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体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赖大仁 参加讨论

    一
    文艺理论是人们对文艺现象的认识看法的理论概括。古往今来有各种各样的文艺理论,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同时代的人们所面对的文艺现象不同,每个人总是首先面对所见到的文艺现象,以及所感受理解的文艺作品,从而做出自己的理解阐释;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不同,即使面对同样的文艺现象也会有不同的认识理解,从而形成不同的文艺理论。当然,不同的文艺理论学说各有其意义价值,都可以在某些方面给我们借鉴和启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同于其他各家各派的学说,从表层看直接表现为理论观点及其对文艺现象的认识阐释不同,而从深层看更体现为理论视野和思想方法不同。整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对人类历史和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做出了更科学更深刻的解释,其中当然也包括对文艺现象的认识理解。换言之,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同样贯穿着唯物史观的理论视野和思想方法,这甚至是比那些具体的理论观点本身更重要、也更值得重视的东西。因为某些具体的理论观点也许会因时代条件变化而过时,但作为一种宏阔的理论视野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则可以超越时代具有永久的启示意义。
    众所周知,由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唯物史观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历史观,内涵极其丰富而深刻,它的基本精神在于:要求将一切社会存在及其现实关系,放到整个社会结构系统中来加以认识说明,而这个社会结构系统最终又是由物质生活的生产这个基础所决定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极为精辟地阐述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32正因为如此,整个社会结构,以及一切社会存在及其现实关系,都只能由这个现实基础来解释。马克思特别提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1]32法的关系是如此,其他各种现实关系如政治关系、道德关系、审美关系等等当然也是如此。
    后来恩格斯不断阐发这一基本观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他概括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2]在《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英文版序言中,恩格斯一再强调,《共产党宣言》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这个思想就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3]257。这一思想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人类社会历史最基本的出发点。
    由这个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逻辑地展开,来看待社会生活和人本身,那么,“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56经由这种逻辑展开,就更有助于对文艺现象的认识理解。应当说,在各种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文艺现象无疑具有相当的特殊性。首先,在整个社会结构系统中,文艺应当属于精神生活领域。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这种精神生活过程显然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而必须将它与整个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相互关系中来理解。其次,正如人们所普遍认为的那样,“文学是人学”,是主要反映人的生活状况或表现人的心灵情感的东西,那么,应当如何理解人,包括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以及创造文艺作品的艺术家本身。从唯物史观的观点看,无论在什么意义上,对于人都既不能抽象地理解,也不能孤立地理解,而应当把人看做是自己实践活动的产物,因而也是社会现实关系中的存在物,因此必须从人的现实关系出发,把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对文艺现象的观照认识,正贯穿着这样一种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
    二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文艺理论与批评中所体现的唯物史观理论视野及其思想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认识理解。
    其一,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宏阔视野中,将文艺纳入社会意识形态系统,从而与整个社会结构联系起来,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来认识说明文艺的社会特性及其功能。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阐明了人们的物质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之后,接着阐述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1]33很显然,马克思是把艺术(文艺)这种社会存在,与法律、政治、宗教、哲学等一起,看成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形式”,从而看做是人类社会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理论界围绕对马克思这段经典性论述以及相关的理论表述,一直在争论文艺是否应当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或观念上层建筑,并且纷纷做出了各种“是”或者“不是”的理论判断。而我以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对文艺是否属于意识形态做出非此即彼的判断,更重要的在于把文艺作为人们的一种精神生活过程,纳入到整个社会结构系统中来加以观照和说明。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艺术与法律、政治、宗教、哲学等等放到一起来例举,并不是要用“意识形态”范畴来给这些事物下定义,否则就完全抹去了这些事物之间的差异。事实上,艺术与法律、政治、宗教、哲学等等的存在形态及其特性功能都是差别很大的,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它们放到一起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来例举,我理解他们所重视和强调的是:无论这些意识形态的形式具有怎样的独特性,也无论它们各自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和发生什么样的社会作用,都必须放到整个社会结构系统中,特别是与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中才能得到解释;并且它们的发展变革,也只有从这个社会结构的运行规律或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从经济基础的变更中才能得到说明,这一点正是唯物史观的根本所在。艺术(文艺)现象当然自有其独特性,但在唯物史观视野中,仍然可以从整个社会结构系统着眼,把它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从它与整个社会结构系统的关系来加以认识理解,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根本所在。
    其二,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文艺)在根本上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它则成为一种艺术生产,这种艺术生产虽然具有自身的某种独特性或特殊规律,但它作为一种生产,仍然与整个社会生产相关,可以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中得到说明解释。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谈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时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1]19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在精神上掌握世界有各种不同的方式,然而无论用什么方式掌握世界,都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都受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式的制约。文学艺术不同于其他各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其重要特点之一表现为巨大的想象力,比如古代的神话史诗就是如此。在接下去的论述中马克思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1]29这就意味着,神话史诗作为远古时代人们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无论它本身如何充满想象和幻想,都仍然可以而且应该放到产生它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中去认识理解。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对其他时代艺术创造的认识当然也是如此。
    在马克思看来,艺术不仅是一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在人们的具体社会实践中,它还成为一种艺术生产,与社会的物质生产构成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而一旦把艺术创造作为艺术生产来理解,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即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往往形成一种不平衡关系。马克思具体论述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那么,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1]28比如希腊艺术某些特有的形式如神话史诗,便产生于整个社会生产的不发达阶段,而它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却标志着这种艺术形式发展的高度,甚至直到现在仍极富艺术魅力,就某些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艺术形式恰恰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马克思看来,相对于那些粗野的儿童和早熟的儿童,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即他们的纯真天性。马克思的结论是:“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这种艺术在其中生长的那个社会阶段并不矛盾,这种艺术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这种艺术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1]29-30这就告诉我们,不仅艺术生产发展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一般情形,可以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到解释;即便是艺术生产发展与物质生产不平衡的特殊情形,也同样可以而且应该从这种规律中得到解释。其中所体现的唯物史观思想方法尤为深刻,值得认真体悟领会。
    其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通常被概括为现实主义理论,但我以为,它与通常所谓现实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即马克思主义文论并不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倡导对生活现象的如实描写,而是特别重视和强调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要求揭示人物与环境即人们的现实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刻地反映生活,帮助人们深入认识生活,有利于促进社会现实的变革。其中所蕴涵的正是唯物史观的深刻思想。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在恩格斯致敏·考茨基的信中,一方面称赞女作家的小说《旧与新》对盐场工人生活的真实描写,以及对人物鲜明的个性刻画,而另一方面则对小说中主要人物描写过于理想化、个性消融到原则里的偏向提出了委婉的批评,然后恩格斯阐述自己的看法,他说:“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须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恒性的怀疑,那么,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有时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4]673-674我理解恩格斯这里所说的意思是,对于现实主义文学而言,真实的生活描写,鲜明的个性刻画,甚至进步的思想倾向性等等,固然都是应当肯定的,但这些又都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在于如何做到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一般所谓真实描写生活也许只能做到再现生活的表面现象,而真实描写现实关系,则要求能够揭示生活表象背后所隐含着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反映人们真实的现实处境,从而引起人们对于这种现实关系的永恒性的怀疑,进而唤起人们的觉悟,走向变革现实的实践。而这正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精髓所在。
    恩格斯的这一现实主义思想,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阐述得更加清楚。他一方面同样对作者的小说《城市姑娘》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的真实性”,以及格兰特这个人物的出色描写等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则委婉批评小说“也许还不够现实主义”,然后阐述自己的看法:“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4]683理论界往往把“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看成是现实主义典型化的一种创作模式,而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创作模式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学观念的问题,即现实主义文学如何理解人和描写人的问题。这里关键是对“典型环境”的理解。什么是“典型环境”?我理解就是人物生活其中的“现实关系”,即由人物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包括阶级关系在内的复杂的社会关系;这其中不仅包括人物的具体生活处境,而且包括这个具体生活处境所依存的时代条件和社会背景。既然“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要写出真实的人物尤其是典型人物,就必然要求写出人物所处的真实的“现实关系”,这样才有真正的认识价值。如果作品仅仅只有真实的细节描写,仅仅只有人物的某些个性刻画,那就显然还不是真正现实主义的。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几乎都贯穿着这样一个基本思想,其中所贯注的也正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
    其四,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明确提出以“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为基本原则,其中所体现的唯物史观思想方法则显得更加突出。
    在上述“两个观点”中,“美学观点”是侧重考察作家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方面,这里暂且不论;而“历史观点”则体现为对文艺现象深刻观照的特殊要求。什么是“历史观点”?在有些人那里,很容易等同于一般的“历史主义”,而我以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观点”,绝不同于一般所谓“历史主义”,而是具有唯物史观的特定含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唯物史观在文艺批评中的具体化。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识历史分析问题时,只要将现象和问题放到特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具有某种历史意识、历史眼光、历史视野等等,就可以说具有了一定的“历史主义”态度。而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观点”,除了上述基本含义之外,还要求洞察人物事件所关联着的那些历史条件和现实关系,把握人物事件所处的历史潮流,从历史的必然要求与其实现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中,才有可能对人物事件做出正确而深刻的分析评价。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对拉萨尔的历史悲剧《济金根》的分析评价[4]560。换个角度来看,“历史观点”同样适用于对作家的评论分析,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恩格斯对歌德的论析。针对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抛开歌德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从抽象的所谓“人的诗人”和“完美的人性”赞美歌德,实际上抽去了歌德身上的真实内容,虚化了他的实际意义,把他变成了格律恩等人宣扬抽象人性论的一个意识形态符号。恩格斯强调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而是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来评论歌德,就是要把他放到产生他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他所处的现实关系中去认识评价他。恩格斯明确指出:“歌德在德国文学中的出现是由这个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5]143
    这里的“历史结构”既包括与文学直接相关的思想文化结构,也包括对整个社会生活、社会风俗和社会心理发生影响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由于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贵族纷争和封建专制状态,封建宗法制的生产方式根深蒂固,小生产的世俗传统和历史惰性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德国社会生活中充满了一种以胆小怕事、怯懦畏缩、耽于幻想为特点的“鄙俗气”。歌德就处在这种历史结构和现实关系之中。一方面,他作为一个天才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是敌视的,他讨厌它,反对它,企图逃避它,在作品中嘲笑和讽刺它;而另一方面,他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并且在某些作品中亲近它、迁就它,甚至称赞它、保护它,帮助它抵抗那向它冲来的历史浪潮。“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连歌德也无力战胜德国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鄙俗气对于最伟大的德国人所取得的这个胜利,充分地证明了‘从内部’战胜鄙俗气是根本不可能的。”[5]145恩格斯针对歌德及其作品中对于德国鄙俗气的二重性态度的分析,正是将歌德放到他所处的历史结构中进行观照而得到的认识,从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历史观点”所蕴涵的唯物史观精神。
    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创建了唯物史观,而且开创了运用这种思想方法认识说明文艺现象和评论作家作品的先例。在他们之后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也都继承了这个传统,从不同的方面发展和丰富了这个思想体系,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不断发展。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阐述唯物史观思想时,将艺术和法律、政治、宗教、哲学等一起看做“意识形态的形式”,认为它们都由物质生产关系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然而在经济基础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之间,究竟还包含着哪些“中间环节”或“中介因素”,却未及阐明。后来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根据他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提出了从经济基础到意识形态的层次结构理论,他把这些“中间环节”或“中介因素”划分为五个层次:“一定程度的生产力的发展;由这个程度所决定的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这些人的关系所表现的一种社会形式;与这种社会形式相适应的一定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状况;与这种状况所产生的那些能力、趣味和倾向相一致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6]在上述基础上,普列汉诺夫进一步将重心放在对“社会心理”的探讨上,认为:“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某一时代的心理。”[7]196又说:“‘社会人’具有一定的心理,而这心理的特性决定他们建立的一切意识形态”[7]734经由这个过渡,他更进一步考察了文学艺术的特点,指出:
    “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8]通过上述这些环节,可以说将文艺的意识形态特性及其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阐述得更加清晰明了,使我们对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艺现象有更透彻的理解,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艺思想的推进和深化。
    列宁的文艺思想中最重要的,一是提出了文艺的党性原则,在尊重创作自由和艺术规律的同时,要求党所领导的文艺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即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5]372-375这里显然是将文艺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来看待它的特性与功能,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文艺纳入意识形态结构系统的唯物史观思想,具体落到了革命实践的层面上,使其获得了建构性的意义。二是对托尔斯泰的评论。同恩格斯对歌德的分析一样,列宁针对当时俄国各种政治力量对托尔斯泰别有用心的吹捧和利用,力图给予这位伟大艺术家全面的历史的评价,揭示他在时代变革中的意义。列宁同样看到并揭示了托尔斯泰思想和创作的二重性:一方面,他是一位天才的、清醒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给予了无情的揭露批判和抗议;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可怜的“托尔斯泰主义者”,对现实妥协、容忍、退让,宣扬不抵抗主义,鼓吹道德自我完善。问题不在于看到和描述这种矛盾现象,而在于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和阐明其意义。列宁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把托尔斯泰放到产生他的那个时代条件下,即19世纪后期俄国农奴制改革带来的矛盾动荡的社会结构和现实关系中,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列宁指出,托尔斯泰实质上是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观点和学说中的矛盾并不是偶然的,而是19世纪最后30多年俄国实际生活所处的矛盾条件的表现。”“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我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矛盾条件的镜子。”[5]372-375完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历史观点”,即唯物史观在文艺批评中的具体化,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文艺思想同样贯穿着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认为:“一定 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基本观点。”“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9]这个观点,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新的阐发。从这个出发点来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艺思想,比如他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强调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革命事业服务;要求文艺反映生活和教育人民;以及对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性论、人类之爱的批评,等等。总而言之,几乎毛泽东的全部文艺观点,都可以从上述这个总的思想观点来理解。虽然其中有些理论观点是直接从列宁那里引过来的,但对于毛泽东本人来说,则无疑是根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仰。毛泽东文艺思想创建的这个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陆贵山,等.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
    [7]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
    [8]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9]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69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