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突破雷区,反腐小说的逆袭(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对话
    写“反腐”但别限于“反腐”
    受访者 文学评论家白烨
    采访过程中,很多作家都不愿意给自己的小说贴上反腐小说的标签,作家王跃文就非常明确地对本报记者说:“任何类型化标签对作家和他的作品都不是赞赏而是贬损,简单的标签化定义是对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消解。”
    但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又不得不沿用了“反腐小说”这个标签。甚至会顺着这个“标签”的指向,回溯多年来反腐题材创作的发展、样貌,这对于观察今天和未来的创作走向,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就有了这次对话。
    问:首先请您简单回顾一下反腐小说这些年来的生长脉络?
    答:“反腐小说”这个说法因对一些作品只做简单的题材归类与内容指认,在文学评论中并不怎么常用,更多的时候是媒体的一种用法。好的小说,一般都是超越单一题材的,因此许多作家也对这一说法不太认同。这里,我们权且沿用这一媒体的说法。
    反腐小说与现实题材写作的关系十分密切,其较早的源头可追溯到新时期之初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柯云路的《新星》等。上世纪90年代,由河北“三驾马车”何申、谈歌、关仁山带来的“现实主义冲击波”,把反腐与社会问题联系了起来;与此同时,张平、周梅森、陆天明的小说,又把“反腐”与“官场”内在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反腐小说向官场小说的有力过渡。进入新世纪之后,官场小说有三部重要的代表作,这就是王跃文的《国画》、阎真的《沧浪之水》和李佩甫的《羊的门》。后来还有一些偏于通俗或流行于网络的官场小说,如王晓方的《驻京办主任》、老乔小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黄晓阳的《二号首长》等。现在的类型小说中,就有被称之为“官场小说”的一个类别。
    问:反腐小说创作总体是个什么样貌?在您看来比较不错的作品都有哪些?能否推荐几部?
    答:反腐小说在其发展演进中,已逐渐超越了单纯的“反腐”,越来越走向对于官场现状的生态揭示和对于基层官场的深入透视。因此,现在常用的官场小说说法,在包含反腐小说的同时,事实上已替代了反腐小说。
    我认为,从反腐小说到官场小说,不同时期都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周梅森的《绝对权力》、张平的《国家干部》、陆天明的《省委书记》、王跃文的《国画》、阎真的《沧浪之水》和李佩甫的《羊的门》等,都值得一读。近几年,还冒出来一个叫余红的文学新人,先后写作了《黑煤》《鸿运》《琥珀城》等长篇小说,也别具韵致。
    问:大约5年前,反腐题材创作一度受阻,但我发现,最近这一年来创作势头开始回暖,“局长”“市长”“县长”之类的小说又开始多起来了,对此您怎么看?
    答:反腐小说一度受阻,与其自身存在很大问题有一定关系。一个时期以来,这类作品较受欢迎之后,一些作品便在“反腐”的同时“渲腐”“炫腐”,不仅写得相当俗气,又相互跟风。如《黑冰》市场销路很好,便有《黑血》《黑雨》《黑风》接踵而来,使得这类作品带有相当浓厚的黑幕小说色彩。还有的一味渲染官场厚黑学、谋略术,停留在对欲望的赤裸裸展示上,甚至堪称官场升迁的“教科书”,作家该有的批判精神根本不见踪影。
    现在反腐小说势头回暖,既有反腐成为社会常态的原因,更因为作品本身的质量上来了。写“反腐”不限于“反腐”,写“官场”又超越了“官场”,作品具有更丰盈的社会内容和人生内涵。
    问:从反腐小说成长史看,《曲终人在》和《一座营盘》的出现会是反腐小说的一次转折吗?
    答:周大新的《曲终人在》和陶纯的《一座营盘》,确是近期让人眼睛一亮的两部长篇新作,他们确实都与“反腐”不无关系,却又远远超越了“反腐”本身。《曲终人在》里的欧阳万彤、《一座营盘》里的布小朋,都是从基层干部一步步升到省长、基地司令员高位的。但这个过程却危机四伏,充满凶险,因为环绕着他们的贿赂方式无奇不有,行贿者也此起彼伏,这些都令人防不胜防。可以说,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并与之巧妙地进行斗争,是他们最为日常也最为艰巨的任务。他们并非反腐英雄,却是拒腐的斗士,这对于大多数干部来说,要更为难得。这两个人物形象,在当代小说的人物画廊里,有其正向的独特性,也有其艺术的典型性。涉及反腐的小说,注重正面描画人物,多维审视人性,这两部小说做了极为成功的尝试。
    问:反腐小说创作最大的难点是什么,作家们处理得如何?
    答:我觉得最大的难点是在作品中内在地包含“反腐”,而不是局限于单向地“反腐”,深入地触及“官场”,而又有力地超越“官场”;同时在获取生活素材和塑造人物上,要有新的视野、新的胸怀、新的角度和新的手法。可以说,大多数作家在这一方面还陈陈相因,少有突破,尤其是在流行于网络的类型小说写作中,内容同质化、艺术粗放化的倾向更为严重。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周大新的《曲终人在》和陶纯的《一座营盘》这样另辟蹊径的写作,既是凤毛麟角,也显得十分重要。他们以成功的经验告诉人们,即使是涉及“反腐”,触及“官场”,也可以花样翻新,也可能自出机杼,关键在于作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深入的研究与细切的体味,对时代新人要有充分的认识与独到的把握。总之,这也和别的文学写作一样,倚仗的是作家自身的修为与艺术的内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