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也谈鲁迅茅盾贺红军信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陈福康 参加讨论

     阎愈新教授发现的鲁迅、茅盾致中共中央的信,其文献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不过,茅盾生前多次讲过,他没有起草过此信;而从文字上看,也不像是鲁迅写的。我研究了刊载这封信的同一期《斗争》杂志上发表的《满洲三千万同胞的代表的来信》,又根据鲁迅日记的有关线索,推测那封贺信可能是萧军代笔,我另有拙文将在《解放日报·朝花》发表,希望大家批评讨论,这里便不多说。
     在上述拙文写好寄出后,欣喜地读到9月25日《文汇报·笔会》上倪墨炎先生的《关于鲁迅茅盾贺红军的信》。倪先生也认为这封信不可能出自鲁迅或茅盾的手笔,但他“认为是史沫特莱和她的中文秘书”写的。对此,我有怀疑。一是史沫特莱有没有用中文“起草”信的能力?据我所知,她是不懂中文的。就在这封贺信写作的前六天,茅盾、萧军和史沫特莱都去了鲁迅家。《鲁迅全集》日记卷对此有注释:“史沫特莱及其友人格兰尼奇为具体了解东北人民抗日斗争情况,请鲁迅邀萧军等来谈义勇军事,由茅盾翻译。”可见史沫特莱连中国话也听不懂。二是史沫特莱这时有没有“中文秘书?”如果有,她为何与鲁迅、萧军谈话时不让自己的秘书来翻译,却要请工作很忙的茅盾代劳?再说,我认为是萧军写的那封信(写于这封贺信前五天),肯定也是通过史沫特莱寄去的,那么,鲁迅为何不请自己熟悉的萧军代笔,而让史沫特莱的“中文秘书”代笔呢?
     倪文还怀疑鲁迅有没有可能看过信中提到的中共文件,怀疑鲁迅是否知道信中提到的红军动向和各地群众运动。我认为,党中央有关文件及红军动向,鲁迅正是从史沫特莱那里看到或听到的;至于各地的群众运动,善于读报的鲁迅也完全可以用“正面文章反看法”或从报缝中透露的消息中获知。我们不能排除此信由他人起草后“未经鲁迅过目”的可能;但信的主要内容应是鲁迅口授。鲁迅如果没有看过中共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等文件,不知道“最近红军在山西的胜利”以及“北平、上海、汉口、广州的民众”的斗争,那么,他怎么会向茅盾提出要寄这封信呢?
     倪文还提到有“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一句话的另一封信,认为其作者“可能是宋庆龄”,并认为此信“也由史沫特莱起草,似不必怀疑。”史沫特莱本人不可能起草中文信,已见前述。而包含有“在你们身上……”一句话的信,据阎先生考证,正是同一期《斗争》上发表的《全国XXX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来信》。这“XXX”如果解释为“宋庆龄”,在文理上不通。看来,倪先生未曾看过这封长达5千字的信。因为此信讲的都是全国学生界抗日运动的情况,与宋庆龄的身份完全不合。而且从内容看,不可能是由别的人代笔的。
    原载:《鲁迅研究月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