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阅读长篇小说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人们欣赏故事的主要方式渐渐从文学转为影视。相比之下,新诗的处境显得更为艰难。于是我们看到,在历史悠久的诗国,读诗的人并不是很多。在很多时候,诗歌只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存在而已,其审美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这种语境之下,文体定位稍显尴尬的散文诗却受到较多的关注和喜爱。 说它的地位尴尬,首先是在它究竟是属于诗还是属于散文的问题上,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形成一个普遍认同的共识,不少诗歌刊物发表散文诗,但一些散文刊物或者综合性文学刊物也发表散文诗;其次,由于这种尴尬的地位,散文诗没有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研究散文诗的人不多,在“鲁迅文学奖”的多个文学门类中,也没有为散文诗设置一个明确的位置。但是,散文诗在读者那里受到的关注却是值得研究的。 在文学界、诗歌界充满争论的语境中,散文诗领域却显得相对平静。不是因为这些诗人没有观念上的冲突,而是他们更看重创作,试图以作品的质量来获得同行和读者的认同。许多散文诗的研讨活动、笔会基本上都是在认真、严肃的讨论中开展的,即使存在不同观点的冲突,也因为对问题的认真分析、对作品的具体解读而充满友善的气氛。去年有同仁慎重提出散文诗倡议,其实那是一种严肃对待文学的态度和对优秀作品的呼唤。该倡议指出: “我们让责任的双肩扛起思考的头颅,实现生命的站立”,“我们坚守写作的尊严”,“认同作为平民生存的人格理想、价值理想、审美理想”,他们之所以选择散文诗,因为它“是灵感触须的现实化延伸,是思想在文字中最准确的抵达”,他们同时“相信胸怀决定语言的力量,人格产生作品的高度”。这个倡议对于散文诗关注人类、关注现实、尊重人性、张扬理想光辉等提出了具有诗学价值的看法。而且,他们不只是纸上谈兵,还与一些文学刊物联合,把许多优秀的作品集中发表,推向读者,并编辑出版了以发表抒情诗、散文诗为主的丛刊《大诗歌》,受到诗人的热烈响应,在读者中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无论属于诗还是散文,散文诗抒写的是诗人对人生、社会的心灵感悟。在文学史上,无论是波德莱尔对巴黎的诅咒和痛惜,还是泰戈尔对大自然和美好人性的歌唱,无论是纪伯伦对人生哲理的诗意挖掘,还是屠格涅夫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赞美,都已经跨越了国界,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在中国,鲁迅是第一个将散文诗创作推向高峰的作家,《野草》中的散文诗深度解剖自我,充满迷茫、困惑,也蕴涵梦想和希望,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和小说、杂文中不同的、更本真的鲁迅。另外,郭沫若、高长虹、徐志摩、茅盾、何其芳、陈敬容、柯蓝等都奉献了为读者喜爱的散文诗作品。散文诗在情感内涵上和一般的抒情诗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诗人心灵感悟的书写,但在形式上是散文式的,它句式完整,遵守语言的逻辑关系,和外在世界保持着可以寻绎的对应关系。这当然只是表象,其实,在保持普通语言的流畅性、交互性、易解性等特征的同时,散文诗语言尽可能摆脱一般语言的叙事特征,通过语词的特殊组合、诗人独特的想象,利用排比、散体对仗、复沓、跳跃等多种方式,提升语言的诗性特征和包容量,使其与诗歌所抒写的内在情感趋于一致。于是,散文诗形成了以舒放性为特征的文体个性,避免了一般抒情诗可能具有的晦涩难懂的局限,使诗人的情感能够比较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散文诗具有跨文体的特征,拥有诗歌和散文的长处,有人称之为“美丽的混血儿”。随着现代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跨界特征的文体或者物种往往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散文诗因此而成为直指心灵的艺术,不但包容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度思考,对美好人生的期待,而且通过艺术的方式提升了这种感悟的灵动性、心灵性,尽量避免将现实解剖得血淋淋的,而是将读者和他们面对的人生与现实结合起来,把他们引向一个与现实不同的充满温馨、充满梦想、充满牧歌意绪的美的境界。 散文诗一般篇幅比较短小,语言流畅清新,如和风细雨,容易为读者所接受;许多散文诗追求格调的高雅,于困惑、迷茫中寻找生命的方向和价值,充满或者蕴涵着理想光辉,这正好为渴望心灵抚慰的读者提供了良好的精神食粮。有人说,一时代有一时代的风尚,一时代也有一时代的文学,我们不敢说散文诗这种品种能够代替其他任何的文学样式,但在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在充满浮躁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下,在人们的心灵需要抚慰的时候,散文诗这种短小、温馨、舒放的文体,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用武之地,而独特的社会文化氛围也为这种文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就当下的情况看,散文诗与读者的关系明显优于一般的抒情诗和读者的关系。因为具有散文的形态和舒放的特征,散文诗与现实的关系也显得比较特别,诗人的抒情始终和外在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优秀的散文诗可以说是现实的切片或者浓缩,诗人只是把他所感受到的现实加以提升、诗化或者说内在化。诗人的情感往往融合在许多细节之中,情物相通相融,而通过这些细节,读者可以把作品抒写的情感和自己的体验进行对比,引起思考或者获得启示,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换句话说,散文诗就是一座架设在现实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是读者了解现实、净化心灵、提升品位的艺术手段。(蒋登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