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鲁迅:在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选择(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孙郁 参加讨论

    
    1907年前后,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同时进入鲁迅的视野。他在《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里对托尔斯泰的价值取向有着真诚的肯定。不久之后,鲁迅与周作人所译介的《域外小说集》,许多作家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门徒。迦尔逊、安德莱夫的文本,差不多都流淌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血液。鲁迅在有意无意之中,与俄国重要的文学传统开始相遇。
    在讨论文化的根本问题的时候,鲁迅在众多的参照里选择了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这支撑了其“立人”的基本概念。《热风》动人的文字就回响着托尔斯泰式的声音。但在小说的写作里,托尔斯泰的影子却消失了,多了一种灰暗、痛楚和绝望的意象,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精神的一种显现。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真正给自己带来审美震撼的不是前者,恰恰是后者的诗性。
    鲁迅早期思想一个关键的亮点是关于“人”的描述,这是西方人道主义传统的一种表达。其间流动的就有托尔斯泰的元素。引用俄国的资源,这在他是一种新文化建设的渴望。可是后来,当他凝视中国社会生活的时候,“立人”这个正面的话题被苦难的负面阴影代替了。他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本里找到了共鸣,那就是对无法“立人”的焦虑,出现的是与托尔斯泰相反的东西。你会感到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统的天然的好感,其肃杀、灰暗、地狱般的惊恐场景,把先前的温情的憧憬统统消解了。
    当未名社青年开始译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的时候,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那作品的奇妙表达有着由衷的感佩。那些文字似乎唤起了自己的内觉,因为他们彼此有着惊人的一致。
    不过,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鲁迅作品的黑暗、极端的恐怖和阴冷,并不能遮掩他的纯然的存在。外表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无序、忧郁,隐含的却有托尔斯泰式的庄严。俄国文化两个重要传统就这样组合在鲁迅的世界里。
    托尔斯泰的作品给人的多是“圣意”的普照,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充满了“浊味”之寒冷。“圣意”则会成为“劝善书”,而“浊味”里多无路的迷茫,恶魔之影在花丛里舞蹈着,指示着我们生存的另一面。鲁迅是温情者有之,绝望者亦多,这也可以理解他何以在这两个传统间的游移。而对于小说家而言,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青睐显然超出托尔斯泰。因为在相当的时候,他自己并不是一个本质主义者。
    五四那代人,对未来文化走向的思考,总体是确切性的。《新青年》的主要声音便是人道精神和科学理性,以及这里衍生出的自由、民主的要求。从那时候的文人书写里发现,对托尔斯泰精神的神往,以及借鉴其价值理想,是人们较为一致的选择。鲁迅加入《新青年》队伍,便是自觉的呼应这种确切性的渴念。
    新文化运动初期,托尔斯泰的影响不仅在文学领域,社会运动中的呼应也相当可观。鲁迅兄弟译介日本白桦派的作品,对于颠覆旧学中非人道的传统颇为奏效。而“新村主义”的传入,则把托尔斯泰主义的实践性元素具体化。这吸引了包括青年毛泽东在内的许多人。新文化的主要精神之一,是诚与爱,是人道对专制的抵抗。“人的文学”“平民文学”背后的理论,多少与托尔斯泰的存在有关。
    但是,鲁迅是最早从托尔斯泰余影里走出的人,当不断面对中国的棘手的文化难题时,就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他觉得,仅仅拥有托尔斯泰的传统是不够的。现实不都是以确切性的方式可以呈现出人性的本质和生活的本质。对于人而言,精神是流动不已的河,潜意识里的无序之音和盲动之波,不断冲刷着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存在的本质往往在我们的话语逻辑之外。
    他与托尔斯泰精神疏离的过程,其实也是和《新青年》同人分化的过程。这在后来的选择里,变得越发明显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