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赴踩鼓场的盛装苗女。 穿戴完毕的施洞盛装苗族少女。 带着“盛饰”去现场的苗族母亲。 忙碌的现场梳妆场面。 说到贵州施洞苗族“盛饰”的佩戴与节日的联系,就不得不提及“姊妹节”。 从名称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属于苗族女性的节日。姊妹节发源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老屯乡、施洞镇杨家寨和偏寨一带,于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十七举行。活动内容包括讨姊妹饭、捉鱼吃鱼、跳芦笙木鼓舞,以及邀约情人游方对歌、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因此,姊妹节也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姊妹节与苗族姑娘的终身大事息息相关,“盛饰”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为了迎接每年一度的姊妹节,家中长辈在节前的几个月,甚至提前半年就开始忙着为女儿添银饰、绣花衣。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而言,动辄几万元的“盛饰”,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是几代人的时间来积累。姊妹节前几天,家中的女性长辈就要拿出各件银饰进行清洁、整理、组装,外嫁的女儿也要回到娘家来过节。 姊妹节当天,在结束了上午的捉鱼吃鱼活动后,苗族姑娘就要在母亲的帮助下梳妆打扮、佩戴“盛饰”,去参加下午的踩鼓活动。踩鼓是施洞苗族女性集体参与的社交活动,是姑娘们展示自己的美丽、智慧和吸引异性的最好时机。一套华丽的“盛饰”,相当于参加踩鼓的“入场券”。围绕“盛饰”展开的群体划分,无疑给姊妹节附加上了对女性身份、地位及其家庭条件、面子等各方面的社会评价。与其说当地人是在“看热闹”,不如说是通过姊妹节来“比姑娘”。 由于全套苗族“盛饰”饰件繁多、分量十足,姑娘在佩戴时,通常需要在母亲或家中其他女性长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离踩鼓场较近的姑娘们,会直接穿着盛装奔赴鼓场,留下一路清脆的银铃声。居住在离鼓场较远的苗族姑娘,则会先在家中完成一些基本的打扮,如化妆、梳头等,再由家人把平日里包裹严实的“盛饰”挑运到踩鼓场附近进行穿戴。 到了踩鼓场附近,母亲就会帮助女儿完成一系列由下至上的“盛饰”穿戴:先在小腿位置上打上绑腿,换上绣花鞋;依次穿上交领的衬衣,系上及膝百褶裙,再套上事先缝好银片的上衣;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银饰从箱子里拿出来。 佩戴“盛饰”前,她们会在额头上包上一块约10厘米宽的彩色条纹头帕,然后挂上耳环,双腕套上手镯,十指戴上戒指,再依次佩挂上衣片、压领、银龙项圈、龙骨项圈,银头围紧随其后。为了方便佩戴,银头围被提前缝制在一块两端系绳的红色长形布料上。佩戴时,沿彩条头帕的位置将银头围由前向后地绷紧,在脑后打结固定。 接下来要进行一系列头饰的插戴:小银角佩戴在发髻背部。佩戴时,先将龙头发簪从两条银千足虫上端的圆孔中穿过,再穿过小银角下方的方形小孔,固定在发髻的后部。银凤钗水平插置于小银角的下方,发髻的左右两边各插上一支银花钗。大银角正面向前,从发髻顶部插入,最后再戴上2至3只龙骨项圈,拿上四角吊有银坠的手绢,施洞苗族年轻女子的一次“盛饰”佩戴才算全部完成。 踩鼓时,参与者以鼓为中心向外扩展排成一个个同心圆,未婚青年女性站在内圈,最外圈则是已为人母的中年女性。披挂着通身的“盛饰”,施洞苗女早已习惯并乐于接受他人的围观和闪光灯的洗礼,这也显现出“盛饰”为她们带来的荣耀感。除了年轻姑娘间的直接较量,卸下“盛饰”的老妈妈们也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比较着各自女儿所佩戴的银饰。鼓场周围还会挤满未婚的年轻男子,他们参照“盛饰”标准来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哪个姑娘长得漂亮、舞跳得好、银饰够“盛”,就容易成为男士们的追求目标。 由此可见,姊妹节期间,“盛饰”的佩戴传达了诸如比较、彰显、炫耀以及群体认同感、异性吸引力等多重社会意义。作为施洞苗族“盛饰”最主要、最重要的佩戴场合,它构成了施洞苗族女性自我展示、相互比较与接受他人评价的平台。因此,越是在隆重盛大的节日,这种展示、竞赛的意味就越加浓烈,每个家庭也力图通过姑娘在节日期间的“盛饰”展示,来赢得面子和赞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