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上古文学中的博雅型讽谏者形象 ——谏诤者形象研究之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韩维志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以讽谏方式进谏者,一般具有如下特色:饱读诗书,熟悉礼制,服膺传统道德,为人中正平和。本论文分析了先秦史书中的三类讽谏者:宗周大巨、列国卿士、乐师。并指出:随着时代发展,开始出现虚构血成的讽谏者形象。讽谏者的谏诤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政治功利目的,其谏辞所表现的思想虽然驳杂,但又不乏理想成分在内。他们普遍具有帝王师情结。
    关键词 上古文学;博雅;讽谏者
     为臣之道,要求臣必须忧君之事。拾遗补闻,匡扶弼正的谏诤则正是臣子这一职责的表现。谏诤方式有多种,《孔子家语·辩政》将之归结为五种:谲谏、戆谏、降谏、直谏、讽谏。这是颇具代表性的正统观点。①而五者之中,博雅的讽谏最受推崇。
     博雅的谏诤者讲究纤徐从容、进退以礼、态度恭谨温和、言辞切忌尖刻。这一类的谏诤者基本上是在周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周代礼制文化的精髓已深深植入其思想深处。中庸原则指导着他们的为人处世,对于谏诤中的过激言行与尸位无为,他们持同样的反对态度。中正平和,以诗书礼规晓谕君王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以这类方式进谏的博雅型君子,一般都饱读诗书,熟悉周礼,尊崇周代传统道德信条,并身体力行。因而这就限定了:一,他们必须是能接触到周代礼乐文化核心的少数人。二,一般只断限到春秋末期,因为自战国迄秦汉,功利成为上下竟逐的目标,礼坏乐崩,廷臣很少能通晓并信奉礼乐文化,而国君的这方面素养也大为降低。因此,从君与臣两个方面考虑,春秋末期乃是此类谏诤的最后断限。
    一
     这一类谏诤者最主要的是王与诸侯的重臣,这以西周末年的召穆公、卫的石 与鲁的臧哀伯为代表。
     自武王立国起,召公就与周公一道在西周政治活动中充任重要角色,周、召分陕而治,成为支持周室的干城,历代召公都是王朝威望最高、权柄最大的重臣。厉王时的召穆公虎继承了先祖的显位,他沉静详审、博习诗礼、政治道义感强。厉王即位之前,西周就已国势日下,他上台后,又残暴好利,因而引起国人愤怒的非议。为了“弭谤”,他聘请了卫国巫师为耳目,侦伺国人的言论,在他的强力压制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②
     召公对厉王的行为极为忧虑,他身为周室卿士,一方面有对厉王进谏的义务,而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王的尊严,不能疾言厉色,他的谏词博雅中正,是此类谏诤语辞的典范:
    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时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国语·周语上》)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