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隐藏和呈现——读乔叶长篇小说《藏珠记》(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邱华栋 参加讨论

    乔叶就这样做到了两个隐藏:地域文化和性别身份的隐藏。我想,她旨在书写某种人性的共通性,写中国人的、当代人的,甚至是人的文学。隐藏,守拙,不抱残,却很浑圆,这就是乔叶的文学姿态。
    说了那么多闲话,该说说《藏珠记》了。《藏珠记》是乔叶的长篇小说新作。这部小说的引子,看来是从唐代传奇那里来的。一个即将病死在长安的波斯商人,被一家客栈收留,客栈老板的女儿天真无邪,经常照顾他。波斯商人心怀感念,在临终之前赠给了这个女孩子一颗珠子,结果,这个珠子让这个女孩子长生不老,一直活到了当代,前提是不能和男人交合。然后在当下的河南郑州,在我们的附近和眼前,这个活了千年的女子演绎了一出爱恨情仇的人生戏剧,挣扎在是爱还是死或者是爱死了的矛盾纠结中。和她发生致命情缘的是一位帅哥厨师,这位帅哥厨师出生于烹饪世家,爷爷是烹饪界的“王爷”,他父亲是在反腐高压下畏罪自尽的官员……
    情节我只能剧透这么多了。其实我更想谈的是别的。比如《藏珠记》的叙事角度。这个小说采取了多个人物进行分别叙述,唐珠、赵耀、金泽、金顺……都是第一人称,既是主观的,也是受到限制的,还能互相补充,互相映现和诘问。他人是镜,自己也是他人之镜,在镜子里,是他们的藏身和显露,乔叶因此是一苇渡江,是障眼有法,是巧夺天工,是四两拨千斤,我是不如她啊。
    读着《藏珠记》,我不由得想到她2013年引起文学界普遍关注的长篇小说《认罪书》,也是相同的叙述手法,不同之处在于,三年过去了,她的叙事技巧更为纯熟,在人和人的叙述中情节榫卯得更为严密,咬合得也更为流畅。据说榫卯之技是我国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我国古建筑的灵魂,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榫头和卯眼的组合就能衍生出千变万化。我突然想,《藏珠记》里的很多篇章具有的古典气息使它看起来很像一座小型的仿古建筑。可是读进去你就知道,这座仿古建筑里面却镶嵌着相当的现代性。现代性最强的是这个故事的情绪。因为女主的高龄和男主的年轻,这个小说的情绪一直是悲喜交集的。情绪最浓的自然是女主,这个从唐朝活到现在的女人,虽然是传奇的,却也是最普通的,她的脆弱和卑微,也正是最能被我们这些滚滚红尘中的凡人所认同的。正如乔叶在后记里所说的那样:“除了那颗珠子让她有一副青春永驻的外表——珠子也是她老老实实吞下去的——我不能赋予唐珠更多,这个最平凡又最不平凡的女孩,她不穿越,没有特异功能,很年轻,也很苍老,很善良,也很冷酷。是活得最长的人,也是活得最可怜的人,因为体内藏珠,自己便也活成了被时间和岁月所藏之珠。”可以想见,只要活到一定年龄和一定深度的人,都会被这样的情绪所打动。
    其实一个不死的人在世界上生活多年的故事并不算新鲜,在一些小说里也曾出现过。比如西蒙娜·波伏娃的长篇小说《人都是要死的》,里面有一个叫奥斯卡的男人,他就活了很久,亲眼看到了欧洲400年来的风云变幻。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长篇小说《奥兰多》里,奥兰多不光是不死的人,还男变女、女变男地活在欧洲历史里。多年来我一直在进行汉唐900多年的西域历史阅读,也想写那么一个能活900多年的人,他经历了无数事情,尝遍了万般滋味……遗憾的是,我至今还没能像乔叶那样,从时间深处引来一泓活水,让它热气腾腾地奔涌到当下的社会现实里。所以我真有些羡慕乔叶,她找到了这颗珠子,以此结构了时间的泅渡,也以此让自己的作品和伟大的唐代,和唐代的历史传说,唐传奇,建立了隐藏和呈现的双重联系,十分缜密、壮观和有趣。《藏珠记》也因此成为了我的长篇小说阅读视野中,一部令我刮目相看的作品,我也因此对乔叶今后的小说创作抱有了更高的期待。
    (《藏珠记》)乔叶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