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试论文艺学美学本体论研究的哲学根据 ——兼与于茀同志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弘 参加讨论

     文艺学美学领域本体论问题的提出,是我国美学界近年来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采取批评的态度。于茀同志《关于文艺学美学领域的本体论问题》一文(载《文艺研究》1993年第2期,以下简称“于文”)特别从哲学角度进行了驳难,可以说是批评意见更具理论意味的集中体现。
     批评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因为在倡议文艺学美学的本体论研究并进行初步探讨的过程中,确实有些涉及哲学基础的问题尚未来得及澄清,对所借鉴的国外理论学说的理解也有待深入。但仅仅因为这些不足,于文就认为本体论问题的提出“是误入歧途的表现”,那还无法令人信服。
     坦率地说,我的观点和于文截然相反。我认为,一旦真正从哲学基础上弄清了文艺学等学本体论研究的理论性质与内容,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只会更加清楚。同时必须指出,于文从哲学方面对本体论及有关问题的述介并不全面,正是这一点妨碍了对文艺学美学的本体论研究作出应有的评价。下面,我就从文艺学美学的本体论研究的哲学根据入手,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推动这方面的理论建设。
    一、文艺学美学的本体论关怀
     作为哲学范畴的“本体论”,被引入文艺学美学的领域,并不是概念的误植或滥用。相反,这样做有文学艺术和哲学在功能机制上的共同点为依据。
     什么是“本体论”?广义地说,本体论是“关于存在〔是〕的学说”(Lehrevom Se-in)。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家把这个希腊名词引入哲学,就是这样定义的。在许多场合,它也被称为“存在论”。本体论原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它研究事物的根本规定。从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到现代,对事物根本规定的理解是不同的,其中也涉及思维的规定和事物的规定的关系问题:二者能否同一,究竟何者为先?而思维的规定又往往通过述谓判断作出,所以本体论“寻求经验的完备性,和符合语言习惯的字面分析的正确性”。[①]
     对于文学艺术,情况并不例外。文学艺术是什么?这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就涉及对文学艺术的根本规定的不同理解。关键在于,站在今天的理论思维水平上,应该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文艺学关学提出本体论的研究,很大程度是为了这个目的。可惜于文对此轻轻放过了,并未认真对待应否对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定进行新的探索的间题。是否于文实际上认为,文学的观念,艺术的观念,都毫无更新的必要呢?
     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论述,艺术和哲学思维,都属于头脑把世界当作整体来掌握的可能的专有方式。虽然这一 “掌握”(Aneignung),或更确切说“使属人所有”,方式上允许有不同,但与世界的关联是共通的。文学艺术尽管有各种特性,但无法割断也无法否认与世界的联系,这一点文学艺术和哲学没有什么两样。正因为此,作为艺术哲学的文艺学美学同样需要说明:文学艺术是怎样建立起同世界的联系的?它以何种尺度显现世界的存在?……像这类间题,也属于本体论思考的范围。
     所以,文艺学美学和哲学虽分属不同学科,但并不妨碍文艺学美学也可以有本体论的关怀。在这方面,文艺学美学试图更深入地探论文学艺术通过现象展示以把握世界的根本属性。应该强调的是,由于文学艺术不是用抽象、逻辑和概念的方法来对待世界,它掌握世界的功能机制优于实证科学和思辩科学,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哲学已认识到这一点,不少哲学家均以艺术对科学的优越性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阿基米德点。在此形势下,文艺学美学更有责任从本体论的角度,把这一课题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
     尤奈斯库说过:“既然艺术家是直接对现实有所理解,因此他便是真正的哲学家。他的伟大正是从他丰富、深刻、尖锐的真正哲学式的看法和生动有力的哲理中而来的。”[②]我以为,这话对文学艺术研究者同样适用。但于文把文艺学美学和哲学当作互相割裂的两门学科,看不到二者的联系,并以此为根据反对把“本体论”的范畴引入文艺理论。事实上,文艺学美学作为艺术哲学,本身就是哲学与文学艺术的临界学科。在文学史上,文艺学美学引入哲学范畴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本质”、“经验”、“形式”、“主体”……所有这些,哪一个不是来自哲学的概念?但于文无视这些事实,即使勉强承认文学或艺术的审美对本体论问题有特殊的意义,也坚持认为那只是哲学解决本体论问题的一种权宜之计。这样做,不仅极大地贬低了文学艺术的功能作用,而且粗暴地剥夺了文艺学美学的独立地位,把它打成了哲学的奴婶。日本著名的美学家竹内敏雄指出:“现代美学希望扩大原先侧重于艺术美的对象领域,对艺术的要求是不仅仅涉及它的美,而且把美之外、美之上的要素也收进研究的范围内。”[③]显而易见,于文的态度正好背离了这一总趋势。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文艺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