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只轮子》的主人公磨子是一个多余人,他就像汽车的“第五只轮子”一样,不过是一个没用的备胎。磨子是一个被人贩子抛弃、又被牧羊人收养的孩子,住在山上。他身世可怜,但世人并没有因此多给他一些温暖,他反而遭遇了更多的人情浇薄。他下山到青阳村去找小伙伴玩儿,却永远被他们冷漠地排斥,只好在一旁呆看着。在这个世界上,磨子好像时时处处都是多余的:坐船去看电影,被留在岸上的是他;上学了排座位,没有同桌的也是他;孩子们在河里玩鱼鹰抓鱼的游戏,在岸上看衣服的还是他。他怀着热情,期待着孩子们能接纳他,终于有了一次机会,却是欺骗。孩子们玩“瞎子抓贼”,让磨子当瞎子,给他蒙上眼睛后,就偷偷溜走了。从此磨子再也不想和青阳村的孩子们在一起了,他和同伴的世界彻底隔绝。磨子喜欢上了一个露天汽车修理厂,修理厂的老高夫妇接纳了这个陌生的孩子,有一天,老高把一只废旧的轮胎给磨子玩儿,磨子对这个一个人的游戏着迷了,他玩出了花样,玩出了好心情,磨子终于可以在青阳村的孩子们面前,用拒绝的神情让他们走开,终于可以凭借高超的技术,让青阳村所有的人,包括牛、羊、狗,都注目仰望。有一天,磨子竟然凭着对轮子的熟悉,帮助坏了的校车找到同一型号的轮子,并且换好了轮子,他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也让曾经欺负过他的两个孩子满面羞惭。磨子的社会生活从这里才算真正开始了。 在孩子的世界里,像磨子这样的多余人并不少见。没有父母、生活贫困、生理上的小缺陷,都有可能成为孩子被孤立、被欺凌的理由。一旦成为被孤立的对象,想扭转在集体生活中的处境异常艰难。磨子之所以被孩子们孤立,因为村里的大人都用冷淡的目光看吴贵,而看磨子时,目光里也有点冷淡,大人们的目光,孩子们都看到了。可以说是一种集体的冷漠把磨子和他的养父排斥在青阳村的生活之外,吴贵以醉酒和沉睡的方式来打发孤独的时光,在冷漠中生活惯了的吴贵也没有能力用饱满的爱滋养这个捡来的孩子。磨子渴望得到伙伴们的爱,他就像一团火,热情地燃烧,渴望用自己的积极主动融化他们的冷漠,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就像寒冰一样熄灭了他内心的火焰,他变成了一块石头,沉默不语,内心不再有浪花。磨子痴迷于一个人的游戏,把全部的热情给了轮子,他再也不需要伙伴。磨子以一种悲壮的方式获得了青阳村的瞩目,他把轮子推上山顶,又和轮子一起滚下山来。他太需要这个世界有人注意到他了!最后,学校的小社会接纳了磨子,但是这段痛苦的时光将永远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如果说珍珍是家庭中的孤独者,那么磨子就是集体生活中的孤独者。珍珍和磨子都是那么渴望真情真爱,珍珍光着膀子、穿着小裤衩,在黎明中奔跑的样子,让人心疼;磨子明知道周围已经没有人了,他还故意欺骗自己,一个人蒙着布玩了好长时间的摸瞎子,此情此景令人心碎。他们都被身边最亲近的人无情地拒绝了。一个小孩渴望母爱奇怪吗?一个身世不幸的小孩渴望社会的温暖有错吗?因为人间乏爱,所以珍珍才与野兔、小蛇为伴,把自己的爱给了原野,磨子才把全部感情寄托在一只没有生命的轮子上面。这两篇小说写了孩子追求真爱的过程中遭遇的心灵困境和争取突破困境的顽强努力,那种压抑和孤独非常残酷、真实,折射出的是成年人的世界里对真爱的漠视、对苦难的麻木不仁。成人的世界被世俗和功利笼罩,孩子的世界如何能够纯净? “小尾巴”、“第五只轮子”都寓意多余人。19世纪俄国文学和我国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中,都出现过“多余人”的形象。他们是一群贵族或社会中上层的知识分子,不满现状却又无力改变,是思想上的巨人和行动上的矮子。而曹文轩笔下的多余人,是被冷漠和拒绝包裹的孩子。孩子的初心都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本应是最该被家庭和社会关爱的群体,但由于家庭的漠视、社会的冷漠,使孩子沦为“多余人”,这是非常严肃的社会问题。全社会对儿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关注度较高,已经做出了很多实绩,但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孩子们的精神幸福感问题,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