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嘛呢石,静静地敲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严英秀 参加讨论

    《嘛呢石,静静地敲》这部小说集,我是陆续在飞机上读完的。在飞翔的静止中,在一万二千米的高度上,实在是读《嘛呢石,静静地敲》的适宜时机。在偶尔的气流颠簸中,将目光从书页上投向舷窗外时,看到的永远是云。它们或浓,或淡,或密密地堆积,或慢慢地游走。它们千姿百态,却无一例外地从容着、淡定着,好像从不急于赶往某个方向,好像惟此刻是永世安好。这多么像万玛才旦笔下的小说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生活形态:那些遥远的草原和村庄,那些混沌无名的时间,那些随日光流年渐次隐退的爱恨情仇,那些闲云成雨的人生,在大地的皱褶里无声地流淌,像是遗忘般诉说着关于一个民族的铭记。
    行云流水,是的,这就是万玛才旦的小说给我的感受。纵观《嘛呢石,静静地敲》中的十个短篇,每一个故事都是平常存在,所有的篇章都是自然叙述。简单,平淡,从容,自然,是万玛才旦小说的基本风格。作为一个藏族作家,作为一个以青藏生活为创作题材的西部小说家,万玛才旦摒弃了盛行至今的写作模式:迎合东部期待视野的边地风情展示,民族宗教、文化炫美心态下的传奇追述,以及貌似深刻神秘的时髦而冷漠的“原生态”纪事。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以当下普通藏人的日常生活为自己的书写内容。这样的选择不仅仅关乎到小说的取材方向,更是一种自觉的文化立场。
    在小说集中,《午后》实在是一部饶有兴味的短篇佳构。少年昂本一觉醒来,记起自己和情人卓玛今晚有约,便心急火燎地走到了田间小路上。路上亮晃晃,如白昼一般,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说:“今晚的月亮真亮啊,刺得我都睁不开眼睛。”但他还是觉得舒服,因为“今晚的风很好”。接下来,昂本依次遇到一条蛇、听说他要去约会便莫名其妙地嘲笑他是傻瓜的少年贾巴、想嫁给他的20岁小寡妇周措、一只黑猫、一辆手扶拖拉机、一只黄狗,还有想招他做上门女婿的东巴大叔,最后,他来到了卓玛家门前,却猝不及防地撞到了卓玛的父母兄弟所有人。“跟情人约会时被她家人看见是最令人尴尬的事”,“平常这个时候,卓玛家的大门都是紧紧闭着的,人都睡了,今晚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小说的最后,卓玛涨红着脸说:“傻瓜,现在才是午后,太阳还在头顶呢。”少年昂本蒙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那我回去再睡一觉。”小说讲述了一个“几乎无事的喜剧”。但它简单而集中地体现了万玛才旦小说最炫目的特质之一:轻盈,洒脱,足够的善意,有节制的魔幻。日光之下无新鲜事,但有一个少年却将太阳当成了月亮,小说的卖关子给予读者的不是嘲弄,而是充溢的温情,只有胸怀太阳一样炽烈的赤子之心的青春少年,才会犯下如此“美丽的错误”。
    万玛才旦的小说世界是简单的,但这样的简单绝不是一览无余的粗陋、场光地净的直白,而是幽深无边的青山捧出的那一声鸟鸣,是满园春色偶露峥嵘的那一枝红杏,是苍茫大海上驶来的八分之一的冰山,是历尽千山万水的朝圣之路在佛光下无语匍匐的那一拜。万玛才旦深谙简约之于短篇小说的重要性,他披荆斩棘,将婆娑缠杂的叙事藤蔓一一归顺,修理,删繁就简成精干利落的白描枝干。篇幅短小了,故事简洁了,但回味更悠长了,寓意更丰厚了。《嘛呢石,静静地敲》《八只羊》《脑海中的两个人》《一块红布》都是如此,看上去极为平实简练,却又充满了多重隐喻,是经得起深度阐释的小说文本。
    《陌生人》的故事,看似波澜不兴,却激流暗涌。一个“陌生人”从遥远的大地方来到村庄,寻找叫卓玛的女人。他认定这是二十一个卓玛的故乡。藏语“卓玛”,即“度母”的意思,二十一度母,是雪域大地的慈悲之神。陌生人为什么来找卓玛,他是谁,有着怎样的过往?为什么他说“你们这里的阳光比我们那里的好”?为什么他口袋里有大把大把的钱,脸上却是“一副疲倦和哀伤的神情”?虽然小说始终未对这些问题给出答案,“寻找卓玛”这条主线的象征意味是含蓄的、潜隐的,但也是能指的、欲藏还露的。问题是,卓玛的“故乡”并不能给予这个执著寻找的陌生人什么有效的回应。这个小小的村庄,满街游荡着无所事事被廉价酒灌得摇摇晃晃的年轻人。小卖部里那个叫卓玛的女孩把“瓜子皮吐到前面的水泥地上,地上白花花一片”。为了挣到陌生人承诺的一百元钱,更多的卓玛纷纭而来——她们都不是他要找的卓玛。最后,一心想要离开这里的售货员卓玛跟着他走了,当然,她也不是他要找的卓玛。陌生人离去时“有点失望,也有点失落”,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村人用他留下的三瓶酒继续热闹下去。我不知道为什么,几次读《陌生人》,心都被一种无可名状的忧伤牵扯着。也许,众生皆有神性,安宁趋善的生活就是佛境,但茫然和无知、浮躁和喧嚣,使得我们成了“故乡”的“陌生人”,神迹永在远方。那么,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一种传统的有效延续,到底需要怎样的内里的支撑,怎样的精神的交接,才不至于在变异中遭遇坍塌,在“形式”中走向沦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