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是抬举国学还是“戏弄”国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卢新宁 参加讨论

     一大早就从报纸上获知,国学也穿上了博客“时装”。某大网站开通了国学博客圈,近百位学者加盟,其中不乏赫赫有名者。但报道紧接着质疑:“这究竟是国学的繁荣景象,还是网络的炒作行为”?
    刚看报道,心中颇有不平。都信息时代了,1亿多网民的泱泱大国,怎么就不兴我们的国学与时俱进,踏上时代的列车?在我们一直在为国学的衰微焦首煎心之时,老迈国学“被青春撞了下腰”,不正可借机开辟一番新天地吗?
    说实话,国学处境之忧,远自上个世纪就开始了。作为20世纪初西学东渐大背景下的特殊名词,“国学”二字蕴藏的内涵从来耐人寻味。如今百年飘逝,在另一种特殊的时代场景里,“国学”更流转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和象征。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伴随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和文化的多元化倾向,它的存在与发展,生存与式微,愈益与我们民族的文化处境相关联。人们对国学的判断,渐渐上升到一个民族对待自己传统的态度、文化的根基、文化的血脉,乃至在全世界的文化身份上。
    问题是,如此严峻的认识,恰恰与国学特别寥落的现状相对应,巨大的差距,带来了近年来人们对国学命运的沉重“忧心”。这忧心之中最为尖利的一种,不是对国学的学术化研究的不认可,而是对国学的大众化传播的不满意。民众中蕴藏的国学激情,大可从易中天的“冲天人气”中看到,也可以从各种解读经典书籍的异常畅销中看出。虽然很多学者和国学大师拒绝将这样的景象看作“国学热”,但面对这样的场景,那些在象牙塔中甘坐冷板凳的谦谦夫子们,确实也不能只把国学当成寻章摘句皓首穷经的“国故”,还要看到它也可以成为经世致用的大众学问。这才是国学活在时代里的明证。倘若以为国学就是抱残守缺不务时世,发“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之浩叹,只能说他们把这门学问做死了做窄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看网上国学博客圈,就可能有更多的宽容。比起前些天,几个学者为反对浮躁学风和学术腐败,干脆提议所有学者“远离媒体和网络”的倡议,实在是“先进”多了。它毕竟直面了学术大众化、普及化的巨大需求,那些走进国学博客圈的学者们虽然未必都是大家,但也确实具备了大家的包容气象,毕竟没有认为一沾新媒体,自己的学问就掉价了,一接近大众,自己就庸俗化了。
    但网络是个“双刃剑”,要真的让“国学”搭乘网络的时代列车到达应当达到的地方,真的做到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播国学而不是糟蹋国学,还必须让我们的网络有很好的文化态度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否则,以半吊子“国学”,“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或者用吸引眼球的噱头“戏弄”国学,以网络的传播速度和力度,恐怕不仅会败坏了国学的声名,还会糟蹋了国学的精髓。
    说这话不是小人之心,今天打开这个“国学博客圈”就赫然看到了关于“国学复兴,国学圈雄起。谁是东方文化最老的原典?”这样的煽动性话语,以及“现在,又有一个民间英雄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周易》乃一部史前百科全书残篇,蕴涵着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内在秘密。”如此故弄玄虚的噱头,以及“向百名学者讨教”的哗众取宠的PK。可笑的是,这个专题还煞有其事地弄出个“国学原典”的名词,讨论易经、论语、尚书等到底哪本书才是真正的“国学原典”,让稍有文化常识的人就会感其荒谬。某个学者如何突发奇想也许是他的学术自由,但在网络上就这么由着编辑发挥,再跟真的似地“传播”,长此以往,可就真的要导致谬种流传了,估计这与国学大师们的“博客”初衷也相距甚远。
    非常同意汤一介先生的说法,“国学教育应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专业教育,一是通识教育。”前者包藏一个国家学问的根基和功力,后者关乎一个民族文化的血脉和土壤。而在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播中,最难者不在于学者之立言,而在于大众之立德。在人们热切的国学向往中,要让国学之传统真正滋养我们民族的德性,还希望我们的大众传播有更加严肃的责任和担当,有相应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理想,否则仅将目标盯在吸引眼球上,怕只会让严肃的学问庸俗,让普及的知识恶俗,到头来不仅滥用了网络传播方式,而且亵渎了国学文化传统,不是抬举了国学,而是戏弄了国学。
    原载:人民网观点频道2006年8月7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