 麝月是宝玉的大丫鬟之一,其特点是伶牙俐齿。比如第五十二回教训坠儿之母,第五十八震吓夏婆子。宝玉的大丫鬟都代指朱明大臣。 第二十回宝玉认为麝月“公然又是一个袭人”,其时代背景在南明建立之初。脂砚道:“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所谓“袭人出嫁”,代指洪承畴等之降清,即北京朱明大臣之降清。 第二十一回脂砚道:“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所谓宝玉“得宝钗之妻”,意指清朝取代朱明;而所谓“麝月之婢”,则点出麝月所代表的明臣也将降清,主要代指南明大臣之降清。此即所谓“麝月之生日”。 麝月掣中荼縻花,表明“麝月”将在南明灭亡之时降清,故谓“韶华胜极”。其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三春”代指南明三帝及其三个小朝廷,“送春”犹如谓为南明送行。 6、香菱 “香菱便掣了一根并蒂花,题着‘联春绕瑞’,那面写着一句诗,道是:连理枝头花正开。注云:‘共贺掣者三杯,大家陪饮一杯。’” 香菱掣中并蒂花,虽然签上题着“联春绕瑞”,但实际上借以指香菱与甄英莲是“并蒂花”,甄英莲代指“洪建”之南京朱明,香菱代指南明。菱花与莲花都开在夏天,在荼縻花开过之后。 “连理枝头花正开”一句出自宋代朱淑贞《落花》(一作《惜春》)诗,借以代指南明之建立,所以此日也是香菱生日。“连理枝头花正开”的下句为“妒花风雨便相催”,其中隐含着南明的命运。 7、林黛玉 “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 “莫怨东风当自嗟”一句,出自宋代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诗:“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光,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欧阳修之《明妃曲》写“昭君出塞”,借以代指郑成功移师台湾;“明妃”代指郑成功。(详见第六十四回“五美吟”之“明妃”)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犹如谓自古英雄皆如此,郑成功只能感叹生不逢时了。将有关探春的诗句与此处对看,比如:第五回探春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红楼曲“分骨肉”:“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第二十二回探春“风筝”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林黛玉代表南明,探春代表郑成功,此处用林黛玉替代探春,意谓南明虽然已亡,但朱明香火随郑成功转移到了台湾,意指郑成功移师台湾后仍奉朱明为正朔。所以当众人说“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时,“黛玉也自笑了”。 宝琴和探春都代表郑氏集团,宝琴生日也就是探春生日,此处用林黛玉替代探春,那么此日也是林黛玉生日,代指郑成功移师台湾。 芙蓉又称秋牡丹,故要求“牡丹陪饮一杯”,意指南明还有台湾郑氏集团与清廷相抗。 8、袭人 “袭人便伸手取了一支出来,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旧诗写着道是:桃红又是一年春。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 第十七回众人为花溆曾拟题“武陵源”,又拟“秦人旧舍”。宝玉道:“‘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桃红又是一年春”一句,出自宋代谢枋得《庆全庵桃花》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签上又题“武陵别景”,借以点出“避乱之意”。 郑成功移师台湾之后,南明基本灭亡,不愿屈膝侍清之明朝宗室和南明人士或隐居、或出家,即所谓“寻得桃源好避秦”。此处之袭人代指明朝宗室和原南明文武官员。桃花开在二月,第六十二回说袭人生日为二月十二日,所以此日也是袭人生日,代指南明人士“避秦桃源”。 “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辰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杏花者探春,同庚者香菱、晴雯、宝钗三人,同辰者黛玉,同姓者芳官。诸“同”者同饮,意谓此日也是众人生日。 “众人因问几更了,人回:‘二更以后了,钟打过十一下了。’宝玉犹不信,要过表来瞧了一瞧,已是子初初刻十分了。” “子”为地支的第一位,此处之所谓“子初初刻”代指康熙元年(1662)。 本回还由袭人之“避秦”,引出宋恭帝之出家。宝玉早起发现妙玉之贺贴,其上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不知如何回帖,欲去问林黛玉,却碰上了邢岫烟。邢岫烟介绍了她与妙玉的关系(详见第五十七回“《红楼梦》中的蒙古”),然后道:“他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故又或称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称‘畸人’的,你就还他个‘世人’。畸人者,他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如今他自称‘槛外之人’,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出自宋代范石湖(范成大)之《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而范诗则化自唐初诗僧王梵志之《城外土馒头》:“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世无百世人》:“世无百世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畸人”,与“世人”(“世中扰扰之人”)相对。《庄子·大宗师》:“畸人者,畸(jī不同)于人而侔(móu等同)于天。”所以所谓“槛外之人”代指佛教出家人;“畸人”则指道教出家人。妙玉自称“槛外人”表明宋恭帝已出家,即南宋已亡,这里借以指南明之亡。宝玉“如醍醐灌顶”,连忙写了“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之回帖,亲自送去栊翠庵,“只隔门缝儿投进去”。 宝玉回来后随即命芳官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这里显然是指清朝之“剃发易服”。湘云之葵官代指满蒙,蒙古族大部早已剃发降清,故谓“葵官本是常刮剔短发”。宝琴之荳官代指台湾郑氏集团,尚未剃发降清,故李纨探春命荳官“打扮了一个小童,头上两个丫髻”,这是典型的汉人小童打扮,宝琴名其为“荳童”。满人则自小剃发留辫。 清初的剃发标准,是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只留脑后小手指细的一绺,拧成绳索一样下垂,蓄发部位只有金钱般大小,故称“金钱鼠尾”。后蓄发部位逐渐移到头顶,面积逐渐变大,辫子也越来越粗,从鼠尾变为猪尾、牛尾,到清末演变为今人熟知的“阴阳头(半瓢)”。“剃发易服”是清朝特有的民族征服政策,遭到了广大汉族民众持久、激烈的反抗。清廷则鼓吹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史湘云将葵官改名为韦大英即合此意,谓其中“暗有‘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 本回怡红寿宴开始前芳官的发型为:“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众人说:“他两个(宝玉芳官)倒象是双生的弟兄两个。”再看宝玉的发型。第三回宝玉第一次登场亮相:“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第二十一回湘云为宝玉梳头:“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 芳官将周围的短发剃去后,就只剩下头顶的一根辫子。这是清朝入关后经汉人无数次反抗而逐渐形成的发式,蓄发部位已由脑后移到头顶。 宝玉和芳官发型完全一样,故众人说他们是“双生的弟兄两个”,那么芳官剃发也就等于宝玉剃发。第七十八回秋纹描绘宝玉道:“这裤子配着松花色袄儿、石青靴子,越显出这靛青的头,雪白的脸来了。”宝玉之“靛青的头”与芳官之“碧青头皮”一样,是“剃发易服”的标识。而宝玉即传国玺,代表朱明皇权,“宝玉剃发”即指朱明剃发,所以所谓“宝玉剃发”,实际上意指清朝已取代朱明。 《红楼梦》作者是明朝遗民,有着浓厚的华夷思想。芳官笑道:“咱家现有几家土番,你就说我是个小土番儿。况且人人说我打联垂好看,你想这话可妙?”“番”,旧时对西方边境各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称呼。“打联垂”,应指当时的一种番邦发式,第五十二回代指荷兰人的“真真国女孩子”也“打着联垂”。宝玉道:“这却很好。我亦常见官员人等多有跟从外国献俘之种,图其不畏风霜,鞍马便捷。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 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耶律”,辽代契丹族皇室姓氏。 宝玉叫芳官“耶律雄奴”,佩凤、偕鸳、香菱等听见了便学着叫,却叫成了“野驴子”。宝玉见人人取笑,恐作践了芳官,道:“海西福朗思牙(法兰西),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如今将你比作他,就改名唤叫‘温都里纳’可好?”“众人嫌拗口,仍翻汉名,就唤‘玻璃’。”“福朗思牙”即法兰西,“温都里纳”和“玻璃”之名似乎好听一些,但实际上离中华越来越远,越来越“土番”。 平儿在榆荫堂还席时,有人回说:“甄家有两个女人送东西来了。”意指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从缅甸擒回永历帝。平儿代指“三藩”。随即又有东府中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此即指康熙元年(1662)四月二十五日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杀于昆明。 贾敬即嘉靖(详见第十一回“贾敬”)。嘉靖帝崇信道教,宠信严嵩,酿成了“壬寅宫变”和“庚戌之变”,时人讥之曰:“嘉靖者,家尽也。”贾敬则是嘉靖的翻版,也一味好道,家事一概不管。用贾敬之死代指永历帝之死,是取嘉靖之“家尽”,代指南明之亡,亦即朱明之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