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究竟如何理解“美的规律”的客观性 ———兼与曾簇林先生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陈海静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所提出的“美的规律”只能是主客辩证统一的规律,因此并不存在着一个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客观的“美的规律”。“美的规律”只能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中,而且是不断生成着的,它并不是一个独立自在的认识对象。不能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实践一元论理解成旧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内在尺度”是人的尺度而非物的尺度。
    关键词 美的规律;内在尺度;主客统一;实践;认识;一元论
     马克思的《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其中关于美的论述历来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美学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是,由于这只是一部手稿,许多思想仅仅是纲要性地提及,并没有充分展开,因此,后人对于某些语句的阐释有时难免会产生各种分歧,这些分歧在某些方面已不仅仅是枝节问题的分歧,而直接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不同理解的问题了。所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对于准确阐释这部手稿内的美学思想就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感到过去的理论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本意的某些偏离,因此,“回到马克思”也就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一研究态势自然也影响到了美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重新解读。比如,“内在尺度”问题的重新提出就反映了当前美学界这一研究的致思取向。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曾经提出“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以及“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两个理论命题。在这里,内在尺度究竟是属于人的尺度还是属于客体对象的尺度,国内美学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学者对这两个命题又重新提及并多有论争。其最早是以陆梅林先生发表在《文艺研究》上的一篇文章引起的。[1](P4—10)该文认为,内在尺度是客体对象的尺度而非主体的尺度,因此,美的规律是客体的规律而不是主客统一的规律。此后,应必诚先生、朱立元先生都曾撰文对陆先生的观点进行了商榷,他们认为内在尺度只能是人的尺度。[2]接着,曾簇林先生也就此问题先后发表了三篇文章,对应先生、朱先生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为陆梅林先生进行辩护。[3]在文中曾簇林先生坚持认为,内在尺度就是客体对象的尺度,美的规律只能是客体的规律。因此,在她看来,那种将美的规律视为主客统一的规律的看法只能是唯心主义二元论。
     然而,从曾簇林先生这三篇文章的论证来看,她对应必诚先生和朱立元先生的驳难是存在疑问的,无论是对德文语法的分析还是对于唯物主义的理解,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以下拟结合其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一些简要的评析。
    一
     我们首先从德语原文的语法分析入手。
     马克思这段话的德语原文是:
     Das Tier formiert nur nach dem Maβund dem Bedurfnis der species [Gattung], der es angehrt,Whrend der Mensch nach dem Maβ jeder species zu produzieren weiβ und uberall, das inh rente Maβ dem Gegenstand anzulegen weiβ; der Mensch formiert daher auch nach Gesetzen der Sh nheit. [4](P370)
     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这段文字的翻译是这样的: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p58)
     这里,由于马克思对于内在尺度(das inh rente Maβ) 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说明,所以,它到底是指人的尺度还是指客观对象的尺度就成为人们争论的一个焦点。
     应必诚先生在《〈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这篇文章中认为, das inh rente Maβ (内在的尺度)在这段德文中是作为第四格直接宾语出现的,其中的形容词inherent (内在的)要求第三格名词来说明其归属,但在原文中没有出现,被省略了。因此,谁的尺度就有两种可能的解释,既可以解释为主体人的尺度,也可以解释为客体的尺度。因此,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只能从上下文的语境以及马克思整个思想的基本精神来确定。[6](P161)
     曾簇林先生在《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客观性再说》一文中则认为,inh rent是形容词,并非及物动词inherierent,只有在用动词表示“存在于……之中”或“寓于……之中”这样的含义时,才要求第三格名词,因此并不存在两种可能性之说。[7](P72—73)
     事实上,曾簇林先生在此问题上对于德文的解释是不够准确的。在德文语法中,一些形容词可以有一个或若干个宾语作为补足语,形容词对宾语补足语有固定的格的要求。这就是说,在德文中,除了一些动词以及介词后面需要跟第三格名词以外,有一部分形容词确实也是要求第三格名词的,而inherent就属于此类形容词。比如,在die einer Sache inh rente Proble matik (事情所固有的问题)这一例子中,Sache为阴性名词(事情),也就是说其前面的不定冠词本应为eine,但由于要变为第三格,也就相应地变成了einer。由此来看,应必诚先生对于德文的分析是正确的。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思想战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