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西藏的诱惑》(纪录片) 编导:刘郎 国家:中国 时间:1988年 片长:50分钟 瓦尔特·本雅明有一个常被人征引的概念“aura”,意思是指前工业时代、在福特式流水生产线之前的艺术品所具有的带有人文涵养的氤氲。这种由艺术品散发出来的光晕、气韵和灵气,是自然与人文之间未曾割裂的和谐。当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工业化、城市化或世俗化的时候,西藏无疑被当做了硕果仅存的少数能够保留着人类的传统生态、文化、信仰和美德的地方。在许多人看来,西藏最能验证我们对那牧歌时代的回忆,因而成为具有“aura”的伊甸园、香格里拉和至福之地。 20年前,西藏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为数众多的外来者涉足,而许多先行者,比如那些执着于艺术探索和心灵提升的艺术家已经开始在西藏寻找精神的家园。完成于1988年的《西藏的诱惑》就是以摄影家孙振华、画家韩书力、作家龚巧明、日本画家平山郁夫4位艺术家在西藏潜心探寻为主线,用散文诗式的结构,表现了一种因环境而形成的特殊境界,讴歌了一种由朝圣而引申的崇高精神。 《西藏的诱惑》较多地用自然风光的空镜,间插少数人物画面,解说词文辞奔放考究,并且运用了6支插曲,注重审美价值,强调意境营造。在电视片创作中,较早地运用了大写意的手法,并大胆地进行了主观情感的抒发,因此曾一度在中国电影界被视为写意派的代表,获全国首届录像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三届电视文艺星光奖及优秀撰稿奖。据说,在中国传媒大学,该片一直是学术必修课上必放的影片。 西藏在片中是一阕没有太多修改痕迹的天然的田园诗,接近于神曲,是一方没有被工业与商业污染的净土,是一块有着强烈的日照和非凡的记忆力的雪域,一座保留着神迹的人间天堂。构图和解说词都一再直抒胸臆地表明对于西藏的崇敬与向往,而片尾则以4个喇嘛在风沙满天的朝圣路上的跋涉作为结束,更多注目的是西藏的超越性、形而上的层面,可以说是从精英(艺术家)的视角进行的西藏想象。 这样的想象是必要的,事实上,作为一个外在于西藏文化的普通人,他对于西藏的认知可能更多的就是来源于别人的描述与想象。就笔者个人而言,许多感性的知识实际上就来自于诸如马丽华的《藏北游历》、阿坚的《流浪西藏》这样一些书,相信去过西藏或者对之有兴趣的人,都会知道类似于一行的《藏地牛皮书》这样的“工具书”。马丽华写道:“这其实是一片万物有灵的空间,因此这其实就是一种双向交流、相互作用:扫视与被扫视,接纳与被接纳。我与这沉默的荒山、河流、田野、村庄之间拥有某种神秘的联系与感应——先是我在阅读它,然后就去书写它。”可能绝大多数以浪漫想象作为起点的人都是这样:西藏被他们当做流亡与栖居的场所,是一个生活在别处的必要空间——肉体上的流亡,精神上的栖居。 精神的行走成为《西藏的诱惑》的语法,影像以浓重的笔触描绘了西藏的山川河流、蓝天白云、顽石奇砂、绿草孤树以及文化古迹等,构成一幅带有异域风情的画卷,成为情绪的借代物,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借此讴歌西藏的天、地、人、神,人情民俗则退居在幕后,从而使西藏成了一个包裹在光晕中的香格里拉。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诗人的想象,《西藏的诱惑》就是由这样强大的主体中投射出来的形象表述。如今它已经成为“正典化”的作品,笔者觉得作为一种风格性的专题片,《西藏的诱惑》有其特定的美学价值,但同时我们需要记取的是另一个诗人于坚的话,那是他在亲身游历了拉萨之后写下的,“这是一个只能体验、无法想象的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