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以为,《给世界的答案》是一本可以让编辑省心的书。 这本书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蒂芬·温伯格的最新作品。他的著作是多个领域的权威教材,论文被引用的H指数也很高。 不仅如此,他还获得过刘易斯·托马斯奖。这一奖项的得主通常被称为“诗人科学家”,顾名思义,这些科学家有着诗人般的浪漫笔触。他的科普作品多部畅销,其中《最初三分钟》的畅销程度,连史蒂芬·霍金也视之为《时间简史》的目标。 而在新作《给世界的答案》中,温伯格更是轻车熟路。几千年的科学发展史在他笔下妙趣横生,他也毫不留情地对科学英雄们评头论足。最重要的是,他告诉我们:人们是怎么演变到用科学思维打量世界、理解时代,不同的思维方式是怎么影响历史,我们又应如何认识和解释不确定的未来。 这样的物理学大家和认知主题,从选题论证到报价都顺利拿下,从产品经理到营销编辑都很看好,从审稿阶段开始就在发力,似乎一切都很顺利。 但是,我错了,这怎么会是一本不操心的书呢? 先是非常认真的译者,反复核对稿件和原书,有任何一点小瑕疵都能揪出,经由我们转给版权部再转给外方再转给作者的书信往复大概有八九十封了,还把几幅图都从细微处重画了——包括不到2毫米的光线在透镜里必须先往上折射再往下折射这种一般人看不出来的地方都不放过(图①)。 再是书名。原书名直译是“解释世界”,选题刚拿到时随手起了个“科学简史”,这两个书名显然都太含糊、不贴切,必须重起。于是就开始了漫长的书名之路。一个书名,如何才能表现出全书以科学发展为明线、思维和认知改变为暗线的丰富内涵?如何才能表现出书中强调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如何处世、如何发展?如何才能表现出作者认为的整个人类社会必将不断推进科学认知,获取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就在要愁白头的时候,讨论多了,突然明白:我们之所以要去解释世界,是因为围绕在我们周围的那些事物,包括电闪雷鸣、四季更迭,都像是世界给我们出的好多好多难题,我们每解开一道题,就看清了一小部分世界,所以我们不断了解世界,就是在给世界交一个答案,也许有一天,我们就把谜题都解开了。《给世界的答案》就这么定了下来。 最后则是一贯的封面设计问题。怎么把脑子里无影无形的虚幻想法落实在纸面上,真是一个大难题。考虑到全书花了很多的笔墨讲述天体——因为这是最能够、也最需要用科学知识去认识和理解的——我们也希望在封面上有所体现,但又与原书的星座图有所区分,更缤纷一些。历尽千辛,终于找到了一张17世纪的星座图,与今大有不同,很切题地体现了思维认知的发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原图实在过于“别具风情”(图②),与本书的风格不大兼容。我们最终做了素描处理,内容满满又不喧宾夺主,两个半圆的星座图体现了那个年代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那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阶段,象征了人类追求的不断进步。 封面一定,《给世界的答案》终于可以下厂了,一大片灰色脑细胞已经殉职。这本书从几千年前的科学起源讲起,说起来,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就已经在为书中的难题操心了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