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木斯近照。 资料图片 他是从内蒙古草原走进中华画坛的著名画家,坚持探索研究油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他以独有的画风,带动起一批青年画家共同促进“草原画派”的形成,成为内蒙古“草原画派”的先行者;他几十年致力于绘画与教学工作,见证了内蒙古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崛起……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蒙古族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妥木斯。 1932年,妥木斯出生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王齐村。他的母亲是剪纸天才,父亲是村里第一个读书人。8岁那年,妥木斯就离开家乡,到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学校读书。15岁时,他考入北京蒙藏学校。也是在那里,妥木斯第一次拿起画笔,绘画天赋开始显露。 1953年,妥木斯以绘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王式廓和吴作人等几位大师,从他们身上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当时,中国各领域都在向苏联学习,油画艺术也受到了前苏联画风的影响,色彩明快、艳丽,内容多为描绘劳动场面。毕业之际,妥木斯不但熟练地掌握了苏派油画技法,而且从构图到色彩都蕴藏了自己的个性——他执着、虔诚地爱着草原,开始在画中向世人倾诉他对草原的深情。 1960年,妥木斯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成为导师罗工柳最得意的门生。罗工柳以其鲜明的教学思想,倡导学生努力探索自己民族的美学思想,以民族的审美情趣统领技艺训练,倡导中国油画一定要走自己的路。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妥木斯艺术观的形成。 在此期间,妥木斯不仅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而且对艺术规律有所领悟。他的作品参加了首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央美院油画研究班举办的新疆写生展览,更是展出了妥木斯的11幅新疆写生。从这些画作中,已能明显看出妥木斯用色彩把握风景题材的才能和长于抒情的气质。 1963年,妥木斯从中央美院研究班毕业,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回到他魂牵梦绕的草原,在内蒙古师范学院(现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此后,妥木斯成为内蒙古油画领域的翘楚,他创作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参选全国美展,受到内蒙古画坛乃至中国画坛的关注。 文革期间,妥木斯受到迫害,一只耳朵失聪。真正让他放下一切恩怨释怀的,是1980年他到锡林郭勒大草原工作。与牧民们生活的那段时间,他所有的痛苦都消失了。草原促使他以更为开阔和博大的胸怀去面对现实、面对艺术,去探索绘画的奥秘,他画作的艺术风格由此发生了转变。 罗工柳鼓励妥木斯到北京办画展,并为他在香山附近的北京植物园提供了一间画室。妥木斯感觉到久积在心中的力量,有了一种强烈的爆发欲望。在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以平均每天画一幅画的速度,一鼓作气地完成了80多幅油画作品。当他从画室走出来时,蓬头垢面,可他身后的作品,却以美的力量震慑了整个中国画坛…… 1981年,妥木斯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北京民族文化宫相继举办了油画展。这在他的艺术道路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奠定了其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画家孙景波评价说:“妥先生的画带给整个中国美术界的震动是‘井喷’。” 从此,妥木斯的草原油画,使抒情的草原文化引起了国内艺术界更广泛的关注。一股生活流涌遍全国,画家们都开始描绘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从生活中捕捉美、提炼美。内蒙古的画家们也开始用各自的表现方法去画草原。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越来越多的画家到内蒙古写生和采风,继而引发全国各地美术院校师生涌向内蒙古草原,寻找妥木斯那诗意般绘画的感觉。 妥木斯以他独有的画风,开创了内蒙古“草原画派”,从此饮誉国内外。1984年,妥木斯创作的《垛草的妇女》获得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质奖,以这件作品为标志,奠定了其“内蒙古草原画派”领军人的地位。1987年,他荣获了内蒙文艺创作特等奖。 与此同时,妥木斯带动一批青年画家共同促进了“草原画派”的形成。生活在内蒙古草原的青年学子们师从妥木斯旗下,近百名画家逐渐成长起来,在全国画坛异军突起……几十年来,妥木斯致力于绘画与教学工作,促成了内蒙古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崛起。第一届中国油画展,共设了15个大奖,其中有4个草原体裁作品获奖,妥木斯直接指导过的学生就有3个获奖。 多年来,内蒙古油画家的队伍日益壮大,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在风格上呈现了多元、多样的态势。1990年,妥木斯获得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的“美术教育奖”。 如今,妥木斯的学生已名满全国,他们活跃在内蒙古美术界和中国美术界。通过他的弟子们,妥木斯的绘画艺术一直在影响着中国美术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