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现代人生存状况启示录——读张学东长篇小说《尾》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高雪 参加讨论

    张学东在长篇小说《尾》的开篇《隔离》一章,详细描述了年仅5岁的马家驹尾骨处生了红疮,因难以忍受奇痒,孩子总是把手伸进裤腰里抓挠,结果遭到老师的指责和隔离。致使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在老师的影响下,更加嫌弃家驹“不讲卫生”的习惯。家驹的心理受到了创伤,性格变得孤僻而忧郁。后来马太太在家里无意间发现了家驹的画,让她感到惊讶和战栗的是,“几乎画里所有小孩的屁股后面,都拖着长长的古怪玩意儿,有点像马尾巴,而那些小猫小狗兔子之类的小动物,却很奇怪都没有了尾巴,又像是忘了添上去似的”。
    正是在这些看似古怪的涂鸦中,孩童由于成人的伤害而留下的内心阴影跃然纸上。家驹给自己画中的小孩画上尾巴,其实就是对自己内心恐惧的展示,他希望班上的其他孩子也都长上一条尾巴,这样他就不会独自处于大伙的嘲笑中了。现实生活中,孩子是无力反抗汹涌的讽刺、嘲笑和鄙夷的,所以,在那些奇特的画作中,家驹以幼童特有的方式,做出了自己对现实的反抗。读者可以感受到,有时冷漠无情的成人世界,给孩子心灵造成的创伤多么可怕!作者不仅揭示了当下教育的缺失和背道而驰,又意喻了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某种动物性,借此有力地讽刺了当代社会价值的贬值和理性的丧失,表面看社会在进步,可人的道德尺度、思想高度、情感维度却在日渐萎缩,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表面上看,《尾》反复描述孩子因受到耻笑,变得异常孤独,害怕接触人群,甚至拒绝再去上幼儿园。其实,这种心理恐惧无不暗示着现代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受的各种压力、无奈和琐事纠缠,一切正如孩子身上的疮疾,虽不至有性命之忧,可它确实让人身心疲惫、焦灼不已、坐立难安,越是想逃离这样的围城,就越是处处壁垒无处逃遁。
    同样,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无端的猜忌、冷漠的对峙,也使得《尾》的男主公牛大夫在现实中跌跌撞撞、无路可退,他那个原本正常的社交圈子一夜之间变得混乱不堪。“他几乎已没有任何退路了,在这个莫名其妙的时空中,谁也不可能比谁活得更好,就连老同学彼此相逢都是一种错误,一种罪过,一种耻辱,你还能奢求什么?”在这里,作者又巧妙地嵌入了霍桑小说《红字》中那个叫海丝特·白兰的女人跟牧师的对话:“我永远不会说的,这红字烙得太深了,但愿我在忍受自己痛苦的同时,也能忍受住他的痛苦。”于是,牛大夫幡然醒悟,其实他身上一直带有类似的标记,即一种像尾巴一样的东西如影随形。至此,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由尾骨处的瘙痒而引起的波澜和嘲笑,让一个孩子丧失了继续待在幼儿园里的勇气。而对中年人牛大夫来说,被动的处境、外界的攻击和毁誉,以及让无辜的老同学冯梅陷入众人谩骂乃至家庭破裂的困境,作为当事人牛大夫却始终无能为力,这一切都是这个男人无法甩掉的心理重负,“像尾巴一样”无处不在的莫大耻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