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宸豪:《苏菲的世界》,最温暖的哲学陪伴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解放日报 宸豪 参加讨论


    
    《苏菲的世界》 [挪]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 作家出版社
    前有“夏令营的较量”引发的热烈讨论,最近又有补习班的功过是非刷屏朋友圈。在飞速变幻的时代,“教育”二字已经被赋予了过重的意义和价值。
    一片喧哗和嘈杂声中,不妨重读《苏菲的世界》这本25年前的经典小说,不仅能通过一封封流畅浅显的信件,徜徉于静谧典雅的哲学世界,更能从书中角色的互动和经历,去感知教育最为核心的本质。
    文本:让哲学回归亲切
    1991年,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出版了他的哲学小说《苏菲的世界》。25年来,该书长期热销,版权卖到了35个国家。不仅被翻译成90种文字,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更是多次被选作各国的哲学教材。一本与哲学相关的著作能获得如此好的反响和畅销纪录,似乎有些难以想象。
    回到书籍本身,这本书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它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著作,语句朴实、浅显易懂,却将哲学流派和演变历史通过书信对话的方式娓娓道来,十分引人入胜。而在讲述各种哲学道理时,也绝非采用佶屈聱牙的专业词汇来表述,而是将哲学思辨融入日常生活中,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把握住每种思想的核心内容,以及人类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而到了关注自身生存的哲学时代,主角们的生活状态也在解密和抗争中,与历史上对生存焦虑的哲学关怀相互印证。
    这些特色与作者的身份密不可分,作为哲学教师,乔斯坦长期与孩子们直接接触和交流。除了深厚的哲学知识素养,他还能准确地把握少年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和兴趣点,因此总是能用孩子们熟悉的玩具、动物以及普通的生活场景展开比喻,让枯燥的哲学知识成为能在日常生活中思考与运用的话题。在最初通信的时候,他将宇宙比喻成魔术师手中的小白兔,人类是躲藏在细毛深处的微生物,而哲学家则总是试图攀爬到细毛尖端,低头窥探整个世界的秘密; 生与死的关系则像硬币的正反面,只有另一面越大,这一面也便能相应的充实与强大。
    我是谁?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活在这世界上?我们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不断思考和进步?通过不停地设问、比喻、传授,世界哲学的发展历史也在阅读中徐徐展开。十四岁少女的生活如此天真而快乐,像薄荷茶一般清冽爽口,哲学家的函授因此也显得轻快悠扬。关于生命、人类、宇宙的问题被不断抛出,引发着少女的好奇心,同时也令其递进理解了一个个许多人终生也没有触碰过的话题。
    对孩子来说,这些问题过于抽象,非常难以理解。但有了神秘有趣的书信游戏,加上贴近现实的亲切叙述,哲学不再是供学者专家研究的高冷学问,而是身边触手可及的逻辑游戏。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乐趣,还能以此指导生活,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笃定。
    这正是欧美哲学通俗化的一部经典示范,它有着侦探小说一般的悬念和情节推动,在引导读者往下看的同时,不断将哲学思辨和现实人生密切配合,书信对谈、人物命运、个体思考形成了多条线索,犹如不同声调的旋律组合并行,最终推动了整部小说的完成。正如《新闻周刊》评价的那样,对于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它是一本极佳的入门读物; 了解哲学却已遗忘的人,也可以通过它温故而知新,梳理复习一遍曾经的知识,然后对这个日渐熟悉的世界,生出几分崭新的好奇心。
    故事:将上帝拉入现实
    作为哲学入门读物,《苏菲的世界》中大量篇幅都是关于哲学的浅显讲述。但作为小说,它也有着生动曲折的故事。在悬念的牵引下,思想和情节互相印证,齐头并行,合力促成了这本富有“魔幻主义色彩”的“元小说”。
    这里的“魔幻”当然不是《哈利波特》式的惊险刺激,或者《魔戒三部曲》的恢弘史诗。《苏菲的世界》中的“魔幻”和虚构,更像是作者开的一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不切实际的神秘情节,更像是为了阐述哲学理论而架构出来的世界观。而“元小说”则是围绕着小说展开的小说,在元小说中,作者并不隐藏自己的虚构意图,而是有意与读者探讨小说技巧上的艺术和由虚构引发的哲学思考。这样的写作方式也可算哲学小说的最佳表达途径。
    故事从苏菲平静的生活展开,前半部分的书信交流中,苏菲的生活完全符合现实设定,她的好友、她的宠物、她的小心思,以及她那作为“反面教材”的母亲。与这幅安详图景对应的,则是古典哲学那样质朴、温和的思辨。德谟克里特的原子理论与积木游戏的精准契合;苏格拉底的思辨以皇帝的新装来阐释; 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则用光身体的男人进行象征。苏菲对世界和自身存在的认知越发深入,有效对应了哲学历史上人类思考的演变过程。
    到了后半部分,人类开始反观自身,寻求对死亡焦虑的救赎,对生存意义的追寻。情绪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声调和色彩也忽明忽暗。为了配合各种流派的生存哲学,作者也有意设置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空间架构。原本乐于思辨、幸福成长的小女孩,突然发现了自己被写作、被操纵的可怜命运,她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存在?该如何逃离这个无意义的生存现实?
    作者没有用大段理论来阐述近代哲学对生存本质的探究,而是直接用故事将这个困境展示出来。故事看似平淡,其哲学内核却和《黑客帝国》《盗梦空间》等科幻电影完全一样。由此生发的焦虑和无奈也并不逊色于大片。相较于电影重视视觉轰炸和即时感官,忽略哲学思辨的特点,《苏菲的世界》 更想以故事引发读者对自我存在和世界运行的深思。
    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再到信息科技引发的“母体”和“平行空间”等话题,关于自身存在的思考便一直持续。我们的存在该由上帝解释吗?书中苏菲和艾伯特,他们同样拥有思想的能力,那么他们是否真实存在过呢?创造他们的上帝又是真实人物,这又作何解释?如果这些虚构的人物,我们记忆中的童年和我们同时存在,这世界是否依然能保持稳定的运行呢?这些理论有时可能会被当作个体寻找生存意义的行动,但不断进步的科技正在刷新着我们的认知,每一种对未知的探究和猜测都绝不缺乏价值。
    启迪:引导和陪伴的力量
    对生命本质和存在价值的反思,也直接引发了围绕本书的争议:究竟应不应该向孩子传递如此深刻同时并无定论的生存哲学?让这些生命刚刚开始的小精灵很早就接触对死亡的焦虑,对生存的质疑,甚至对整个世界的虚无感受,这究竟是一种教育,还是剥夺其自由幻想和思考的权利?
    由此也生发了对教育本质的诸多思考。书中艾勃特·纳格对女儿席德的爱无疑是真挚无私的,他运用自己的学识与智慧所创造的苏菲和艾伯特也几乎成为了席德的理想伙伴。哲学家艾伯特面对着少女苏菲,没有居高临下的教育灌输,更没有采用学究气的刻板理性,而是像闲聊那样,先抛出问题,然后用朴实浅近的表达力求勾勒出每一种哲学流派的核心思想。而艾伯特一面努力生活,一面还用心地为女儿创造亲近哲学、努力求知的环境。
    这并不表示把整个内心全部展现给孩子。即便在小说的叙述中,乔斯坦也主动挑选了生态、爱心、宽容、东方宗教和世界秩序等阳光正面的词语,有意识避开了另外一些显得灰暗消极的思想,也尽量没有将故事和论述往更为深沉的方向伸延。通读全书,对哲学的观点和评价也非常正面:保持批判、理性和公正,放弃偏见、迷信,建立自信,从而不再仓促和轻率,并始终追求真理、知识和道德。这显然不是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因此,有论者认为《苏菲的世界》更像是一本科普教材,而绝非哲学史著作。
    近期报道中有很多焦虑又无奈的父母,此书对他们或许具有更大的借鉴意义。在此层面上,虚构与否已不重要,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这些教育和陪伴的方式,他们没有先想到报补习班或者同其他人攀比,更没有考量哲学这门学科是否有用以及好找工作。他们传递给孩子的,更多是对知识的敬仰和喜爱,对生活本身的乐观热情。
    哲学当然有其意义,它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每位个体提供了理解世界的途径和继续生存的理由。放弃思考、尽情玩乐的童年并非最佳的方式,目的明确、功利短视更不可取。我们大可以平和下来,放弃对补习班的痴迷,转而首先让自己强大包容,学会陪伴孩子,共同以轻松舒缓的步调走入学问的殿堂,为他们展示各种知识理论,一起感知先贤们的生命历程,然后再鼓励孩子找到自己最认可最喜欢的生活方式,保持自信,全力坚持下去。
    除了获得知识,这段温暖陪伴还将建立起孩子们对父母家人的信任,让孩子建立起坚强笃定的人生态度,无比信任身后父母支撑的双手。这样才可以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步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