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关于“本体论”的本体性说明 —兼与朱立元先生商榷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高建平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朱立元先生注意到“本体论”概念误释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这是有意义的,但在具体论述上存在许多值得商讨和理清的问题。此文围绕朱立元先生文章中涉及到的哲学史上的情况,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同时对这些材料作了富有针对性的、充分的说明。
    最近读到朱立元先生的《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以下简称《误释》)一文。朱先生注意到当前在哲学,美学和文艺评论文章中对“本体论”一词的运用存有不妥当的情况,提出要加以“梳理”,以“厘清其准确意义”。这当然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很有必要。然而,对朱先生在文章中的具体论述,我却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直率地说,我基本上不能同意该文章的主要论点。
    朱立元的文章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从古希腊哲学到17、18世纪的理性主义哲学,再到当代存在主义哲学,还捎带提到近、现代中国哲学,要把这些问题分别说透,恐怕不是一、两篇文章所能完成的。我在此仅围绕《误释》一文所涉及到的哲学史上的情况,提供一些材料,同时对这些材料的含义作一些针对性的说明,也以此与朱先生商榷。 
    
    

    朱立元的文章认为“本体论的含义不是本源、本质”,而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是“误译”。他经过一番词源学的讨论,断定ontology应译为“存在论”,而不应译为“本体论”,由于“‘本’、‘体’二词均有根本、根据、本原、本性、等意,二词合用于一‘论’,给人的印象便是探究宇宙、世界、天人之本质、本原、根据、第一原因的学说。这就离开了
    ontology(存在论)的本意。”
    这种所谓的“本意”是否存在?是谁的“本意”?在《误释》一文中,我们看到了对本体论历史的几个描述。第一个描述是认为,柏拉图的《巴曼尼德斯篇》为本体论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把本体论建设成为一门学科。“以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神学本体论(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至笛卡尔的二元本体论,再到黑格尔的《逻辑学》关于理念本体论推演,都是亚里士多德本体论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自笛卡尔开启近代哲学的新路子后,……本体论研究的地位在降低。”但与此矛盾的是,在笛卡尔生活的时代,本体论(ontology)这个词才开始出现,并在笛卡尔以后的沃尔弗那里明确了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
    第三,海德格尔“标志着本体论的现代复兴”,“本体论在形而上学中的地位重新大为提高”。
    这三点描述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我拟分三个部分来对之分别加以考察。在这一部分,我们先考察他的第一点描述,而把重点放在本质与本源上。
    ……
    阅读全文请下载附件!!
    

    原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