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对短篇小说保有一份独特热忱。因为,“生命的生机和可喜,不一定与其长度成为正比”。文学的贡献在于能否唤起“生命的生机”。《飞行酿酒师》一书是她近年来短篇小说的结集。在我看来,它的价值在于窥测了现实主义内在的纹理、体感和温度,以近乎“老实”的朴素写出生活的诗性、缠绕与光泽。现实主义并非只是底层苦难、史诗叙事和民族书写,它亦可是精微的轻盈:再现各阶层生活的速度节奏、社会转型中的情绪微颤、个体心灵的焦虑烦忧。 在铁凝笔下,你总能看出一分萧红的流丽、京派的隽永。我更愿用“流出的俊俏”来形容这种气息。这些短篇并没太过精巧的结构感,因为“设计太工”难免显得造作匠气。铁凝想用生活本身的节奏缓缓剥开生命的丰饶。书中所收12篇作品,无不是幽微揣度生活质感的佳作。我很感喟作家写出的情深,常有“回甘”。《火锅子》就以物事写尽人情。一对八十多岁老夫妻仍保有热恋般炙热,言语娇嗔,动作甜腻让任何人都“仿佛是一种打扰,打扰了他们那永不腻烦,永不勉强的手拉手坐着”。他们因火锅相识相恋,火锅里的爱情记忆又成了晚年现实:老太太因眼疾再也擦不亮火锅,却仍想给老伴捞出锅底的“精华”;老伴也想表现,却误把抹布当作海带让给了她。这种欧·亨利式的差错,更显出静默的幸福。 《春风夜》则像温情的“变奏”,“和音”里糅合着太多不忍、酸楚、向往与遗憾。一对外来务工夫妇左等右盼终于有了在京约会的时机,却因妻子没带证件无法一同入住旅馆。他们只能做贼似地在春寒之夜依偎在灯光下,叙别情,谈琐事,说愿景。作家带着疼痛的柔情展现生活的不易,又直击了制度管理的人性化缺失,农村务工者在城市中情欲的孤独苦闷。 铁凝用微妙繁复的心理流动呈现当代生活的情绪浮动与心灵隔阂。《暮鼓》里“她”致力的慈善事业,抵不过她的“美容觉”;她爱那些受助孩子,却更爱自己的脸。这就是凡俗的现实,每个人都有那点真实“私心”。当她发现繁重的体力劳动能让一个母亲的容貌变为令人厌恶的邋遢老头时,震颤就像黄昏的鼓声一般惊心。与书同名的小说《飞行酿酒师》则呈现了错位的失落:酿酒师只想骗土豪投资,狠宰一笔;陪酒者只想揩油吃喝;无名氏则是有钱有闲的空虚,没完没了地占据他人时间讨论自己的兴趣。没有绝对的贫与富,只有比较后的心理失衡。酿酒师最后在名车上的顺手一划,透出了仇富的劣根。 直面现实,就是用文学的诗性道出凡俗生活的琐屑、微澜。《内科诊室》里人到中年的烦忧源于对身体指标太过警觉敏感,医患关系的紧张源于二者无力回归到一种私人化的平等交谈。当我们没有时间去换位思考时,只会失去沉静对话的可能。《海姆立克急救》就是在疲于奔命的生活里,错失了真情与生命。表面看这就是一场中年夫妻的情感危机,丈夫忙着生意,妻子则用隐忍体恤着丈夫偷情,在摊牌时妻子因食物卡住气管丧命,丈夫陷入无限追悔中,与情人反复演练着“急救法”。 《飞行酿酒师》一书打动人心的是一种观察的柔腻,书写时的利落。铁凝用永恒慰藉的脉脉深情熨平了人物内心的褶皱角落。现实主义远非只是一种手法流派,它代表一种直面态度。在她笔下,你会觉得现实就是那样不温不火,并没太多戏剧冲突、非黑即白,你要感受的是生活的质地,欲念的浮动。换言之,当众多作家在人生前台写尽故事喧嚣时,铁凝却绕到了帷幕之后,托出了生活的底子——那种默然却百感交集的生命“景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