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之遴选与设置,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的灾难,成为孳生学术腐败的温床,这一点已越来越成为不争而显见的事实了。 近读钱荣贵新著《“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最让我激赏的是其强烈的学术批评精神,大胆学术攻坚,大胆挑破痈疽,大胆进献言策,既不暧昧,也非中庸,笔锋尖利新锐,风格泼辣峻峭。 此书“解读”、“批判”、“重构”三编,三编之间互为因果,层层递进,彼此阐发,而“批判编”无疑是全书的重点,也是此书最出彩、最见思想的地方。 对治学而言,资料收集是否全面、考订是否深入,不仅反映出一个学者治学态度的严谨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和优劣。此书以“批判”为重心,就更需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对此,作者做了大量的令人肃然起敬的爬梳工作,从书末所列“参考文献”看,书中直接引述的中外文资料就达近400种。国内30年来2000余件的相关资料,作者几乎网罗殆尽。对一些被学界“以讹传讹”的问题做了实事求是、正本清源的考量。有了这样扎实而深入的“前期工作”,作者就到达一个相当的制高点,获得了充分的、权威性的“发言权”。也正因为如此,作者说话理直气壮,立论缜密坚实,对“核心期刊”异化现象的揭示与批判,常常有振聋发聩之新见。 学界确有人通过“批判”来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此书绝对不是此种研究,或者说是远离了此种研究的研究,除了以上两点的可以明证之外,还有一点很能够说明问题的,即是此著中对治理当下因“核心期刊”造成的学术尴尬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构想。如对期刊的政府评价,作者进言献策,不卑不亢,这不仅需要学术良知和学术勇气,还需要具有在学术和办刊经历中所形成的真知灼见。在我们这个科学精神还不是很发达的国度里,“核心期刊”的存在似乎是“有比没有的好”,它毕竟使我们的学术评价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科学的尺度,有可能避免学术评价中人为造成的诸多非学术化倾向。但是哪怕是再完美的评价标准,一旦被绝对化之后,就要蹈入误区,背离真正的学术精神。另一方面,刊物因机构而增辉,论文因刊物而添色,确也是事实。谁都知道,在我国学术期刊的等级基本上还是和主办单位的等级划等号的,主办机构的级别越高,其所办刊物的级别往往也越高、越“权威”。如何解决这样的“二难”问题呢?钱著“重构编”,从整治国内学术期刊评价的混乱状况入手,提出了整合各种有个性、有特色的优秀期刊遴选体系的构想,提出了检验学术期刊和识别学术论文的价值的科学尺度,力图构建起我国两类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框架,以期建立规范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和体制。应该说,钱著中提出的建设性构想,顾及和顺应我国学术期刊的实际和已有的评价基础,是有很大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