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审美反映的定位之解析 ———与郁沅先生就《感应美学》的艺术反映论问题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贺天忠.范司永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美学界对艺术反映论的探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一是用审美感应论、形象思维论等代替艺术反映论;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论推导审美反映论或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能够替代艺术反映论的概念范畴如艺术生产论、审美中介论、艺术掌握论等等。这两种探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还存在着不够完善的地方。审美感应论是否包容了审美反映论,后者是否只是审美感应中的物本感应,是否可以取代审美反映论。这些都直接牵涉到艺术美的本质问题解答,如果对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仅作狭隘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在审美反映论与审美感应论二者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不够周密的看法。
    关键词 反映论;能动反映论;艺术反映论;审美反映论;审美感应论
     新近拜读了郁沅教授集十余年学术研究之精华的《感应美学》(与倪进先生等合著)一书,我对这位学术前辈充满了崇敬之情。目前像《感应美学》这样成一家之言,具有新颖的美学研究视角和不落俗套的思想体系,精深独到而能给人深刻启示的美学专著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是开辟文艺美学研究新境界的一种成功尝试。在为郁先生新著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激发了我“吹毛求疵”的好奇心,现把我对《感应美学》艺术反映论问题上感到困惑的几点粗浅的想法谈了出来,以就教于郁先生。
    一、文艺反映论之争与“心物二元”的审美感应论

     艺术反映论是解决文艺本质的重大理论问题,新中国以来的文艺理论界对文艺反映论的认识经历了三大阶段,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从中可以探视我国对文艺理论哲学深层次思考的轨迹。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至70年代中期,前苏联左的文艺理论模式独霸文艺论坛。这一时期,我国的文艺美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前苏联文艺理论模式的生吞活剥的移植和嫁接,[[1]也可以说主流是西方源远流长的唯物主义摹仿说为基础的文艺美学观,尽管认识到文艺的本质是对社会生活反映的意识形态,但“工具论”、“他律论”居于绝对主导的地位,强调文艺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性质及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功用,也没有把文艺意识形态和一般社会科学意识形态从反映方式上深入进行区分。说到底,是把哲学认识论直接推演到文艺理论上,把文艺看作同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主要是认知,给人提供真理性的认识。出现了僵化的、机械的甚至带有政治专制色彩的大一统的文艺理论,有的学者称之为“政治———社会批评”模式或文艺理论上的“庸俗社会学”。[2]
     第二阶段是70年代末进入新时期以来,文艺理论界初步自觉,由“他律”走向“自律”。对前苏联那种已经过时的、不符合文艺创作实际的带有强烈机械唯物主义政治功利色彩的纯认识论模式的文艺美学进行了深刻的怀疑、反思和批判,以寻求文艺的“审美本质”、“审美性”或“美学规律”作为根本任务,认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就是审美情感。[3]
     第三阶段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审美反映论初步达成共识并加以具体化。文艺美学界又就文艺美学的认识论、审美反映论或审美性问题展开了更广泛深入的论争,提出以“审美反映代替反映论”,[4]力图改变过去把哲学原理的反映论不加具体规定和改造直接引入文艺美学的做法,对文艺反映论加以具体化、审美化。概括这场时断时续的论争,形成了两种解决审美反映论具体化的途径和方法:一是借用相关范畴的概念来替代。如郁先生在一系列学术论文及《审美意识论稿》、《感应美学》中借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感应论”来代替文艺反映论方面的探讨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更多的学者从形象思维和艺术思维的角度来探讨艺术反映论问题。另一种是肯定反映论并对其进行适度的修正限定。如钱中文、王元骧、黄颇、谭容培等先生,把哲学反映论加上审美二字,对旧文艺美学的反映论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直接把哲学反映论等同于文艺反映论理论结构上的缺陷。有的用马克思艺术生产论来解释文艺反映论,如何国瑞先生认为“发现性的精神生产对世界的掌握则是以反映论的认识论为理论基础的,发明性的精神生产对世界的掌握则是以反映论的创造论做为理论指导”[5];还有的用马克思的艺术掌握论、审美中介论探讨文艺反映论问题等等。这几种方式总起来看也属于取代论,实际上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寻找新的范畴或对已有的范畴作出新的阐释来取代哲学反映论或者说对审美反映论进行具体化。这些研究都有可取之处,也都还有不够完善之处。郁先生对感应论虽作了十分深入的思考,但把反映论看作是感应论中的物本感应,感应论包容了反映论,以感应论代替反映论,这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让学界普遍接受可能还要作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解决感应论和反映论两者之间的理论相冲突的问题,并对感应论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使之包容在审美反映论中,至多与审美反映论对等。就审美反映论来看,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同哲学反映论有哪些根本的区别,仅仅把哲学反映论加上“审美”二字,是否就解决了艺术反映特殊性的问题,也还有深入进行研究的必要;另外艺术生产论、艺术掌握论、审美中介论等与审美反映论属于不同的范畴,与审美反映并不直接对等或等同,也需要通过大量论证分析才能实现与审美反映论理论上的融合和沟通,才能揭示审美反映论的具体确切的内涵。特别是审美反映论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典著作中,并没有明确使用这个术语,给出定义性的说明,只是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论中,若以此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更需要通过大量系统周密的论证,使之符合马克思主义,而不能像有的学者直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审美反映论”,[6]答案似乎是现成的。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襄樊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