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钟嵘《诗品》评价张华诗歌为“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这不免失之于偏颇。张华秉承儒家气质,追求刚勇、侠义的精神,身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豪情,在其诗歌中颇具慷慨豪迈之音和雄壮其骨,洋溢着阳刚的美学风貌,从而达到了侠骨与柔情兼具,“诗如其人”的境界。 关键词 钟嵘;张华;阳刚;柔情 钟嵘在《诗品》中说:“(张华)虽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犹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首先,钟嵘肯定了张华的五言诗在西晋诗坛的地位,声誉远胜过前代的五言诗人。其次,钟嵘也指出张华五言诗存在的遗憾,依据是当时“疏亮之士”的评价,认为诗中反映儿女情过多,而风石之气太少。这里,“风云起”指的是英雄气。钟嵘在《诗品》中将张华列入中品倒不失为公允,从诗歌成就和才情等方面来看,张华毕竟不及曹植、陆机和谢灵运等人,然而“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的评价却令人难以苟同。张华的诗歌成就略逊于上述几位,并不等于说他的诗歌风格和表现内容是单调的,就目前所存张华的作品来看,钟嵘的评价便明显失于偏颇。钟嵘一人一时之误尚可,但是他独执一端的观点影响了后世诸多的批评家们,竟使张华被误读千余载。在他们的印象里,张华是一位只会写些儿女情长、相思寂寞、.离愁别绪之类内容的诗人。张华与文学研究者们的距.离变得疏运了,人们眼中的张华也已非历史的张华了。 元好问的《论诗绝句》说:“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 显然对钟嵘说张华诗风云少持保留意见,并不完全赞同。沈德潜《古诗源》说:“茂先诗,《诗品》谓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此亦不尽然。元、沈二人虽然提出批评意见,但并未作出详尽的论述,而且他们的言论也没有引起后人足够的重视。这里,还是让我们走进张华的诗歌世界中去看个究竟吧! 在张华诗歌中,具有慷慨激昂、阳刚精神的是《壮士篇》、《博陵王宫侠曲二首》。如壮士篇》: 天地相成荡,回薄不知穷。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震响骇八荒,奋威耀四戎。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读罢这首诗,一位豪志凌云、身手不凡的壮士形象油然显现于面前:跨着宝驹,身背良弓,手握利剑,驰骋奔波于海滨大漠,为的是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建立功名。整首诗气势浑厚,豪情万丈,让读者的心也随着壮士风飚电举的身影而振奋,不禁斗志勃发,大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 《博陵王宫侠曲》第二首写道: 雄儿任气侠,声盖少年场。借友行报怨,杀人租市旁。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腰间间叉素戟,手持白头镶。腾超如激电,回旋如流光。奋击当手决,交尸自纵横。宁为殇鬼雄,义不入圜墙。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身没心不惩,勇气加四方。《壮士篇》中描写的是壮士的整体形象,而此首诗则就侠客的具体行为作出歌颂与描述。一位侠名远扬的英雄少年为朋友两肋插刀,“宁为为殇鬼雄,义不入圜墙”。面对刀枪剑戟,少侠身如闪电,动若流星,尸体纵横遍地。诗人由衷地赞道:“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另外,在《游侠篇》中,张华对战国四公子门下的侠客们给予褒奖;在《博陵王宫侠曲》第一首中,对侠客清苦的生活、近乎遁世的住所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生产自给自足,常与虎豹熊黑为伍。然而,侠客们仍然乐此不悔,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自有一套价值准则和精神追求。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