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何英:默读与倾听,陶丽群小说给予的享受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广西文学》 何英 参加讨论

    返观小说的历史,一个有意思的事是,小说这种事物的产生跟女性读者是有很大关系的。以英国小说为例,工业革命把女性解放出来,阅读小说的有闲阶级产生了。但当下此时,不但从小说内部来讲,现代主义小说使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从外部环境来说,可资消遣和享受的名目太多,某种意义上,阅读真的已变成某种严肃甚至痛苦的仪式。
    在几乎半年没读小说之后的某一天,突然读到陶丽群的小说,一种宁静的奢侈和满足覆盖了我的阅读体验。斜倚在沙发上,举着这本名为《母亲的岛》的中短篇小说集,不知不觉看完了。我仿佛维多利亚时代的某个被工业革命解脱出来的家庭女教师,或者就叫简·爱,在外面的喧哗和内心的浮燥中,渐渐沉入他人的生活和命运。
    陶丽群小说的故事主人公,都是生活中的“零余者”。这个概念本身的文学史就够写一篇的了,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到贾宝玉,到郁达夫笔下的抒情主人公。当然,这些“零余者”的痛苦和苦闷更多贵族色彩、更多精神上的,陶丽群的“零余者”,是从肉体到精神,被世界多余出来的多余人。这些人物注定能暴发出来的小说能量,令我体味到一种小说原初的力量,如果说小说还有意义,不就是“此人的命运借助烈焰而燃尽,给予我们从自身命运中无法获得的温暖”。作为读者的我们,以读到他人的死来暖和自己寒颤的生命?
    买来的媳妇“母亲”、被亲人卖掉的李寻暖,在燠热、无望的南方底层挣扎的老代,变态老处女苏珊,尿毒症患者毕斯先生,残疾人三彩……陶丽群的笔触是尖锐的,小说的血统是纯正的,这些畸零人的人生,如果连小说都不照拂他们,还会有谁看到他们可怜可叹又可悲的存在瞬间呢。在小说中写亲情是最考验一个作家的,因为真实和虚构的界线不好把握,作家也难以保持“隐含作者”所应有的理性和尺度。《母亲的岛》把这个另类的亲情故事呈现出来,你以为她在讲述亲情,实际更深沉的故事是母亲这个存在。“这么多年,我不知道我们家对母亲做了些什么。”母亲在50岁的一天,突然离家一个人住到岛上,在卖掉养的鸭子挣了5000元钱之后,消失了,谁也不知道母亲去了哪里,父亲连母亲的老家在哪儿都不知道……。母亲的人生发生了逆转,她隐忍命运30年之后,爆发了。她经历了怎样的内心裂变,没人知道。她决绝地否定掉了自己被卖掉之后的人生。她以离家出走最后反击了命运。《母亲的岛》把世间不可言诠和交流之事推向极致。生活的繁复丰盈、难言隐痛都在故事后面徐徐迎面而来。真正好小说的目的,是显示生命深刻的困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