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抵制文艺中的价值虚无主义思潮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文艺报 参加讨论

    抵制文艺中的价值虚无主义思潮
    
  马建辉在《求是》2009年第3期上发表《评文艺中的价值虚无主义思潮》一文认为,近些年来,文艺界存在着一股价值虚无主义思潮。这股思潮具有“去社会化”和“抽象化”的突出特征,它既表现为对崇高、正义、奉献等先进价值观念的消解,又表现为以所谓全人类立场的普世价值观遮蔽甚至否定人民立场的价值观,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了干扰。导致一些文艺作品价值观混乱的原因,一是历史观的谬误,一是资本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和对当代意识的支配与操纵。使“娱乐本体化”是宣扬价值虚无主义思潮的基本手段,一些先进的价值观念随着所谓“娱乐化”而成为被戏谑、调侃、嘲讽和撕裂的对象。抵制文艺中的价值虚无主义思潮,需以文艺中的唯物史观作为前提或基础。我们要积极宣传和倡导优秀的特别是革命的价值传统,使崇高获得尊重,使灵魂变得高尚,使人民受到关怀,使真善焕发美感。这样,文艺才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学的社会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
    旷新年在《读书》2009年第1期上发表《把文学还给文学史》一文中认为,在“文学回到自身”的过程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学的社会作用被回避或隐蔽起来了。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文学工具论受到批判,另一方面文学又为“新时期”的建构与阐释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不论我们是否承认,文学的社会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堂·吉诃德》和《包法利夫人》包含了有关文学“模仿”的寓言,向我们显示了文学无法回避的社会教育的功能。模仿包含两重意义:一方面,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巨匠杰构的模仿,另一方面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主人公的认同和模仿。也因此,古典主义尤其是悲剧的主人公都必须是值得我们师法模仿的高贵的英雄人物。
    文学是有光的
    
  陈应松在《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上发表《我们需要文学吗?》一文中认为,因为我写作,我获得了非写作者的许多东西,获得了虚荣和尊严。不是因为我的才华受到尊重,当我选择文学,是文学的光芒照亮了我。是文学挽救了我。人们尊敬我的作品,继而尊敬我这个人。这不是文学镀亮了我吗?文学是有光的,我感谢文学,让我站在领奖台上微笑,振振有词地发表演讲,可是内心是虚的。如果不是文学壮胆,我在许多场合会发抖、尿裤子。现在,我们正处在文学萧条期。写在新一代写手那里已经远离精神层级,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他们把文学创作同喝酒和怪异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嬉皮式行为,和伟大的首先操守无关,与现实生活的真情和生存的秘密无关。怜悯、同情和愤怒和感世伤怀,是与文学渐行渐远的精神痉挛,写作是舒适和趣味的事。在丧失文学的同时,一个民族就将丧失掉思想,也将丧失掉冲动。一个没有冲动的民族,在平庸里挣扎,连宝贵的血质也会流失掉,这个民族的未来是不容乐观的。最后这个民族可能会连同她优美的语言,一起荒芜末路。
    原载:《文艺报》2009-02-2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