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失落精神的当前诗歌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学海 参加讨论

     随着大量的诗歌民刊的诞生及其网络诗歌的盛行,在以量显威的同时,却泛滥着过去曾经的小资情调及中产阶级趣味的下午茶等现象,这些诗歌对社会焦点关怀不够,对底层的焦点现象往往予以忽略,依然陶醉在自我欣赏和玩弄词句、营造行距形式排列等技巧上。即使是笔触偶有涉及社会焦点者,也不过是一晃而过的把戏,未能去深究追思,未能在诗里行间体现人的生存价值,生活权利和仁者爱人的深沉思想与真挚情感。例如有一时期矿难不断、有着乌金之称的煤,一下变得臭黑,在呻吟、流血和呼救的坑道里,我们诗人的声音又在哪里?早先诗歌以犀利之笔、简洁又深沉的声音唱出人间疾苦、批判当下时弊的诗歌的人文精神又在哪里。那种为但丁所高唱的“人的高贵!超过天使的高贵”!的人文精神又被抛撇到哪里去了?这就是当下一部分自诩为诗人的作者麻木又忽略着的诗创作的核心所在。至于如何将自己一腔热血融化入煤,让自己就变成煤,与煤一起面对矿难,让诗流出心痛的体验,那更变成一种奢望的要求了。
     自然,我不是说在当下的诗坛并未出现过社会与读者渴望产生的好诗篇,而是因为诗作者大多年轻,他们平坦幸福的环境以及较短较少较窄的人生经历,注定会导致对社会对人生观察的“浅显化诗意”,更由于有的作者平时很少或者缺乏审美素养的积累,所以也就不能较好地去理解和把握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作家应有的人文精神的关怀及其批判性,所以沉溺于小我自我的宣泄而无关世事的作品比比皆是,而昔日那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诗歌成了凤毛麟角。
     那么,大多数充塞于网络、民刊甚至正规出版的纸质文学期刊上的诗歌,他们于读者激不起肉体感受的诗又是怎样在表演的呢。纵观当今诗坛,大致有以下系列:有莫名其妙的黑夜与我,无病呻吟;有下雨了小姑娘在哭,恋爱了小姑娘不哭了,雨也不下了的浅薄;有肉感女孩又变成骨感女孩的迎合异性喜好的烦恼描述;有睡得很久又睡得无聊,又非要在无聊中呻吟出一声放松安逸的样子感觉来的真正无聊;有在秘密花园拧下自我脑袋的梦呓;有用故意的怪异向你表示的只能是空洞太空洞的怪异;有年纪轻轻就以追求平平淡淡在世为人的世故之貌,写一些不切实际、没有生活印痕的平平淡淡,毫无实质;有好风、好天气、好阳光下连续空喊大喊的好;有还是年纪轻轻,就断言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条不知所终的路。其实,除了重复前人就只剩下空虚与空洞了,因为你还不具备因感受生活的深厚基础与感受社会的艰难曲折的人生经历而慨叹人生的条件,你在生活的层面上还没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同样,无聊的爱情虽然真实,但真实得又那么无聊与那么低俗,就更令人心惊肉跳了:“我们听盗版的CD/我们看盗版的书/身心投入地享受盗版的爱情/因为十元一盒的避孕套/连做爱都盗版”。且不说优雅高洁,就连起码的一点社会责任感,也被这津津乐道地在享受“盗版”而又全无愧色的勇气与随之滋生出来的“享受美感”所彻底吞灭了。
     也许诗作者会说,我这是“诗到现实为止”。我不否认诗作者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饱含社会哲理的想法,这是你的理解水平与权利。但诗到现实为止应该说还是不够的。诗当然不能是说教,充当传教士或政治或什么的传声筒,但一首好诗至少它应该不是单纯地描述现实或直白地复印现实的一种现象,诗的生命个性、生命质感,在于诗作者创作心态的生命流向,是人性与艺术的对话与碰撞,是现实的棒拷问诗人灵魂的痛苦呻吟,是质朴、大众、亲和、实在的,它的脉络中永远流着喷溅的血,而不是缓流的水。
     由此可见,当下诗歌失落的,不是简单的市场经济的问题,这是一种精神的失落,确切地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失落。造成失落的原因有三:一是前期“文革”在人们的心中造成了过多的政治伤害,使得人们对政治由“恐惧”、“受骗”到“不感兴趣”,所以由此泛及日常生活中凡追根溯源有涉及到政治因素的,便都故意敬而远之或避而不谈,由此造成无病呻吟风花雪月诗篇的泛滥以及以自我写作为理由的小我,甚至低俗的、泡沫化的诗作的不断涌现。二是70-80年代出生的诗人,在当下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只看到眼前光怪陆离的多元,没有切身感受更不会在历史教育中完全明了在宽松多元的今天,还曾经有过“一言堂”专制与“文化专政”的昨天,他们以为社会天生就是如此,要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干什么?第三,眼下不断富裕起来的生活,以及一味追求这种“小康生活”的紧张节奏,使他们成为只追求小康而忘乎一切的“个人主义”的生活经典,由此,对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不必理解及导致的麻木,就造成了诗人自身及其作品中人文精神的失落。
     诗是记载人生的一块压缩饼干,浓缩的张力在读者的阅读中释放。然许多年来,这块饼干却已被膨化,自以为诗歌是个人化的写作,是个人情感的彻底宣泄,而不问读者与之作者间的“接受美学”关系。或者以坚持口语化写作为幌子,把诗写成泡沫文化中的浪花朵朵,这样的“大众狂欢”有诗意吗?这是一种入庸随丑的胡话粗语,这是一种消费神圣诗歌的浅薄自戕。所以,把热情的诗歌爱好者与阅读者推至冰山那边的,正是诗歌作者自己。读者欲在诗歌的阅读中寻找一点心灵的慰藉和人生感悟的点拨,感受到一点人文气息,你却利用诗歌去放出空洞无味又故作姿态的作秀噪音。这样的做法,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是必然的。新诗发展的形式不管如何,首先美学的元素不能丢。口语化写作也未尝不可,但你必须将睿智与警言隐于通俗之中而还于生活。你尽管去张扬个性,但应该富有人文气息。当闻一多、徐志摩、艾青已成为过去,开拓未来诗意空间的你,当是拨弄大众心弦真正的歌手。诗是时代的号角,这里无政治动机可言,它应是时代发展中最早的感应者,是时代进程中最先的呐喊者。你可以是飞天,也可以是鬼魂,但泪珠穿透历史的岩石,个个洞穴都藏着一生的秘诀——你的每一行诗,乃至每一个标点或空格,都应该是真实生活与本真生命的诗化,是可供读者的心灵在其间纵横捭阖的小宇宙。而且诗里行间的人文精神追求更是诗的生命核心所在。追根溯源,诗人的生活空乏,思考浅显是横在新诗创作突破口上的最大障碍。真正有志于诗歌创作的诗人,应该努力去攀越这道障碍,以灵蛇钻洞而不是蚯蚓耕地的韧劲,写出你动人心弦的诗歌,把流失的读者找回来,把疏远诗歌的读者引过来。
     由此可见,追求自我的过分偏执,导致了人文精神失落,是当下诗歌失落的根本原因。1926年徐志摩在《诗镌》创刊号上说过,诗是表现人类创造力的一个工具,要以完善的形式表现完美的精神,这也是“新月派”的宣言。陈梦家也表示诗是自己情感的跳跃,是生命与自我的真实表现。将近80年过去了,中国的新诗,在尝试与探索中走过了她艰难的历程。诗人们已经从惟美走到了多元。
     城市化视野中,当代诗歌的穿透力,不管是梁秉钧的《胡同》、梁晓明的《各人》、宋晓贤的《在珠海·绝望的三火土镇》,还是谢湘南的《呼吸》、江非的《妈妈》等等,虽然他们有历史感的追求,对城市具体景象的吟咏,城市与农村对等视角,都作了努力,但依然缺乏深度,只是一种现象的扫描,没有从语言的张力中渗透出思想的深度。特别是诗眼,还不具有灵动与深邃的穿透力与灵魂震撼力。这里不得不提到作为城市——农村——人三者之间创作视野与创作主体的审美问题。就当下全球化时代,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那么,城市、农村与人,其实就是深深跋涉在历史行程之中的三个驿站。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诗作者,一要注重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人的主体性,人成为改造自然的主角,我们的诗歌,要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要有新的诗之思考。即:要高举起文艺复兴的旗帜,要让人在自然与环境中保持一种和谐的角色,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同为本。二要在创作中保持“自然的原生态”,我们的诗歌的语言,尽量避免社会性,要坚持或创新自然性,这样,也许可以在新的尝试中,保持当年徐志摩们对新诗提出的要求:在创造力的充分体现中,涌现新的完美的诗的语言与精神。三是诗作者必须要着重思考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诗创作的明天。这方面,我觉得首先是弘扬个性,第二是不要过分注重技巧而忽略了思想与诗美。
     诗人李小雨在对军旅诗人王久辛的《狂雪》15年后再作重新评介时说:“今天我们重读诗《狂雪》,仍能被它冷酸的意象,凛冽的激情,强大的追问,深刻的反思,坚定的语言所震动。”于此,也就有许兵对诗的看法:“诗歌关注着人类的精神命运,与那些拘泥于个人情绪的纯粹的诗,就有了境界的高下之分。”而当下诗歌所缺失的,正是《狂雪》们关注人类精神命运的创作境界。
    原载:《文艺报》2006年9月1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