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记者路艳霞)“格非、李洱对谈: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前天在十月文学院举办,现场座无虚席,不少读者站着听完了全场。此次对谈也是第二届“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 “传统”与“创新”是历久弥新的问题,是作家创作始终绕不过去的话题。对于中国当下文学而言,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愈发突出,格非、李洱两位重量级作家对此进行解读。两位作家都认为,作家的写作,30岁以前更多是靠敏感、靠一腔热血来写作,但到了35岁以后的写作,必须要和传统有关系。李洱说:“我35岁之前甚至完全无法接受《红楼梦》,这部作品难以触动我。但是35岁之后,就突然爱上了它。”格非也认同这一点,他从30岁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中国传统等相关问题,而这也是因为他听从了朋友、批评家胡河清的警告,“胡河清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你们不要以为学了点西方的东西,就觉得怎么了不起,就可以写一辈子。”格非坦言,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事实上,对传统的继承并不是现在作家要面临的问题,古代作家早已面临同样的问题。李洱就提到,李白作为一个天才诗人,其实他对整个文学史非常熟悉,他也要把自己的写作放在《诗经》的传统中来看,“像韩愈、杜甫等等,也都把自己的写作放在传统里考量,和传统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而这种与传统的对话关系,必须是创造性的对话。格非说:“创作如果要继承传统,一定要基于当时的现实和今天的现实,不是把原来的东西搬过来。”李洱也认为,当代作家既要对传统有某种继承,又必须对当代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某种回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