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从文化与文本中寻求历史的真相

http://www.newdu.com 2017-10-22 文学遗产网络版 佚名 参加讨论

    古典名著似乎没有哪一部作品如金批《水浒传》那样,给后人留下重重迷雾,也没有哪一位批评家,会因为对一部作品的点评而招致三百年不绝如缕的争议,褒贬异常悬殊。金圣叹,这个明末清初的文坛“怪杰”,以其卓荦之才推出他评改的《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把《水浒传》这部作品推向经典的顶峰。而审视金圣叹研究的历程和现状,尽管论争不断而又能各圆其说,但终究缺乏高屋建瓴的学术胸怀,不能给人以客观而全面的认识。近读吴子林的博士论文《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为我们寻求历史的真相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该书采取整体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的方法,以深层的历史文化视角,“回到研究对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文化语境”,立足于对金批《水浒传》的文本细读,“采取中西古今对话的策略”,在现代文化广阔的视域中,在古典文本不灭的微光中,探寻金圣叹及其《水浒传》评点的魅力,做出了系统的美学评价。
    一、视域的多元化与现代性
    该书向读者详细介绍了一个更接近真实的金圣叹其人,以及他是如何发现了《水浒传》的巨大艺术价值,即堪与《庄子》、《离骚》、《史记》、杜诗相提并论的学理,从而使得金圣叹本人的著作也大放光彩。
    该书体现了勇于打破旧有思维定势的学术气象,视域宏大开阔,摆脱了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以文论文、就理论而理论的论述模式,把理论的触角伸入广阔的历史文化中去,从整体出发“综合研究”,把研究视域拓宽到了文化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社会学以及考古学等诸多领域,博采众家之长,成功地援用了现代学术前沿研究成果,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福柯话语理论及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反思社会学、新历史主义等诸多学说,对金圣叹《水浒传》评点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美学观照,并以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将诸多疑难问题的阐释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以史为鉴,通过对金圣叹的探索和阐释,提出了建构“知识分子文化”的理论设想,把中西文论会通在化境视域中,有效地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在作品批评和理论创造两个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当时成为小说理论发展的里程碑,即使在今天仍有阐发的理论空间和现实意义。著作者的观念是立体、开放的,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吴子林指出:“在包括明清小说评点在内的古代文论中,寻觅出发展中国当代文艺学的资源是完全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包括明清小说评点在内的中国古代文论,貌似散金碎玉,实可集腋成裘。在文本和历史之间穿梭,采取中西古今对话的策略,整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材料,使之成为具有当代学理性意义的观念、体系或范畴、命题,当是发掘古代文论的内在生机,实现其现代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正是以博大的胸怀融会古今中外的有益元素,以强烈的创新意识探索着传统文学研究“当下性”转化的道路,使古典文学的现代性学术研究走上正轨,将金圣叹评点研究从传统一步步推向现代,产生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这正如钱中文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说:“它以多种新的角度入手,发掘了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活着的东西与具有现代价值的成分,它为古代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化,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理论经验。”
    二、评述的创新性与客观性
    著书立说贵在创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学识,敢于道人之未道、写人之未写,发表真知灼见。
    纵览吴子林全书,在广泛涉猎本学科领域并对诸多问题作深透考释之后,提出了个人的独到之见,使著作独具新意。凡与金批《水浒传》有关的争论焦点,都着力进行了研讨,理论视域十分开阔,所论决非泛泛而谈、人云亦云,每个篇章都能自出机杼,迭见新意。正如作者所说:“三、四百年来,金圣叹小说评点的研究表明,人们在文献整理方面的工作已做得差不多,在这方面恐怕已很难再填补什么‘空白’。因此,如何从史料的整理走向史料的解释,使这些史料焕发出崭新的意义,是目前研究的关键任务。”秉承这一原则,该书对金圣叹小说评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并给予了持之有据的全面介绍和中肯评述,尊重历史又不囿于历史,在研究中不为成说所囿,对诸多问题都进行了开拓性的阐述。诸如通过“地域文化”的视域研究,深入剖析金圣叹所处的特定文化语境,进而论述“吴中文化”与金圣叹文化人格和文学精神之间的关联,揭示出金圣叹文学精神的核心——“才子说”,指出它标志着具有近代色彩的“纯文学”观念的崛起;从金圣叹小说评点的形式批评入手,并与英美新批评进行比较,彰显了金圣叹小说评点的现代价值,认为评点派批评的形成和崛起,扭转了中国文学抒情理论片面发展而导致叙事学说严重滞后的格局。该书还对小说评点的知识谱系及金圣叹与晚明政治游移不定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对“独恶宋江”和“腰斩”等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尤其是运用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探索,皆可自成一说。该书还提出了超越金圣叹、建构“知识分子文化”的理论构想,童庆炳先生认为这“可视为‘金学’研究的一次推进”。
    该书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有机结合的同时,力图做到理性与直觉兼顾。因为对金圣叹评点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文本形式需要运用逻辑方法予以理性观照,同时又因金圣叹本人纵情适意的文化人格以及带有个人创造性的增删改易,所以仅仅运用思辨理性的方法是不足以阐释圆融的,在宏观勾勒金批的理论轮廓之后,需要更进一步接近、触摸和理解金批的历史情境、文化语境与对话语境等多重困境,破解中国传统小说批评美学的难题。比如金圣叹为何“独恶宋江”及“腰斩”问题,学者们主要是结合当时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以及研究者的有关政治形势来探讨,大多局限于思想动机层面。吴子林对此进行深层文化结构的透视,认为“独恶宋江”实际上是金圣叹美学思想与其意识形态之对抗性矛盾的解决方式,实质是释放文学内部能量的“症候阅读”;“腰斩”与“独恶宋江”一样,都并非作者意图的简单还原,不仅是纯粹的美学手段,而是一种“格式塔”建构,是金圣叹美学思想和意识形态之间冲突的某种妥协或平衡。金圣叹“自我作古”式的“症候阅读”,激发出了文本的内在活力,并强化其政治意识形态功能。
    三、结构的系统性与有机性
    总览《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一书,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是其突出的学术特色。作者运用历史与逻辑的研究方法,从纵和横两个方面展开考察,呈现出系统性的有机结构形态。
    这种系统性的建构首先体现在追求弹性动力结构的完整性。由于拟对金圣叹小说评点进行文化透视,以解决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诸多焦点问题,因而,只有回到研究对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文化语境,才能做到从“史实”出“史识”。全书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语境”、“金圣叹小说评点的形式批评”、“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政治批评”、“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意义”。在理论建构和宏观把握上,显得气魄宏大。第一章从“地域文化”的视域研究金圣叹所处的特定文化语境,所面对的各种文化资源、社会需求、流行的价值观念、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等等,这是准确把握小说评点话语系统的产生、存在及其意义的入室途径,为进一步研究金圣叹评点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第二章主要研究金圣叹小说评点的“形式批评”,即金圣叹对于小说叙事理论的建构。从金圣叹提出的“以文运事”说和“因文生事”说、严密的“文法”理论、“叙事成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总结出金圣叹的小说叙事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基本模式。第三章着重探讨了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政治批评”。考察了小说评点的知识谱系,研究了金圣叹小说评点与晚明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入分析了金圣叹所提倡的“读者精神”,指出评点是金圣叹内在诸多思想的矛盾冲突及其解决或得以缓解的具体方式。第四章着重研究了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意义,将“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贯通起来,“整合”以上的论述,细致研究了小说“经典化”得以展开的历史文化背景,探讨了金圣叹小说评点在经典再生产即小说“经典化”的初步实现过程中的贡献。
    全书纲举目张,各章既可独立成章,彼此之间又有内在的逻辑性,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由于从文化角度来展开研究,因而第一章首先切入的是地域文化,由此总结出才子文化的观点。第二章的文本形式批评也正是以才子文化为起点,认为金圣叹正是以“才子”说为“阿基米德点”,在“独欲略其形迹,伸其神理”的宗旨下,对《水浒传》“条分而节解之”,从而展开全方位的对评点本身的解码。为防止文本批评的绝对形式化与孤立化,第三章转而探讨小说评点的“政治批评”,指出评点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通过深入分析金圣叹内在诸多思想的矛盾冲突,为金圣叹小说评点自相矛盾之处及人们的迷惑之处给出一个完美的答复。最后一章是全书的结穴之处,细致研究了小说“经典化”得以展开的历史文化背景,探讨了金圣叹小说评点在经典再生产即小说“经典化”的初步实现过程中的贡献。金圣叹对于小说“合法化”的命名,扩展了文学批评的标准和经典的构成,其形式批评在艺术的层面上展开了小说的价值上攀努力,而政治批评则极大地扩展了小说的社会影响。这些对于小说的深度阐释,都是历史化的对于文化建构的积极参与,它们充分发挥了批评家的功能,成功地为小说的读者、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形式的整饬和思想的活力,为社会提供了与盛行价值观相对应的文化产品,成功地推动了小说的经典化进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