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如何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具体言之,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如何从“量”的扩充转入“质”的提高,以便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的新作——《教育的挑战》,正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该书是作者对教育改革持续思考的结晶,其中有对教育改革误区的犀利批判,有对教育时代精神的理性张扬,更有对教育改革方向的引领与展望。可以说,《教育的挑战》展示的是世纪之交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映射着改革开放30年来基础教育前进的步伐。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教育制度转型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作者认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从“本本”向“人本”的转变,是从“人人失败”向“人人成功”的转变。这涉及三个层面的教育重心转移:教育政策从“重点校”向“薄弱校”的重心转移,学校管理从选拔功能向发展功能的重心转移,课程与教学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重心转移。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个性化教育。作者批判某些学校的非人性化、划一化、规格化特征,将这种学校称为“工场型学校”。他指出,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作为整体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当今倡导素质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抛弃旧的办学模式,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学习共同体”。这意味着“工场型学校”的终结。 素质教育是大众教育,教育制度应该保障每一个人的文化权益,体现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这是我国国民教育制度建设的基本底线。作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重点校”政策的批判、对选修制度的评说、对道德教育时弊的针砭,以及对新的教育质量观和学校文化的倡导,今天读来非但不过时,而且更显其针对性和前瞻性。 素质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因此,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素质教育的基本使命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作者指出,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的单一化课程模式以及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背离的课程结构,无助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改革单一的课程模式和调整失衡的课程结构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与学的变革,关键是教师角色的转型。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促进教师从“技术熟练者”向“反思性实践者”转变。作者指出,与“师范教育”的概念相比,“教师教育”这一概念隐含了三个发展脉络:教师培养渠道由单一闭锁走向多元开放;教师培养过程由职前培养走向终身发展;教师形象由“技术熟练者”走向“反思性实践者”。教学实践的社会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以及教师知识研究,从不同角度显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教师不是由外在的技术和原理武装的“技术熟练者”,而是在实践中并通过实践不断建构和提升自身经验的“反思性实践者”。“教师的专业能力在于主体参与问题情境,同儿童形成活跃的关系,并且基于反思与推敲、选择与判断形成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中学到的知识,就是实践性知识。 作者认为,与“技术熟练者”相比,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能够投身于更复杂的情境,与儿童在平等的关系中,寻求具有高度价值的经验;能够与儿童、同事和家长合作,全力发现并反思这种情境中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展开实践反思,分享实践经验,增长实践智慧。这就是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改造的基本途径。 “面对教育的挑战,我们别无他途,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而真正的改革,总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这就是说,在变革教育观念的同时,实现基础教育制度和教师教育制度本身的变革。”这句话是对全书内容的精辟概括。作者深切关注教育改革过程中凸显的诸多问题。正是本着促进我国教育学术思想的新陈代谢、指明教育改革误区的初衷,作者从国内教育问题出发,放眼世界,捕捉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追根溯源,剖析教育时弊,精思慎辨地探讨改革良策。因此,《教育的挑战》比一般的教育著述更为丰富和精细:既有宏观背景,也有微观分析;既有尖锐批判,也有倾力建构。 今日的教育改革是为了应对明日的挑战。《教育的挑战》在展示教育研究的学术前沿、把脉当今教育改革核心问题的同时,把关注点放在了教育的核心要素——教师身上,倡导新的教师研究范式,呼吁教师教育的概念重建和制度转型,从而奏响了新的教育改革的进行曲。(云南师范大学 王艳玲) 《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11日第7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