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西域精灵“文以载道”绽放芳华国内首部美德童话全书《魔法小仙子》品读会盛大举行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2012年06月 newdu 参加讨论

近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为"魔法姐姐"晓玲叮当举办了盛大的"国内首部美德童话全书《魔法小仙子》品读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海飞、原中国作协儿委会主任束沛德,以及著名学者陈骏涛、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陈晖、谭旭东、安武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鹏等出席了品读会,对晓玲叮当及其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继郑渊洁之后,晓玲叮当是第二个将所有作品签给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作家。六年来她创作了10本《魔法小仙子》美德童话书。这位善于编故事的"魔法姐姐",以智慧、幽默的笔触构筑了一个神秘、奇妙、五彩缤纷的仙子国世界。每个扣人心弦的魔幻故事里都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情感、思想、智慧和爱的抚慰。迄今,《魔法小仙子》发行总量已逾百万册。
    少儿出版要立意高远
    ◆邬书林(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很高兴参加这次品读会,有三个方面的理由:
    第一,这是一本受到孩子们喜欢的书。作者以童话形式把人类的美德,用诗一般的语言来阐释,这样很符合教育的规律。因为对孩子的教育,既要立意高远,又要润物无声。
    第二,这是一本得到市场检验过的书,销售逾百万册,我知道绝大部分的孩子是自愿购买的,证明它获得了不俗的市场收益,很不容易。
    最后,这部书出版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它入选了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入选了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它的入选没有任何行政干预,全赖社会评价好、专家评价高。
    总之,这套丛书用童话的形式、诗一般的语言,把人类美德生动地表现出来,寓教于乐,符合教育的规律,符合少儿出版的规律。
    少儿出版是我国出版业中非常值得重视的领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建立在对下一代教育的高度重视上,所以,从事少儿出版工作一定要立意高远。少儿出版的思想内核一定要有高尚的内容,要有深度,同时教育孩子的方法需要人性化、多样化,要用诗一般的语言,用童话的、寓言的方式,使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融合,让下一代得到高尚、健全的教育。少儿出版工作要让孩子从小培养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博大的胸怀、坚强的意志,特别是要有美好的品德。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这些年在这方面的探索,他们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从经营作品进而经营作家,而且自觉延伸产业链,在动漫、游戏方面都建立起很好的运作模式。支持你们进一步做大做强,进一步追求崇高。
    作家美德和出版社美德的完美结合
    

    ◆海飞(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
    

    从出版的角度看,《魔法小仙子》是三个方面的完美结合。
    第一,它是纸媒体和屏媒体的完美结合。这么精致的一套纸本书,已经出版动画片了,7月份要推出网络游戏,明年还要推出美德漫画书。这样全方位的出版在国内是不多见的。在童书全媒体出版方面的尝试,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是做得非常成功的。特别是购买网络公司35%的股权,这种大手笔对全国的少儿出版会有很大推动。
    第二,它是童话出版和童话阅读推广的完美结合。这套书做得精美,写得优美,设计也唯美。责任编辑别出心裁地在套系里设计《完全阅读手册》,小孩会像玩游戏一样投入到里面去,充满了趣味。
    第三,它是童话作家美德和童书出版社美德的完美结合。市场经济迫使有的作家把自己的书"一女多嫁",我们评奖的时候到底评哪个出版社的书都很棘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和郑渊洁数年如一日地合作,现在和晓玲叮当也是这样。这体现了作家的美德和出版社的美德。
    《魔法小仙子》是一定意义上在国内具备了最高水准的童话作品。中国童书作家的作品几次都与国际大奖失之交臂,我希望秋林要继续努力,晓玲叮当也要继续努力,为中国童话走向世界做出我们自己贡献,期待《魔法小仙子》在国际大奖方面有所斩获。
    出版社与作家要结成命运共同体
    ◆张秋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魔法小仙子》的高质量出版,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写作要慢。在一切都讲究效率的浮躁年代,我们要大声疾呼慢写作、慢出版。《魔法小仙子》从艺术构架、情节设计乃至语言运用,作者都颇费了心思,一切从小读者的阅读效果出发。这是一部全心全意为孩子们写出来的"慢工出细活"的书。它遵循了艺术创作尤其是精品艺术的创作规律,它的问世为如何提高儿童文学创作的品位提供了一个借鉴。
    二是编辑要专。责任编辑深度介入作家的创作过程,扮演"助产士"的角色。其次编辑要最大程度地提升选题价值,增加编辑含量,《魔法小仙子》10册全部出版后,责任编辑还专门编撰了一本《奇幻仙境--〈魔法小仙子〉完全阅读手册》,将作品出现的魔法、精灵、道具、仙境花语等有趣的元素尽收囊中,它为续集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也为作品改编成游戏提供了按图索骥的蓝本。这些看似细节的东西往往决定了图书在市场中的命运。
    三是产业链要长。《魔法小仙子》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仙境世界,塑造了鲜活的仙子群像,完全具备了向动漫和游戏延伸的可能。所以我社自觉地拉长作品的价值链,以期达到全媒体覆盖。由《魔法小仙子》改编的大型儿童绿色网游《魔法仙踪》将于暑期盛大上线。
    我社在业界率先提出"由经营作品向经营作家转变",让一家出版社来经营某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从而达到出版社、作家和读者的共赢,在中国,只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做到了这一点。郑渊洁的所有童话作品六年来销量直逼3000万册。晓玲叮当是第二位将所有作品都交给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作家,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双方的精诚合作,一定会再次书写儿童文学书籍畅销的奇迹。
    晓玲叮当是编故事的高手
    ◆束沛德(原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著名评论家):
    
晓玲叮当是一个很有才华和活力的作家,她之所以成功,具备这样几个要素:想象力,故事性,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的爱,还有对未来的憧憬。
    优秀的、精致的、有智慧的故事能感动千百万的孩子,但编故事的能力并不是每一个搞创作的人都具备的,晓玲叮当在这方面非常擅长。写童话,需要有丰沛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是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上的。我们从这个童话系列里可以看到,仙子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生活中似曾相识。这就使童话有了生命力,它的艺术魅力也在于此。
    把这部书称作"国内首部美德童话全书",我觉得是名副其实的。书里赞扬和推崇的美德,既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今天要倡导的最基本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晓玲叮当极具慧眼地做出了很有见地的选择,她把德育和美育完美地统一在生动精彩的童话故事里,让孩子得到爱的熏陶和道德的教育,她非常聪明。
    带着"镣铐"舞出芳华
    ◆李东华(中国作家协会创联处处长、著名评论家):
    
晓玲叮当这位早年在遥远的新疆独舞的儿童文学女作家,像一个来自西域的"美丽精灵",如今在全国小读者面前绽放她的芳华。这是一套在写作之前就已经设置了多重障碍和难度的作品,因此我觉得晓玲叮当是在带着多重的镣铐跳舞。
    但是她把这种束缚变成了独有的艺术特点。这是一套把传统的童话形式和新兴的网游游戏融合得非常好的作品。既保持了童话诗性的传统品格,同时也承担起开发网游动漫产品的新功能。因此,这套作品是传统的童话写作应用于新媒体的有益探索。用童话故事来阐述美德,这样的命题作文本来就容易流于概念化和主题先行,而晓玲叮当很巧妙地用感性的故事、诗意的语言和奇妙的想象力把美德演绎得如同夜空中焰火般亮丽。我想这是她选择了花朵作为主角的原因,大家知道花朵作为美的事物,本身就能够激发起人们对生命的留恋。花朵是具象的美德,美德是抽象的花朵。他们完美的结合,使美德如同花香,对于人的心灵熏染是慢慢的滋润,而不是生硬的灌输。
    我觉得这套作品也是像《魔戒》、《哈利波特》等西方幻想巨制致敬的本土化童话作品,晓玲叮当为这个魔幻世界创造了自己的语言、人物甚至律法,形成了一个非常繁复的体系。她着力让这个世界具有非常真实和细腻的生活质感,这一切都考验着一个作家的想象力、写实的功力以及幻想的逻辑性。晓玲叮当在这方面做出了绮丽的探索。
    晓玲叮当为孩子建造了一座美德花园
    ◆陈骏涛(著名文学评论家):
    
我很同意著名儿童文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王泉根教授对晓玲叮当的评价,他说晓玲叮当是游走于幻想文学和成年文学之间的第五代精灵,她的作品是第五代作家为小学生量身订做的幻想文学,是童年文学的上乘之作。
    有意识地在童年文学中宣扬美德,建造一座美德花园。这种美德宣扬的理念,我认为在当今更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现在资本的繁殖和互联网的膨胀大大释放了人内在的能量,一方面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释放,另一方面污泥浊水有可能横冲直撞,扑面而来。就像《魔法小仙子》当中恶巫婆凶巴巴以及黑皮乌鸦这样的人物,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美德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从小就在他的心灵播撒美德的种子,这是非常重要的,绝不可掉以轻心。
    文本价值契合孩子的需要
    ◆陈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参与这一套书的推介活动有一个很特别的形式,去年我接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约请,把这套精美的读物送到北京市海淀区的小学,大家看到《童书评论与教学》的专辑里有海淀实验小学刘金辉老师领着孩子们做的阅读反应,孩子们的画既精致又有创意,和这套书有非常好的互动。我觉得这本身就向我们说明了:这套书的创意和写作,以及它显示出的文本价值是多么能够与孩子的爱好、兴趣、想象、情感相契合和呼应,这就是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
    引人向善,给人美好和理想
    ◆谭旭东(著名评论家):
    
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则小故事,给了我莫大的文学启示。一个白人妈妈带着一个白人孩子去打车。妈妈和孩子上车以后,发现这个司机是个黑人,小女孩总是好奇地盯着叔叔,她问妈妈,为什么黑人的皮肤和我们不一样?他是黑的,我们是白的。妈妈说:孩子,上帝为了让我们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就让我们这些人有不同的肤色。孩子不说话了。这辆车到了目的地,妈妈和孩子下车,黑人司机没有收车费,白人妈妈说,这是你应得的。黑人司机说,今天我非常感谢你,我小时候问过妈妈相同的问题,我妈妈这么告诉我,我们是黑人,是下等人,这是我们的命。要是小时候我的妈妈像你这样回答,我今天就不会去开出租车。
    这个故事非常震撼我,他给我一个启示--黑人妈妈说的话是现实,而白人妈妈的话就是文学。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黑人妈妈说过的话,而是白人妈妈说过的话,这是引人向善,给人美好和理想。我们给孩子的,或者孩子们最需要我们给的,就是白人妈妈的话,我们应该把这一类的作品给孩子。
    晓玲叮当可能在小女孩的时候就充满幻想,喜欢花草和大自然里的东西。我们平常也带小孩去动物园,我小时候也生活在乡村里,看到很多花草树木,没有想过它们的名字,也没有想到以它们为素材创作成童话。晓玲叮当却做到了,她非常了不起。
    关于"男仙子"的论证
    ◆安武林(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作家):
    
这套书拿到手里是沉甸甸的。我讲一则很小的轶事,别人都不知道,只有我和晓玲叮当知道。我给她发短信,说你好奇怪啊,所有的巫婆都是女的,而花仙子里则又有男的又有女的,主人公设定有问题啊!她说怎么不合适呢?于是我们短信往来,激烈争论。她比较委婉,我很直率。我要证明一下究竟是晓玲叮当对,还是我对。于是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在几万册藏书里,把关于西方的童话都翻出来,看看有没有依据。结果一翻,证明是我错了,的确花仙子在西方作品中有男有女。我赞赏晓玲叮当严谨的创作态度。
    重拾"雕刻刀"的晓玲叮当
    ◆杨鹏(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首位迪士尼签约作家):
    
"文以载道"是最难的,是会被人骂的。童话创作经历了三段里程,从最早的民间童话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教育类童话,然后到了娱乐性童话。童话作家不愿吃力不讨好地写教育性的童话,因为这是很难的。当娱乐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我们把思想灵魂这把"雕刻刀"扔掉了。晓玲叮当重新让这把"雕刻刀"回到了作家的手里。
    我非常敬佩张社长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他们的理念是最先进的。张社长做的事情,不是在打造一个作家,也不是在打造一艘小舰艇,而是在打造一艘航空母舰,从而,用我们的航空母舰,把文化送抵孩子的心灵。
    网游《魔法仙踪》让广大少年儿童感受美德修炼的乐趣
    ◆彭亚方(上海千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根据《魔法小仙子》改编的大型绿色网络游戏《魔法仙踪》,经过将近一年紧张的研发,即将在今年7月与用户正式见面,目前处于最终的技术测试阶段。这是一部效果精美的专门为少年儿童量身订制的以美德教育为主题的数字产品。
    游戏专门设计了包括美德成就、信仰试炼等在内的各个分支游戏系统。希望用游戏剧情和任务相结合的交互操作方式,让用户能够与原著中数十位美德仙子展开亲密的互动,点点滴滴感受美德寓教于乐的魅力。
    在技术层面上,这个游戏的运行环境是基于网页浏览器与移动的平板电脑终端双平台进行的开发。采用了目前行业最前沿的时时互动技术,这也是我们独立研发的双平台系统引擎。在画面效果上,引入了电脑大片CG级的各大制作工艺,例如烘培、渲染等。我们计划国内外市场同步发行,预期在产品正式上线提供服务后,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覆盖不少于5000万人的规模,将回收拉升到1.5亿元以上的空间。
    是花仙子的力量,更是文学的力量
    ◆王美青(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教师):
    
孩子们阅读《魔法小仙子》后产生的变化体现在孩子的行动上。原本默默无闻的孩子愿意为班集体出力了,一些胆小的孩子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虽然这套书具有显而易见的教育目的,但它为什么能够受到孩子们的接纳甚至喜爱呢?这不仅仅是花仙子的力量,更是文学的力量。《魔法小仙子》构建了完整的仙子世界和话语系统,口语化的表达,穿插着妙趣横生的诗歌,活泼有趣。每朵花的故事都扣人心弦,充满张力。就像每个孩子读完《木偶奇遇记》都会记得撒谎的孩子会长出长鼻子一样,我们每个老师,每个读过《魔法小仙子》的孩子都会记得每朵花代表的美好品质。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