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在多民族文学研究中应当力戒两种倾向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中国民族文学网 关纪新 参加讨论

    我们在共同营建一项名曰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学术工程,重担在肩,长路漫漫。
    虽身在不同的学术位置,大家实际上都在用各自的行动,共同勾画这个时代的人文科学坐标。在千年古国有些硬韧板滞的文化背景底下,当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及文学的理念最初进入学界的视阈,人们或兴奋或茫然或焦灼或冷漠,都是很正常的。尽管不无艰难,我想,凡是参与过我们论坛建设的各方朋友,还有一些真心关注着这一讨论的学人,都会在他们的心间以及学术实践当中,开出新的绿洲。
    泱泱中华的文化既往,从来就不是单一传统、单一思维的记录。然而,要在文学的学术层面上真正兑现民族之间有你、有我、也有他的多元并存交流互动的诠释意念,则殊非易事。
    我们曾经多次强调,倡导学界普遍确立中华多民族的文学史观,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学业绩纳入中国文学史的整体书写空间。当然,做到这一点,应当也是我们的目标之一。然而,更重要的企盼,则在于我们的每一颗学术头脑,都该植入中国的文化史和文学史均非单一民族的传统覆盖,而理当是也只能是祖国版图上一切存在过的与存在着的民族的整合展示,这样一种科学而客观的思想理念。如若不然,我们所有文化史以及文学史的著述,就都将是片面的、盲目的、以偏概全的产物,都将留下旧时代那令人遗憾的精神烙印。所有具有良知的科学工作者,都不会愿意教自己的劳动成果经不起未来的鉴定。
    因此,不单文学史家们需要,面对国内任何民族文学现象研究的学人也都需要,把自己的基本认知,不失时机地刷新、调整过来。
    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绝不仅是某一民族的学人们需要努力的问题,主体民族汉族与身处文化边缘的所有少数民族的人文科学工作者,恐怕都有必要补上这一课。
    在我看来,在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包容理念持有上,有两种人们习焉不察的偏颇倾向,即“视而不见”的倾向与“熟视无睹”的倾向,时常在我们各个民族的学人头脑里产生副作用,因而不能不引起注意。
    所谓“视而不见”,主要是指在相互存有语言隔离机制的民族之间,看不到别民族的存在与成就。例如我国有蒙、藏、维、哈、朝、傣等等兄弟民族一向具有本民族的书写文字,多数至今仍比较习惯于用本民族的文字从事写作。那么,汉族以及目前基本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的学人们,究竟对他们母语创作的文学历史及文学现状有多少了解呢?这几乎是个不用回答的问题。换个角度来想想,长期以来就处在母语学术环境下的兄弟民族作家和文学研究家们,是不是也同样存在只关注自我民族,而对汉族以及运用汉语文创作的其他民族文学发展历史与近况知之不多的情形呢?我们不是要求各个民族都来淡化自我而关注他人,但是,要审视要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学,怎么可以旁若无人、目空一切?在作家来说看不到他民族文学的经验教训不行,在学人来说看不到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学影响更不行。
    所谓“熟视无睹”,则主要是指对使用同一民族语言文字——在我国的既往与时下基本上是主体民族汉族的语言文字——的兄弟民族,觉得他们的文学既然跟自己用着一种语言一种文字,便不会再存有什么民族特质。似乎文学的全部民族属性都取决于语言文字这一项,此民族一旦使用了彼民族的语言来写作,便会产生“一票否定”的功效,它的一应民族征候便会顷刻化为乌有、迅速蒸发殆尽。由这一思路出发,对别民族文学所包容的文化个性,也势必走到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境地。现实中,不仅是汉族对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文学,即便自身是少数民族,对用汉语写作的其他少数民族文学,也同样容易陷进这一认识误区。人们之所以相当长时间不大承认老舍、沈从文、端木蕻良、萧乾等等诸多少数民族现当代作家的族性书写,其根由盖出于此。
    以上两种倾向,简单地说,就是对跨语种的他民族文学“视而不见”,对采用同一语种创作的他民族文学“熟视无睹”。这两种情况都不鲜见,但是,把二者加在一起,更大的遗憾就看到了,那就是横竖也意识不到有兄弟民族的别样书写存在。于是,我们相当数量的民族作家与民族作品的研究,也就经常要让人感觉到,像是在出些无的放矢、隔靴搔痒般的无用功。
    要倡导践行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就应当力戒上述两种倾向,防止在学术实践中跌入民族文化观念的“盲区”和“误区”。
    力戒这两种倾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想,我们也许可以从这样一些角度入手:
    在中国文学的学术范畴里面,无论面对历史文学还是晚近文学,无论研究大民族的文学还是研究小民族的文学,脑子里都该多挂一根弦儿:千万不可旁若无人地看问题想问题,须时时提醒自己,中国文化大环境本是多元传统的并存与交流,谁也没能摆脱他民族的文化输给与影响。而既往的文学史知识,却常常要把我们误导向一条比较狭隘的路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问题文学的学术范畴里面,与影响“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个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切莫再把这些理念仅仅当成意义有限的政策说教,其中包蕴着文化人类学以及现代人文精神的真谛,亟须认真理解反复消化。
    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珍爱自身的优长,宣示一己的荣耀,一不留神就会成为习惯;而要了解周边的人们,看清并且承认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和帮助,却没有那么成为常态。在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要清醒地阐释彼此的相互关系,更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掌握的能力。我们的文坛,早已习惯于顾盼自雄地看待本民族的文化及文学,自说自话乃至于自吹自擂蔚然成风。在民族文化以及文学上面,要走出一味自我标榜的狭隘天地,认识他人、尊重他人,开始做起来显然不会过于地轻松愉快。但是,要达到“美人之美”的境界,对这样一份民族文化上悟性的获取,有时真的得经由痛苦的心理跋涉。
    中华多民族自古便以同一片蓝天笼盖、同一脉大地托足,从来就不乏相互交往、和美互动的记录。时代推演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类面前的多少重大课题都已攻破,难道切实解决一下国内各个族群间的认识与理解,还有那么困难么!须知中国之真正的强大,也有赖于我们学界来带动全民,跨越一切历史的、现实的、有形的、无形的芥蒂与藩篱,走到互通互惠共繁共荣的未来。
    尊重别民族的存在,就要学会如何翻越彼此尚有的沟通障碍。当然,研究某一民族的文化与文学,最好的方式还是预先学习该民族的语言文字;即便这在多数情况下不很现实,通过阅读业已获得的兄弟民族的翻译文学,从而对该民族母语创作的作品有起码的了解和把握,则是可行的和不困难的。难的,大约还是我们自身的观念丕变跟心理调适,以及或许还有一点我们自己的偷懒习惯。
    尊重他民族的存在,还要学会悉心辨别民族文化之间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切莫轻易断言出身于他民族的作家“没有了自己的民族特点”,往往下此断言的时候,正暴露出来自己的无知和轻率。多民族文学原本是个光怪陆离缤纷万象的大世界,我们的知识准备却总嫌不够。对待自己所要分析研究的他民族作家作品,阅读他们的同时,最好能够读上一两本有关该民族历史文化的书籍,当然,如能结识一两位该民族的朋友并听听他们的感受也不坏。应该想到,每一个未知的民族都像一处苍茫大海海面下深深的海沟,作家自觉不自觉地会成为那一文化的代言人,其文学书写中常常隐藏着别一样的DNA。
    中国文学的研究,在拥有了无数辉煌成就的同时,也让当代学人们感到某种封闭与局促,常常沉溺于研究选题跟研究方式的苦苦长考。开一扇窗罢,让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清风吹进心胸,做更多的有氧运动,告别“单打一”的学问和“瞎子摸象”式的路子,使我们的学术有所升华,不是很好么!
    本文原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11期,经作者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