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鲁迅文艺思想中的阶级意识溯源(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淮论坛》2013年3期 王银辉 参加讨论

    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高扬——卢卡奇对福本主义的影响
    福本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日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出现的以批判山川主义而确立的一股左翼思潮,它于1924—1927年在日本风靡一时,之后虽失去主导地位,但却对日本整个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乃至文化运动都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福本和夫(1894—1983),1920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政治系,1923—1924年先后留学英、美、德、法各国,在德国期间,师从科尔施并结识卢卡奇,卢卡奇以《历史与阶级意识》相赠。[6]当时该书在国际上影响甚大,对青年福本和夫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福本主义①这种带有鲜明政治激进主义色彩的“左”的思想,主要具有异化、阶级意识及党组织理论的基本特征。前两点明显受《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影响,后一点直接受到了列宁的建党思想的影响,但也有卢卡奇思想的作用。正是由于卢卡奇的极大影响,1927年日本思想界才出现这一译介情况——《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阶级意识》、《关于组织问题的方法论》两篇文章同他的《列宁》一起被译成日文出版[7]。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包涵了三个基本概念:物化、总体性(或整体性)和阶级意识,虽然是由八篇论文组成,但“物化”始终是全书的核心。尽管卢卡奇当时未能将物化与异化完全区分开,但他却是在异化的意义上使用“物化”一词,从商品拜物教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分析、批判。卢卡奇认为,异化是总体的历史发展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把握这一总体,只有当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必须作为阶级而出现时,意识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时,才可能消除异化,因此,卢卡奇强调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重要性。福本和夫受卢卡奇的影响,用异化的思想来说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力图克服那种局限于工人与资本家对立的肤浅认识,提出无产阶级的解放基于它自身阶级及其阶级意识的自觉。
    关于“阶级意识”这一概念,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予以强调,并在专门的论文《阶级意识》中,作了非常明确的解释:
    阶级意识就是理性的适当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则要归因于生产过程中特殊的典型的地位。阶级意识因此既不是组成阶级的单个个人所思想、所感觉的东西的总和,也不是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总体的阶级在历史上的重要行动归根结底就是由这一意识,而不是由个别人的思想所决定的,而且只有把握这种意识才能加以辨认。[8]107
    阶级意识不是个别无产者的心理意识,或他们全体的群体心理意识,而是变成为意识的对阶级历史地位的感觉。[8]136
    在此基础上,他强调“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重要意义:
    这种感受总是要在眼前的局部利益中变具体的。如果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应该回复到空想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话,那末就绝不能跳过眼前的局部利益,这就是说,眼前的局部利益可能具有双重的功能:或者是通向目标的一步,或者是把目标掩盖起来。究竟是发挥哪一种功能则完全取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而不取决于局部斗争的胜利或失败。[8]136
    只有无产阶级的意识才能指出摆脱资本主义危机的出路。[8]139
    卢卡奇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理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产生,对于推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与革命意识的觉醒,曾有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过分强调意识在革命实践中的决定性作用,明显带有政治激进主义的“左”的色彩。
    正是受卢卡奇关于“阶级意识”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这些革命学说的深刻影响,福本和夫才形成了鲜明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论及独特的革命阶段论②,以理论斗争、意识斗争来指导日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过他将“阶级意识”提升至“理论斗争”的高度,“将意识斗争(理论斗争、思想斗争都是同义词)完全等同于阶级斗争,并把它放在斗争过程的首位”[1]75,虽然极“左”,但从一定侧面也彰显出卢卡奇对其影响之深。
    为了更好地实践无产阶级的意识斗争,福本和夫提出了“分离结合”的党组织论。这一理论除了受列宁建党学说的影响外,同时也有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作用。关于党的组织理论问题,卢卡奇作了深刻的思考并专门撰写了《关于组织问题的方法论》一文,批判了当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普遍存在的机会主义的组织理论,披露机会主义的本质是“一种‘有机的’、纯粹无产阶级革命的幻想”[8]401,批判这种学说“设想无产阶级会通过缓慢的扩展逐渐争取到人口的大多数,通过纯粹合法的手段获得政权”[8]401。这些理论极大地影响了福本和夫,他一回到日本就严厉批判支持解散日共、消极重建日共、主张实行工会主义政策的山川主义,极力倡导重建日共,强调党组织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重要性。然而,福本和夫提出的“分离结合论”③与“理论斗争”,却是机械地运用了列宁和卢卡奇的理论学说,没有看到理论、实践与组织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组织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形式”[8]396,不懂得只有选择正确的组织方法才能把理论变成实践,不懂得“只有侧重组织方面的分析才使得有可能从实践观点对理论进行真正的批评”[8]398,才致使其把斗争仅局限于理论斗争,导致其“小资产阶级激进主义使党和工农群众脱离,群众之间则因思想上理论上互相对立而分裂”[9]。从以上分析可知,福本主义是“以对纯粹的阶级意识的追求为特点”[1]75的左翼革命思想,足见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对之影响甚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