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历史观、方法论与艺术表达——读长篇小说《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杜学文 参加讨论

    表现历史的最高境界
    是揭示出历史必然性的“道”
    方法论的问题历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带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但是,近些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已经大大地忽略了。在关于历史、现实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许多机械的、简单的、错位的话题。不管具体问题出现的历史条件,不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不考虑问题存在的整体性等,致使我们的讨论陷入混乱之中。研究与表现历史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从军事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种角度切入;从某种特定历史时期的横切面进入等。但要比较全面深刻地对某一历史进行再现,我以为可能有这样几个层面。一是从个人的角度进入;二是从某一局部的层面进入;三是从具体历史事件存在的整体宏观视角进入。就把握历史的真相与本质而言,这几个层面还只是一种研究的“术”的方法。我们研究问题,不能满足于把握其过程是什么,还应该在了解其过程的基础上,把握问题的规律。这样才能从“术”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我以为,表现历史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在弄清历史真实面貌的基础上,揭示出历史之所以如此而不是如彼的“道”,也就是其必然性或规律性。单纯从“术”的要求来看,这几个层面不存在谁更正确谁更高明的问题。因为从某一具体的个人也可以达到整体观照的目的,从而显现出历史的规律性、必然性。关键的问题是你的研究是停留在呈现某一层面的历史事实上,还是要通过这样的事实来展示历史的规律。如果进行了这种努力,那么,就上升到了“道”的层面。如果没有,那就只能局限在个人的或局部的层面,我们对历史的了解认知也只能是局部的、个人的,或者片面的。如果立足个人,并力求达到对整体的观照,进而升华为一种规律性的把握,那么,这样的研究是非常好的。由于工作的关系,近些年来,我也先后介入了几部关于红军东征及抗日战争题材作品的创作。但是,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满足于讲清历史事实,单纯从事件的具体过程展开的。在这里我并不否认他们在历史与艺术方面的努力与贡献。我要说的是,像《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这样的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写进而努力展示出历史发展的整体面貌,揭示出其发展的必然性的作品还不多。而李骏虎最大的贡献则在于他立足于认真研究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力图从全局的、整体的、宏观的层面来表现中国面临民族危亡时刻的历史选择,揭示了形成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必然性。这使这部小说具有了一种史诗的品格。当然,现在我还不能说这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我以为要得出这样的结论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小说表现出了史诗的品格。它不仅比较全面地展示了红军东征的全过程,而且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以红军东征为核心事件的历史面貌,即国际环境、中国各方力量的真实状况,以及多种因素作用下历史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小说揭示了形成全民抗战局面的历史必然性。这就使小说超越了一般的介绍过程式的表达,从“术”的层面升华为揭示历史道义的“道”的必然性表达。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李骏虎在进行这种全局性的表现时,不是满足于简单的叙述过程,而是把笔对准了历史发展的大势。或者说,他更注重通过对历史人物在历史趋势变化中具体处境的表现来揭示共赴国难的必然性。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完成了“是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同时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
    《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以艺术的手法,以红军东征为核心事件,生动地揭示了在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不同政治力量终于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必然性。正因为这部小说具有宏阔的历史视野、透过现象直达本质的穿透力,使之具有了恢弘的史诗品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